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实证视域下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探究

2020-09-06 03:23邱云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7期
关键词:史料实证

【摘  要】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史料实证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近年来教师们的困惑问题。本文通过对统编版初中历史《贞观之治》的教学实践为例,剖析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了《贞观政要》的历史文献材料,引导学生利用史料研究历史问题,以可靠的史料来说明对唐初盛世“贞观之治”的主要看法,展现史料证史、史料析史、史料实证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史料实证;贞观之治;贞观政要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许多老师多有困惑。2020年11月,笔者受邀在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下水研修”活动中以《贞观之治》为题开设了一节公开课,该课以《贞观政要》作为主要史料依据,引导学生利用史料研究历史问题,以可靠的史料来说明对唐初盛世“贞观之治”的主要看法。

一、史料证史:从《贞观政要》谈起

(一)《贞观政要》作为史料的可信度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所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全书十卷四十篇,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的问题,大臣们的争议、劝谏、奏议等,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和军政思想,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史学界普遍认为:《贞观政要》和《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有关贞观政事的记载相比,较为详细,为研究唐初政治和李世民、魏征等人的政治思想提供了重要资料。

因此,在讲授《贞观之治》这一课时,笔者通篇采用了详实、细致的《贞观政要》为第一手史料,可信度较高,也符合主流历史学的观点,更能采用历史细节,引导学生分析史料。

(二)《贞观政要》史料的运用

本课课标要求: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本课属于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中最后二课,是讲述唐朝历史的第一课。

《贞观政要》全面反映了唐朝前期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社会各方面的繁荣气象。《贞观政要》从君道、政体、任贤、求谏、择官、君臣等方面来反映了贞观时期的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体现了唐初一扫魏晋以来国家分裂的阴霾,创造了一个辉煌的盛世。无论是在制度建设、经济和文化发展、民族关系处理,还是在对外交流方面,都在《贞观政要》中有所体现。

所以本课在关于《贞观政要》的史料运用上,共选取了17则史料,反映了5个大问题10个小问题。分别为:

讲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思想,从“以民为本”的思想出发,吸取隋亡教训,任贤纳谏,改革革新,始终贯穿着民本思想,从而创造了“贞观之治”的强盛景象。

二、史料析史:从《贞观政要》证实贞观之治的繁盛景象

(一)问题导入,由《贞观政要》激发学生研究“贞观之治”的兴趣

《贞观政要》这本历史文献,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十分陌生。就知识储备而言,学生已经经过七年级上册的学习,对中国古代史有了基本的了解。学生通过电影、电视剧接触过李世民,但对贞观之治知之甚少;知道魏征,但对魏征进谏,与唐太宗的君臣魚水关系不太了解;同时,学生对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更是一知半解。这种状况对于教学中的知识处理和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很有挑战性。在文献史料阅读方面,学生阅读古文有困难,而本课设计从《贞观政要》出发,对材料的选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对教师解读材料更有挑战。

本课导入环节从《贞观政要》书影出发,讲述玄武门之变的历史故事,让学生理解李世民在登上皇位的过程中的表现。配合教师解读“天地之道,贞观者也”,引导学生思考,为何唐太宗李世民要把年号定为“贞观”?是与他登上皇位的方式有关,还是与他治世思想有关?让学生在历史故事的冲突叙事中引发对“贞观之治”的兴趣。

(二)问题驱动,分析唐初社会状况对唐太宗李世民的影响

史料实证的理解需要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核心问题中来,热切地找寻答案,这就需要合理的选择史料,让学生能够从史料当中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

【问题1】唐初面临着怎样的社会状况?

材料1: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进退艰阻。

——《贞观政要·纳谏》

材料2:霜旱为灾,米谷踊贵,突厥侵扰,州县骚然。……饥馑尤甚,一匹绢才得一斗米。

——《贞观政要·政体》

学生可以根据这两则《贞观政要》中的材料了解到唐初经济萧条的局面,自然而然的联想到李世民面对这样的历史情境,他将如何治理这个国家,开创属于他的贞观之治呢?

【问题2】:唐太宗李世民有着什么样的治国思想?

材料1: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贞观政要·君道》

材料2: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贞观政要·政体》

教师提问从史料中能概括出李世民怎样的治国思想?从这两则材料的“先存百姓”到“有道则人推而为主”,可以体现出他的民本思想,这也是唐太宗李世民贯穿始终的治国思想。那么学生就顺理成章地会有疑问,他是如何践行这一治国思想的呢?我们就进入到第三个大的核心问题,唐太宗李世民是如何践行“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三)辨析史料,解读唐太宗李世民与“贞观之治”的关系

在涉及到李世民治理国家的方略上,从三个方面入手:1.吸取隋亡教训,使得他采取了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的政策;2.任贤、纳谏上,任用魏征、房玄龄等贤臣,出现了文治昌盛的局面;3.政治措施上,改革吏治、制定法律、完善科举制等,政治出现了清明的局面。

我们以吸取隋亡教训与任贤纳谏为例。

【问题3】:唐太宗李世民如何践行“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1.吸取隋亡教训:

材料:彼炀帝……恃其富强,不虞后患。驱天下以从欲,罄万物而自奉,采域中之子女,求远方之奇异。……殒于匹夫之手,子孙殄绝,为天下笑,可不痛哉!

——《贞观政要·君道》

这段选自《君道》的材料。可以从中看出李世民吸取隋亡教训,爱惜民力。

材料1: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贞观政要·务农》

材料2: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

——《贞观政要·务农》

这两段选自务农的材料,向学生提问能够看出唐太宗对那个行业十分重视?采取了什么政策?

材料: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食我心,无害百姓。”

——《贞观政要·务农》

《贞观政要》这本书中,还讲到了唐太宗爱惜人民,重视农业的一个小故事,就是太宗吞蝗的故事,这个小故事就是唐太宗重视百姓,重视农业的一个体现。

2.任贤、纳谏:

李世民选贤任能由来已久,最著名的莫过于魏征。魏征,初为李渊长子李建成手下的谋士。玄武门之变后,魏征被赦免,成为贞观年间最重要的臣子。关于魏征的任用,从他被李世民俘虏后,他的坦然自若讲起。

材料:太宗既诛隐太子,招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畏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

——《贞观政要·任贤》

学生从这个材料中,就能窥见魏征的不惧天威的气魄,后续他能够范言直谏也由此可得。具体他是如何劝谏唐太宗李世民的呢?从下一则史料中,他对太宗狩猎爱好的批评可以看出。

材料:贞观十四年,太宗……亲格猛兽,复晨出夜还。特近魏征奏言:“……以万乘之尊,暗行荒野,践深林,涉丰草,甚非完全之计。愿陛下割私情之娱,罢格兽之乐……”

——《贞观政要·畋猎》

在众多贤臣中,魏征无疑是最突出的一个。他既能在细微之处纠正君主的过失,敢于犯颜直谏,又能从宏观上为国家勾勒出理想的发展蓝图。

材料:太宗谓群臣曰:“贞观初,人皆异论,云当今必不可行帝道、王道,惟魏征劝我。即从其言,不过数载,遂得华夏安宁,远戎宾服。……使我遂至于此,皆魏征之力也。”

——《贞观政要·政体》

魏征的特点是懂得治国理论,懂得历史的经验教训,了解社会的现状。他在贞观治国方针的制定,在帮助唐太宗做一个明君等方面做出巨大贡献。堪称贞观之治的护航者。

材料: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贞观政要·任贤》

魏征的一生廉洁奉公,克己守法,一生向唐太宗进谏多达两百余次,捍卫法制尊严,堪称国之栋梁。贞观十七年,六十四岁的魏征病逝,唐太宗悲痛地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逝,遂亡一镜矣!”

学生在读到此处时,多为魏征与李世民的君臣关系所叹服,又同時领悟到了史料阅读的方法,提炼史料的基本信息、关键词句,提升了历史学科的基本能力和关键品格。

(四)形成对比,从唐初与贞观时期唐朝局面来看贞观之治

经过唐太宗李世民的治理,本课进入到第四个核心问题,唐朝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呢?这时出示材料:

材料1: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赍粮,取给于路。

——《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2: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进退艰阻。

——《贞观政要·纳谏》

与本课开篇是出示的材料形成了强烈对比,学生自然而然地感知到了,唐朝在唐太宗励精图治之下,达到了经济发展、政治清明、国力增强、文教昌盛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三、史料实证,从知识跨越到核心素养的过渡

一节好的历史课堂应该从核心素养出发引领变革的历史课堂,当历史学习从知识跨越到核心素养时,教师必须更快地更新观念,明确方向,优化教学,基于学情搭建优质平台,提升课堂实效性。

本课在通过《贞观之治》的史料研读过程中,学生采用了史料实证的探究,对本课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抽丝剥茧地分析。在史料实证探究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毫无疑问的是,《贞观之治》这一历史文献还是有一定的古文难度的,教师通过对重点字句的拼音标注、解析带领学生理解古文献对历史研究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要求的史料实证的能力时,重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是与史料相关联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多重视实证方式对问题的探究,以更加可信的史料带领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有法,贵在得法。王雄老师在谈到历史学科核心能力时,指出:“历史思维是思维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即以学生为起点和归宿。一节好课,要充分考量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并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我们更应当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出发,引导学生学史,引导他们思考人生,从而拓宽历史视野,提升思维能力和历史学科能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01年版)》[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雄,中学历史教育心理学[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2年,第174页。

[3]叶小兵,简论核心素养培养的历史教学特征[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上半月刊)》,2017年第12期,第68页。

[4]王雪白,历史教学中提升史料实证素养研究[J],《高考·教学探索》,2017年9月,第165页。

[5]江子磐,“史料实证”素养的内涵、考测和教学路径[J],《历史教学问题》,2019年第3期,第153页。

作者简介:

邱云,女,1991年3月出生,汉族,河南信阳人,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初中历史教研员。

猜你喜欢
史料实证
历史叙述中的逻辑“陷阱”
关注史料教学 传承学科素养
“史料实证”下“文艺复兴”教学中若干问题的再突破
论科学家的历史课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教学学生史料实证能力培养方法
“史料实证”素养的教学分解初探
史料实证意识在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素养论析
史学阅读与史料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