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通过教育来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不仅可以提升我国整体实力,也是推动我国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的教学条件还比较落后,是我国教育推行过程中比较困难的部分,并且教师对于信息化的教学方式无法进行合理的利用,对信息化资源应用认识相对于城市教师也不够充足。文章讲述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在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应用进行相关研究,以达到提升课堂效率的效果。
关键词: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教育信息化
一、 农村小规模学校对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充分应用的频次
(一)对信息化教学设备使用的频次比较低
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的主要形式是通过多媒体、白板以及触控一体机,所以研究应该针对这三种技术手段利用的情况进行调查,可以设置“经常使用”“偶尔使用”以及“从来不用”三个答案分别对这三种设备进行调查,而调查的对象就是一些小规模农村学校的各科教师。经过研究发现“经常使用”多媒体的教师占32.5%,而白板以及触控一体机“经常使用”的教师比例更是少之又少,分别占25.6%和10.6%,并且都有超过一半的教师对这三种方式的其中一种或两种是完全不进行使用的。所以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是完全不足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应该引起充分的重视。
(二)开设的信息化教学的课时比较少
经调查可以得出数据,农村小规模学校每周的总课时平均可以分为17.9节,而其中使用信息化方式教学的课时只占4.2节;而城市学校每周的平均课时为13.0节,其中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的课时就有8.2节。可以看出来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应用率连25%都不到,城市学校的应用率则超过一半还多,农村小规模学校应用的课时频率相比于城市学校明显是比较低的。
二、 农村小规模学校在信息化教学资源方面应用的效果
农村小规模学校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开设有十门课程,需要对学生进行最基本的教育,使我国的整体素质可以得到提升,所以向农村的小规模学校推行了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希望农村学生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不会因为地区偏远而无法受到教育。目前许多课程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利用后都进行了开课,并且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课程质量,所以这两个标准目前成了衡量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效果的一种方式。
(一)许多课标规定的课程都可以顺利开设
原本农村学校重视的只是考学,学习只对主课科目进行重点教授,并且师资力量比较匮乏,有的语文教师还要担任班级其他科目的教授,教师本身能力的不足加上其他课程配置的不足,也就间接导致了这些课程无法进行开设。但是在农村小规模学校进行信息化教学方式的运用后,许多课程都具备了开设的条件,所以课程开设的也越来越多。比如,音乐、体育和美术这种可以提升学生素质以及对美的认知的科目,并且这三门科目开设成本比较低,课堂也比较活跃有趣,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经研究表明,音乐课程和美术课程在农村小规模学校来课率在78.4%和70.6%,而体育课程的开课率高达86.3%,可见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对课程开设方面带来的积极作用。而科学、信息技术等课程的开设率还是比较低的,像科学课经研究发展只有5.9%的农村小规模学校进行相关课程的开设,但这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的本身,而是这类课程的开设难度在农村来说还是比较大的,比如,信息技术课程需要开设机房,而学校的资金申请以及电力条件配置都是需要时间的;还有科学课需要用到的物品是比较多的,学校进行提供是不现实的,所以有的物品需要学生自己进行购买,而农村许多学生家庭条件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很难进行推行。并且农村的师资力量比较匮乏,艺术、体育这种比较冷门的科目开展的难度系数比较大,所以让其他科的教师代上的情况比较常见,因为寻找新的教师是比较困难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应该充分意识到信息化的教学方式的运用只是辅助作用,归根结底还是应该提升学校自身的师资力量,而不是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教学方式上。
(二)很大程度提升了许多课程的课堂质量
本研究通过“效果不错”“效果一般”“效果不太好”三个答案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十个科目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后的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信息化教学资源在各个科目的应用都还是比较理想的,都可以达到92%以上。分别有66.2%的教师认为,在主课以及美術、音乐课程方面的“效果不错”,其中美术课程和音乐课程选择的教师占62.3%和57.2%,而选择语文、数学和英语课程的教师则占有35.7%、30.8%、47.6%。而体育课选择的教师相对就比较少只有16.7%。
由此可以看出,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农村小规模学校达到教育部门规定的标准,有效提升了课程的开课率以及课堂的教学质量,但是目前信息技术的特点满足的只是部分科目,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科目。信息技术具备动画、电子课间、优美的音乐以及多彩的画面等特点,显然对于视觉、听觉以及思维的刺激更加强烈一些,所以对于艺术欣赏、色彩以及文学类的科目而言更加适用一些,而对于操作性、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来说就比较弱一点,这也就是体育课为什么在信息化教学方式下效果并不理想的原因。要想提升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的效果还需要针对门科目的特点进行研究,逐渐找到最适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并且信息技术在不断地进行发展,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体育这类科目也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教学方式提升课堂质量。
就目前的研究结果而言,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目前信息化的教学方式没有达到理想效果的原因并不是信息化教学的本身,而是农村小规模学校一直存在其他原因的影响,像师资力量、教育环境等条件也应该不断更新,跟上信息化教学的脚步,不然硬件设施跟不上教学需求,会对信息化教学的推行造成阻碍。
三、 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的相关策略
(一)领导人员应加强自身管理能力
教育工作的推行主要还是需要领导人员进行正确的引导,首先领导人员应该加强自身对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的认知,从而才能使该教育手段继续正确地进行推行。并且信息化教学资源作为一项面向全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学方式,领导人员的正确带领显得更为重要。领导人员应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在职位的职责,领导人员带领的教学方向决定的许多学生的未来,许多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学生有钱上学都是十分不容易的,有能力上学的学生都是希望可以通过学习去扭转自己的命运,如果因为教学方式的不恰当而导致学生学习到的知识远远无法满足未来考学的需求,那都是领导人员的失误而造成的。所以领导人员应不断进行学习,加强自身素质,将信息化教学资源科学合理地进行利用,同时领导人员也可以对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的重视。信息化教学资源目前在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应用中还存在许多漏洞,因此,领导人员影响力以及建设过程的有序性对于该教学方式的推行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二)对硬件设备进行优化
农村的教学条件以及附近可以提供的条件都是比较差的,比如,农村的电力系统不够完善,所以在农村停电是常有的事,而信息化教学方式最基本的启动基础就是电力;农村的信号是比较不稳定的,而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工程所需要的基础设备主要为信息化网络。这些问题都会导致信息化教学资源无法在课堂上正常使用,很多时候教师被迫临时改变教学方式,这不仅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也无法满足信息化教学资源在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应用的要求。所以教育部门应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保证信息化课堂的正常进行。教育部门可以为学校拉网线,同时在学校附近搭建信号塔,以保证课堂网络信号的稳定,同时可以给学校准备发电机,以保证学校电力的持续稳定,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学习环境,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硬件设备是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工程的载体,所以教育部门在重视教师教育的同时要先把基本工作准备充足。
(三)提升师生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接受度
教师和学生作为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使用者,首先让教师和学生进行适应和接受,对于信息化教学资源今后的推广和应用都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学校可以对教师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让教师掌握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基本技术,这样教师才可以在实践中更好地进行利用。其次,让教师认识到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利用为课堂带来的好处,可以让教师减少板书的时间,同时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时间进行更仔细地讲解,保证所有学生都可以听懂,或者对课堂内容进行课外补充,增长学生的眼界,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最后,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课堂与普通课堂的不同,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使课堂内容更好地体现出来,比如,在音乐课上可以让学生看音乐剧或者听一些歌曲,用直接有趣的方式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也可以通过软件系统的人性化设计与设立信息化培养课程两个方面进行改善,从而让学生和教师更快速地适应信息化的课堂,同时在短时间内灵活地进行利用,达到提升课堂质量的效果。
四、 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大部分课程的课堂质量,可以有效促进我国达成提升教学质量和社会整体素质的愿望,对我国今后更好地发展也是有利的。并且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的成功不仅需要对该方法进行改进,也需要新型科技、软件、硬件、领导人员以及在校师生等多方面影响因素的共同支持,所以农村小规模学校还应对自身进行改善和加强,双管齐下,教学质量才能得到全面地提升。
参考文献:
[1]范先佐,郭清扬,赵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教学点的建设[J].教育研究,2016(9):40-43.
[2]雷万鹏,张雪艳.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资源配置与运行机制調查[J].人民教育,2017(6):37-40.
[3]赵丹,闫晓静.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的现实困境与均衡配置策略基于河南西部山区两所小学的个案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5(3):56-58.
作者简介:
赵世和,甘肃省白银市,高湾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