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走班制的背景下,英语写作“分层教学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加强这种教学方式的有效性成为我们需要探究的问题。英语写作“分层教学法”,不是根据英语写作考试成绩硬性区分,而是根据学生自身的写作兴趣、信心、毅力、智力水平及一些软指标去区分学生的层次。
【关键词】走班制;分层教学法;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作者简介】石文婷,甘肃省敦煌中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走班制英语写作教学有效途径探析”(课题立项号:GS[2018]GHB254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我们最常使用的教学方式就是班级授课制,教学活动也以教师为主导。英语写作教学以写作技巧讲授等为主,在长时间的教学中很容易消磨学生对写作的耐心,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对于写作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效果也不好。为了改善这样的情况,我们开始使用“分层教学法”。那么我们在走班制下如何使用“分层教学法”才能加强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分层教学法”概述
要想让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变得有效,我们需要明确每一个层次班级的教学目标,做到目标明确,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好的教学。我们可以将班级分成A、B、C三个层次。对A层次班级,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教学生比较多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让学生学会在写作的时候使用比较高级的词汇和复杂的结构,帮助学生更好地连接上下文,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对B层次班级的要求比A层次的稍微低一点,让学生尽可能将题目中的内容展示出来,但是可以允许学生有漏掉的内容,语法和词汇方面只要基本准确、符合题目要求就可以了;C层次班级的要求要更简单一点,就是文章完整,可以有一些错误,只要不影响理解就可以了。从这三个不同的层次的教学目标我们可以看出,A层次的班级最主要的是根据考试大纲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自学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B层次班级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帮助学生填补在词汇和语法上的不足之处;C层次则是巩固学生的知识点。这样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有效地帮助不同层次班级的学生设定一个基本的学习目标,消除在班级授课制下产生的学习能力不均带来的各种问题。
二、走班制下加强高中英语“分层教学法”有效性的策略
1.课堂教学中因材施教。既然每一个班级的教学难度不一样,那么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对于A层次班级来说,这个班级的教学难度最大,这个班级的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是最强的,所以在这个班级授课的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时间能力,同时在内容和深度上可以适当扩大,主要侧重于使用复杂结构进行写作。如:“比如运用强调句写作。He did not know what had happened until he had read the news in the newspaper.”“可以改为It was not until he had read the news in the newspaper that he knew what had happened”。对于B层次班级来说,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属于平均水平,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多加练习,适当加快写作的速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善自己的英语写作。中等层次的学生主要是写出更加凝练的句子,主要运用同位语、非谓语动词,独立主格结构和with复合结构等来进行升级句子。对于C层次班级来说,这个班级的学生英语写作基础是最差的,要求他们能够正确地写出英语简单句子,强调其正确性即可,还可以添加一些表示并列关系或者转折的并列连接词。我们在教学的时候需要降低讲解的速度和难度,并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争取使用举一反三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写作技巧,同时我们还需要不断对学生进行鼓励,加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2.評价内容要合理、科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一环,面对不同层次班级的学生,我们需要在评价的时候采取不同的方式,争取做到合理、科学。A层次班级的评价标准是学生的作文结构完整、语句顺畅、词句高级、符合高考要求;B层次班级的标准是作文完整,可以使用一些高级词汇,结构相对完整;C层次班级的标准是可以连词成句、连句成篇。除了这些之外,我们还可以综合考虑学生在班级的学习状态和参与度,这样的评价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英语写作状态,是科学、合理的评价。
总而言之,高中英语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必须要掌握的一门学科,作为英语学习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写作在新课改中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也显示出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为了消除弊端,我们开始采取分层制,教学优势很明显,如何使它的教学效果更加显著、有效成为我们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也是推动高中英语写作发展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郑小红.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J].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