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益红
摘 要:小学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和体能的锻炼,不仅关乎学生自身未来发展,更对国家的未来发展间接产生影响。其中,在当下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环境中,允许学生主动发展自身素养,也是教师对新课标教学理念践行的一种方式。本文从活用教材,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尊重差异,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改变传统,多方面展开个性教学三个方面对基于学生个性化成长的小学体育教学展开讨论。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学生成长;教学实践
在新课标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小学体育教师应当从实际出发,结合当代小学生的特点、兴趣,展开适合学生自身高效发展的个性化教学,这是对诸多现代教学理念的一种认可,更是对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创新实践。在信息工具满足人们娱乐需求的当下,小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逐渐缺失,因此实施个性化体育教学,对实现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乃至高效教学都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一、活用教材,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
小学体育教材是教师对小学生展开体育教学的指导大纲,同时也是学生获得关于体育学科的系统知识,进行体育知识学习和锻炼的主要指导材料。虽然教师需要遵循教学大纲展开教学,但是不必死守指定的顺序和知识点进行灌输教学,因为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是变动的,教师应当从教材内容出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點和实际需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对教材内容的灵活运用。
例如,教师在教学“跑走交替”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实现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基础上的知识学习和锻炼,将学生分为了不同的小组,让每个小组中快速选取出小组长。教师通过向小组长下达命令,组织学生进行结合、看齐、报数、站队以及跑走交替锻炼。在小组长进行自己组员的活动组织开始前,教师首先让小组长带领自己的小组围绕操场进行了一次自然放松的慢跑,一方面让学生们舒展筋骨,另一方面建立小组长在小组中的威望。然后,教师才向学生展示了跑走交替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并为每个小组分配了自由活动的场地,让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柔韧放松、集体练习。教师在遵循教材内容指导的基础上,通过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贯彻了对教材内容的教学,让学生进行了轻松、高效的跑走交替的训练。
二、尊重差异,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小学生年龄相似,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自身体育发展状况不同,学生可能在形态、体育素养、智力等方面有诸多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导致学生在体育知识学习和体育项目活动参与过程中展现出来。因此,因材施教、因类施教对学生合理发展其自身体育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在当下的大多体育课堂上,教师教给学生一个动作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当设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例如,教师在教学“徒手操”内容时,鉴于不同学生对体育知识学习的实践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不同,因此,教师将男学生和女学生分在同一小组,两人为一组。较为细心的女学生带动了男学生对“头部运动”“上肢运动”“扩胸运动”以及“正压腿”等热身运动的完整练习,而男学生则针对“伸展运动” “扩胸运动”“踢腿运动”等徒手操的动作细节给予了女学生更精准的指导。此外,教师还设计了在课堂最后全班学生一起进行徒手操练习的环节。小学生的炫耀心理让学生们实现了高度自主地练习,助力教师实现了基于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教学。
三、改变传统,多方面展开个性教学
不同于传统的体育教学,在新课标教学理念指导下,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素养的综合发展,学校在培养学生体育素养的同时,越来越注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精神和锻炼习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安排简单的运动项目,或者将体育课程改为文化课程,而是从摒弃传统教学观念出发,多方面入手展开小学体育的个性化教学,以促进教师高效教学目标实现以及学生体育素养的发展。
例如,教师在教学“30米跨速跑”时,就通过利用多媒体展开了多方面的知识教学。如教师在学生进行课外练习前,为学生展示了30快速跑的练习方法和基本动作,学生在进行了一次30米快速跑的视频和介绍后,有效提升了室外练习的效率。此外,教师还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进行练习,一方面让学生在练习期间感到归属感,另一方面让其他组员对练习组员的动作进行监督和提醒错误。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参与过程中,不仅实现了自主练习,更实现了合作精神、敢于挑战、勇于展现等良好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教师对于教学环节的设计和高效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满足了学生整体上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综上所述,小学生在进行体育知识学习发展期间,其体育素养的健康、综合发展应当通过接受小学体育教师给予的科学、有效的指导而得到满足。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展开个性化教学,通过活用教材,让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通过尊重学生的差异,激发学生主动进行锻炼的积极性;通过多方面展开个性化教学,让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特长,实现其自身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裴小庆.探析小学体育个性化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6):220.
[2]郭宝春.个性化辅助带来的体育新体验——小学体育《后滚翻》一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师,2017(03):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