【摘要】 英国作家扶霞·邓洛普的《鱼翅与花椒》是以西方人视角介绍中国美食的一本书。书中记载了她在中国探寻美食、学习中式烹饪的经历,表达了她对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思考和对以朴素自然、追求平衡之美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敬意,对我国美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有益思考。
【关键词】 饮食文化;简朴自然;跨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TS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1-0052-02
作为当今西方世界最受认可的中国美食专家之一,英国人扶霞·邓洛普(Fuchsia Dunlop),早在1994年就以交流学生的身份到了四川成都,机缘巧合下了解、学习了川菜文化,并在此后二十多年间多次往返中国,继续研究中国各地的烹饪及饮食文化,出版了多本与中国美食相关的书籍。《鱼翅与花椒》 一书,通过美食与隐喻,重点介绍了川菜、湘菜、淮扬菜等菜系,也反映了中国人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巧”的历史进程,反思了部分中国人盲目崇洋、奢侈浪费的行为,侧面映射了上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并引发了何为味之本,何为真正的人类社会饮食范本的思考。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体两面
食在中国,味在四川。扶霞作为交换生来到90年代初的四川大学学习了两年,爱上了川菜,迷恋上中国美食,后自费学习川菜烹饪,成为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的首位外国学徒,开启了她与中国饮食文化的不解之缘。她不断挑战自己的饮食禁忌,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受了麻辣火锅乃至兔头、脑花,并从中敏锐地发现了川菜的伟大之处:“点石成金,化平凡为神奇”。由此,她逐渐认识到“中国人啥都吃”的杂食性,更理解了中国人在吃东西方面百无禁忌的两大原因:一是传统社会下层百姓对于填补肚子的迫切需要;二是历史长河中达官巨贾的猎奇与炫耀心态影响。这反映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体两面:一面是崇尚自然简朴,节省费用又营养美味,力求与环境和谐共处的传统大众饮食,一面是追求标新立异,奢侈淫靡,如饕餮般贪婪无度、浪费挥霍的社交饮食。
民以食为天。五千年来,吃饭问题始终困扰着中国历朝历代的百姓和官员,直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粮食问题才得到根本解决。回首历史,大饥荒这个词并不罕见,人吃人的悲剧也在饥馑之年反复上演。所以自古以来,中国文化中都倡导俭以养德的思想,提倡“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孔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主張饮食有度、简朴平和。曾国藩则告诫子弟“夜饭不荤,专食素,亦养生之宜,且崇俭之道也”。中国人日常大多以米面为主食,配以蔬菜、豆制品与肉类,讲究营养的平衡及食物与季节的应和,朴素自然。然而,在大部分西方人眼中,却抨击中国菜是“全世界最具欺骗性的,会做中国菜的中国人,会吃蝙蝠、蛇、猴子、熊掌、燕窝、鱼翅、鸭舌和鸡爪”,对中国饮食中并不普遍的怪异元素走火入魔。在今年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中,对中国人饮食怪异的攻击更是甚嚣尘上。何以至此?这对中国文化的正面传播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也促使人们反思传统饮食中有违常道、荒唐奢侈的一面。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当底层百姓面对食不果腹的危机时,上层的达官贵族却沉醉于酒池肉林,奢侈淫靡。《晋书·何曾传》:“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世说新语》中还记载了晋武帝去其女婿家做客时以“人乳饮豚”的奢侈荒唐!这种崇尚铺张宴饮,炫耀攀比的风气流传下来,使部分中国人养成了请客吃饭讲究排场,点菜宁多勿寡、宁奢勿俭的陋习;还有部分国人盲目崇尚珍稀动植物食材,以此作为自己的身份证明。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形象,也损害了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人的形象,让中国人在成见颇深的西方人眼里成为一群“什么都吃”的怪物!
因此,即使在物质已非常丰富的当下,亦应牢记勤俭传家的优良传统,不铺张浪费,不以口腹之欲去猎奇攀比,戒奢以俭,树立正确的饮食价值取向。
二、中国饮食文化简朴自然之道
食色,性也。饮食,承载着民族记忆:“我们吃的东西,代表了我们做人和自我认知非常核心的一部分”。应正确面对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要有文化自信,坚持中华饮食之道,追求取用适度、内外和谐。
学习烹饪的语言,也是学习人生的哲学,在茶米油盐酱醋茶的琐碎平凡中蕴藏着文化的价值导向。“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在书中,作者引用了伊尹的烹饪之道向世人展示了中华烹饪的精妙之道,在于调和各种元素以达到整体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合和之道,这是调味之道,亦是治世之道。正如墨子所言:“古者圣王,制为饮食之法曰:足以充虚继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不极五味之调、芳香之和,不致远国珍怪异物。”再次阐明了中国饮食文化中节用有度、简朴自然之理。“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善调和、崇自然乃中华饮食之道,中国人的饮食体现着中国的哲学。自古以来,我们反对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教育孩子“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弟子规》)这种强调量腹而食、顺应自然,反对穷奢极欲、大吃大喝的饮食传统正是我们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贵和尚中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华饮食文化的核心魅力所在。所以,作者在书中才旗帜鲜明地主张:“中国大众的传统饮食却可以作为整个人类社会学习的范本”。
三、人类饮食的范式与跨文化传播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共同体。某些戴有色眼镜的西方人攻击中国人是什么都吃的怪物,事实上,西方饮食偏重肉类蛋白,精加工类多,烘烤类多,这种高热、高糖、高脂的饮食结构已明显导致了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多种疾病患病率的提高。欧美国家的肥胖率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美国更以31%的肥胖率遥遥领先,高居全球第一。可见,西式餐饮并没有多么高级科学。肆意挥霍浪费的餐饮习惯并不是中国人的专利。崇尚自然、节用有度的大众饮食才是中华饮食之本,给以攫取自然、高碳高排量为特征的西方现代饮食提供了有益参照。那如何让中国的饮食文化通过有效宣传成为新的世界饮食范本呢?可以着力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与传播渠道方面努力。
首先,就传播主体而言,应坚持文化自信,厘清传统饮食文化中的某些误区,为中华饮食正名。中国的饮食文化是善于调味,营养均衡,美在造型,而所谓的“野味文化”并非饮食主流,更應作为陋习抛弃。所幸的是,今年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以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为导向,革除饮食陋习。这为中国的饮食文化科学化、现代化提供了法律保证。
其次,就传播内容而言,应大力弘扬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和合精神与倡导自然的理念。中国饮食讲究节俭有度,习惯根据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的传统能够有效节约资源,符合现代低碳生活的科学理念,有助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人类共同目标。然而,无论是餐饮品牌还是美食文化符号都缺乏代表。一方面,中国没有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等遍布全球的美食品牌,不能有效地在餐饮一线直接推广中国的饮食文化。另一方面,不少官方媒体拍摄的宣传电影、纪录片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存在主题太过显露、形式不够艺术或巧妙的问题,从而影响传播效果。中国缺乏《大长今》(韩国美食文化)、《寿司之神》(日本美食文化)等风靡全球的经典影视作品推广中国的饮食文化,难以借此培养大批的中国美食文化粉丝。“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因此,应注意主题内容与艺术形式的统一,从人类对美食的天性出发,表达出人类共有的情感和价值追求。
第三,传播渠道与形式对于传播效果的影响至为重要。在华留学生、商人、旅行者等群体,都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各类国际交流活动亦是宣扬中华美食的重要突破口。无论是遥远的《马可波罗游记》还是今天的《鱼翅与花椒》,过来人的体验对他们的同胞影响重大。因此,让来华人员积极参与和体验中国文化,增加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认同感,能够更好地发挥他们在文化传播之中的积极作用
在互联网时代,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化和立体化。与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单对多、点对面的传播形式不同,新媒体具有即时性、交互性、超时空性、个性化等特征,对中国在传播媒介的选择和内容的创新上都提出了新要求。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中国的饮食文化需要带动大众节奏,打造顶级流量的“网红”:美食视频播主李子柒在YouTube上走红,视频播放量动辄百万计,拥有几百万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粉丝,传播度最广的视频收获了两千多万的点击率,让不少外国人隔着屏幕爱上了中国美食。李子柒的视频以中国传统乡村生活及其中独特的物产为中心,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现,受到了各国公众的“跨文化”喜爱,给中国美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带来了积极启示。
总之,中国美食的跨文化传播既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积极弘扬其中符合人类普遍追求,顺应自然公理的一面;也要创新传播的渠道形式,在互联网时代打造鲜活生动、个性鲜明、具有中华文化内涵的美食影视剧、视频、周边产品等,让中华美食真正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人类范式,为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姚伟均.中国饮食文化传播与“走出去”的路径[J].文化发展论丛,2016,(1):49-65.
[2]胡梦楠.论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与认同——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例[D].郑州大学,2014.
作者简介:
徐梦真,女,四川泸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现就职于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基础部,从事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