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语中的中英两国饮食文化比较

2016-11-16 19:13王晓岚
校园英语·上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饮食文化习语

王晓岚

【摘要】习语源自生活,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是经验逐渐创造出来的,它们蕴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对一个民族或是一门语言来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造就了中英迥异的饮食背景。本文从对中英两国的习语进行筛选,选择其中的饮食部分,以饮食为切入点,进行了研究和比较。期望使中英两国跨文化交流者在各自居留国能够更好地了解双方的文化,更快地融入到双方的文化之中。

【关键词】习语 中英 饮食文化

前言

在日益融合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对于气候,饮食、民俗等信息的了解是各国人民在国内外的跨文化交际中首先需要接触的问题。对中国与英国饮食习语的比较,可以使得英国学习汉语者和国内英语学习者能够更多地了解双方目的语国家的饮食传统文化,理解彼此的饮食文化习俗,帮助他们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一、习语的含义概述

习语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期使用、千锤百炼而造就出来的语言形式,它结构稳定,语义深刻,是语言文化的集中体现。中文中的习语正如杨元刚先生所言,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俗语,歇后语等。而在英语中,没有类似中国歇后语这样语言形式的习语,但却有与歇后语意义类似的 Rhyming Slangs(同韵俚语)。它们既是不同民族文化的载体,又是各自民族语言的精华集锦,不同于民间普通百姓使用的白话的直白、简单、通俗易懂,也不同于文学作品中追求语言辞藻的华丽、晦涩、形而上的哲理思辩。习语语言形式多样,根据不同的地方特色,可含蓄幽默、可严肃典雅、可粗犷大气,它与其他语言形式的最大差别在于它是真正的“百姓语言”,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本地风情,是普通民众在数千年历史发展中通过生活实践得出经验,并将之口耳相传至今的宝贵历史遗产。同时《牛津简明词典》(2000)对习语给出的定义是这样的,习语是一组由使用者制定的,不能从各自字面含义推断意义的句子。( A group of words established by usage and having a meaning not deducible from those of the individual words .)。

二、中英饮食习语之间的比较

1.中英饮食谚语比较。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一种习语形式,在语言形式上比较简单,而且表达简洁,意思明确的话语。谚语是各民族民间智慧的集体结晶,反映的内容涉及天文地理,人情世故等无所不包,同时谚语中所用的意象也选自生活的各个方面,源于生活,表达现实。

中国饮食谚语在形式上呈对称状,在语义上呈现对比或者递进关系,巧妙利用汉字同义词的特点,通过人民日常生活中最频繁接触的饮食问题,表达对现实的警示、教诲。比如:当家才知油米贵,养子方知父母恩。粥越煮越烂,力越练越强。淹不死的白菜,旱不死的葱。

英国饮食谚语在用词上比较口语化,形式上短小精炼,句式对称,注重语言的修辞性,主要采用对偶,比喻,拟人,押韵等手法,与中国饮食习语不同,英国饮食习语不具有利用同音不同义之词的特性,因此在口语表达中更加的直白,简单。在语义上注重利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对对立的事物和现象进行客观的陈述。例如:An overcrowded chicken farm produce few eggs.鸡多不下蛋。What soberness conceals , drunkenness reveals.酒后吐真言。

2.中英饮食俗语比较。俗语,顾名思义,即通俗的语言。目前关于俗语与习语的定义比较模糊,众说纷纭,没有定论。因此,在本文的论述中,采用杨元刚先生的说法,将俗语归于习语名下。俗语和谚语一样,都是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中俗语包括两层意思,就是通俗易懂和约定俗成。首先,俗语具有强烈的口头性,将习语中的成语、谚语、惯用语、俚语、俗语、歇后语在口头性的程度高低进行排名,俗语的口头性程度排名列于前茅,由此可见俗语具备较强的口头性。其次,俗语具有较强的随意性,与成语不一样,俗语没有一种固定的语言结构,不具备不可更换性,俗语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域改变其内容。

中英饮食俗语的来源很广,既有群众根据自身经验总结的口头创作,也有来源于文学作品中的佳句。从语言角度来看,中英饮食俗语具有较强的变异性,这种变异性表现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由于中英两国各地风俗习惯及地理风貌的不同,而且国民在日常生活中所见之物大有差异,生活环境也各有所异,因此,对于表达相似意义的俗语,各地采用的意象不一样,这就是俗语的变异性。例如中国有以下俗语: 吃水不忘打井人。吃笋须记栽竹人。通过水、笋、果、饭等意象,表达受恩惠者对施恩人的感恩之心。同样,英国有以下俗语: Better half an egg than empty shell . 半个蛋也比没有好。Better some of the pudding than none of a pie .半个布丁也比没有派强。通过蛋、布丁两个不同的意象表达“聊胜于无”的意义。

3.中英其它饮食习语比较。除了饮食谚语和饮食俗语之外,饮食歇后语是中国所独有的一种语言结构,它不同于英国的 Rhyming Slangs(同韵俚语),同韵俚语通过谜底的押韵来掩饰说话的意思,来彰显幽默,例如,其中最有名的是 apples and pears,字面意义是苹果和梨子,然而其意义却是 Stairs,利用 apples 中的韵脚 S 与and pears 的音韵组成 stairs 楼梯,来表达幽默。虽然同韵俚语在意义上表现出类似于谜语与谜底的关系,但是中国的歇后语却是在形式和意义上兼顾了这一特性。例如: 吃多了盐——尽讲闲话。炒熟的黄豆——难发芽。这些歇后语都是通过这些歇后语都是采用非常具体的形象,表达评价生活中发生事件,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同时,英语中也有一些类似中国成语的,在结构上具有极强的凝固性的短语,例如:A piece of cake .小菜一碟 A big cheese. 大人物。这些饮食短语在形式上与其他短语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凝固性,整体性、不可变异性。中英两国人民通过对身边饮食的观察,将生活中的状态与这些食材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运用固定的语言结构让它们流传至今。

三、中英饮食习语中的文化差异

1.地理差异。中国,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海岸,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自古以来幅员辽阔,地域宽广。适宜种植业的发展,中国气候以秦岭一淮河为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一淮河以北是暖温带,适宜小麦的生长,秦岭一淮河以北是亚热带,适宜水稻的生长,同时中国境内江河密布,渔业发达。因此中国人以大米和麦类为主食,辅以鱼类以补充蛋白质。中国辽阔的地域为中国人的饮食提供了丰富的食材,而且,中国的气候条件也有利于各种植物性食材的生长,而这些植物性食材被中国人利用之后便形成了一种稳固的饮食消费供给关系。因此汉语汉语中有许多与“大米”和“饭”相关的习语。例如:“粗茶淡饭”(coarse tea and brown rice),“生米煮成熟饭”(What has been done cannot be undone),“看菜吃饭,量体裁衣”(act according to the circum_stance)。

而英国是个岛国,受西风带控制,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多阴雨天气,热量和日照不足,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但却非常适宜多汁牧草的种植,大片草场的分布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因此,英国的农用土地占国土面积的77%,其中大多数是草场和牧场,仅有四分之一的土地用于耕种,因此,从英国人对于土地利用的情况来看,自然能够发现英国人以肉食为主的饮食结构形成的原因了。人们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留下来大量的与海洋和渔业有关的习语。英语中许多与“fish”(鱼)相关的习语较为特殊,虽然词义本身大多不具褒义,甚至可能带有贬义,但是“fish”却是以正面、甚至珍贵的形象出现在其中。例如 “fish begins tostink at the head”原意指鱼从头上开始逐渐腐烂,现引申为上梁不正下梁歪;“a fine kettle of fish”原意指一筐难得的好鱼,现引申为困难的处境。所以,不同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同的语言。

2.经济差异。中英两国之间不同的经济模式对中英两国的饮食种类和饮食态度之间的差异产生过影响。中英两国在经济模式上都曾属于封建农耕经济,然而不同之处在于中国的封建农耕经济一直持续到了公元1840年才逐渐瓦解,而英国的封建农耕经济在14, 15世纪中进行的“圈地运动”将大量从事耕种,畜牧的农民赶出土地,农民被迫进入城市成为自由劳力,英国社会也由此开始进入资产阶级的原始财富积累阶段。从这两个不同点中,可以发现中国古代社会的农耕经济鼓励百姓在土地上创造财富,普通百姓通过辛勤的劳作可以获得生活的基本保障,而且,中国历代朝廷都有一项经济措施就是“重农抑商”,通过将百姓捆绑在土地上,以保证王朝的长治久安。这项经济举措使得中国经济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态,农耕经济相比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而言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而这种经济状况使得普通百姓安心于土地,一生劳作为吃喝。英国的“圈地运动”作为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与新贵族联手长达600多年的经济政治手段,迫使农民离开土地,改变了之前英国的经济结构,加速英国从农耕经济走进资产经济的时代,英国人不再靠种植,蓄养来维持生活的需要,而是需要通过在社会存在的各个经济领域来寻找工作,然后通过不停地工作来获取生活的资源。这样一种行为,使得英国人没有时间和精力,也没有资本去享受食物,也无法把食物当成一种享受,而只是身体继续工作的能量补充而已。

3.宗教信仰差异。宗教信仰的差异是中国人和英国人饮食态度不同的重要原因。之所以在此讨论宗教的问题是因为宗教的思维模式影响到了中英两国人民的饮食态度。

首先,中国人中庸的饮食态度,既在于过度饮食对身体造成的伤害,也是由于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在饮食传统中关于“感谢食物”的表达方式也可以从儒学的角度进行考虑。中国是一个被儒释道共同影响的社会,然而中国普通百姓对于宗教的事宜却是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例如在饮食习语中有诸如此类的习语,例如,吃素会成仙,牛马上西天。吃蒜不吃葱,吃葱假斋公。臭肉臭菩萨,豆渣有猪吃。这些习语反映了中国人对宗教的戏谑态度。中国人对于宗教的需要是现实的,即谁保护我,我就相信谁。

其次,英国人由于深受基督教文化影响,因此对待饮食问题也抱有一种宗教情怀。英国人追求饮食的中庸之道的信仰依据就在于过度饮食是罪,节制才是美德。《圣经.马太福音》中记载说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接受魔鬼的试探,他禁食四十昼夜,后来就饿了,魔鬼趁机试探他,让他将石头变成食物,但是耶稣却回答说,经上记着,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所出的一切话。在这段圣经记载中,耶稣讲出了英国人饮食中的一个传统的价值观,就是人不是单靠食物活着的。对此,中英两国有这样的习语,即,同样也是“面包就是一切”的社会环境中,但是英国人在饮食态度上选择了吃是为了更好地工作,而工作并不仅仅只是为吃的。这和中国饮食谚语中“三百六十行,行行吃饭穿衣。”的观点恰好相反。所以,不同的宗教背景下产生的习语是截然不同的。

结语:随着社会和时代的不断发展,中英两国的饮食文化也在经历着不同程度的改变。对于中英传统饮食文化的比较来说,任何对中英两国饮食文化所做的探究治学之作都值得借鉴与参考。只有在这些对中英两国饮食文化进行不断地探索比较中,中英两国的饮食文化才能更好地相互交流、借鉴、融合,使得两国国民在对待彼此饮食文化的过程中抱有相互理解的态度,减轻跨文化交际带来的困扰与焦虑。

参考文献:

[1]刘颖.从饮食习俗看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J].科技信息.2012 (05).

[2]姚伟钧.饮食: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

[3]黄理.从习语看英国文化[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12).

[4]周涛.地理位置对饮食习惯的影响分析[J].经济资料译丛.2014(03).

[5]赵震宇.中英习语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 2013.

[6]柏宁.习语背后的中西方文化根源探究[D].辽宁大学.2012.

猜你喜欢
饮食文化习语
习语金句
习语金句
四川羌族饮食文化资源及其开发研究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谈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徐州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从方言词汇看乌鲁木齐地区回民的饮食文化
从中西饮食文化看文化差异
实用习语 话“鸟”
话“鸟”
习语自有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