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小规模学校已成为学界研究热点。通过对河南省F县农村小规模学校调查得知:农村小规模学校萎缩状况令人担忧;农村小规模学校问题较多,村官帮助学生流入市区学校,教育官员入股民办学校,县城名校改扩建和家长攀比心强是其萎缩原因。为控制农村小规模学校进一步萎缩,必须实行精细化管理,规范县城公办学校办学行为,整顿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让县城公办义务教育名校捆绑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规模学校 萎缩 控制 实证分析
自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在21世纪农村教育高峰论坛上发布《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以来,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关于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标准,国内外并没有统一的界定。文中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是指地处农村地区,有1-5年级或1-6年级教学班(含复式教学班),学生人数在100人以下的完全学校[1]。目前,国内学界从农村小规模学校现状、农村小规模学校作用、农村小规模学校撤留博弈、农村小规模学校问题、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制约因素、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困境、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成绩、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如何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方面对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进行了研究,其中对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从研究文献看出,国内学者对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实证分析、萎缩原因及控制策略的研究成果缺乏。本文采用田野调查法和统计法对河南省F县的农村小规模学校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并提出一些控制建议,以期为地方政府和农村小规模学校提供有益借鉴。
一、河南省F县农村小规模学校萎缩状况
F县位于豫东平原,总面积为1238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551个行政村,总人口116万,农村人口83万。调查得知,2001年,全县农村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共有572所,在校总人数20.36万,其中300人以上的学校83所,200-300人的学校136所,100-200人的学校188所,100人以下的小规模学校165所;农村民办义务教育学校6所,共有学生1263人;农村教学点2个,共有学生86人。到2011年,全县农村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共有439所,在校总人数为8.71万,每所学校平均198人,100人以下的学校达到279所;农村民办义务教育学校36所,在校学生人数1.46万;农村教学点117个,共有学生4876人。截止到2014年10月,全县农村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共有209所,在校总人数为2.03万,每所学校平均97人,100人以下的小规模学校有162所;农村民办义务教育学校43所,在校学生人数1.92万;农村教学点196个,在校学生人数4771人。
从200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到2011年的10年内,F县农村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减少133所,学生人数减少11.65万,平均每所学校不足200人,平均每个班级40人,除了乡镇中心学校人数较多外,每所村小人数大都在100人以下。自2012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以来,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被叫停后,F县农村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又减少230所,学生数减少6.68万;存在的209所农村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中,有117所学校人数都在50人以下,大量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已演变为农村教学点或办成复式教学班。由此可见,F县农村小规模学校萎缩现象十分严重。
二、河南省F县农村小规模学校萎缩原因
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是普遍存在的,其形成原因多种多样。从2011年—2014年的3年间,F县农村小规模学校平均每年减少77所,萎缩状况令人担忧。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小规模学校问题较多
新世纪以来,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涌现出许多农村小规模学校,人们对农村小规模学校褒贬不一。事实上,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出现在为小班化教学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又为农村学校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以致使农村小规模学校存在较多问题,如好学生流失多,在校生成绩较差;农村教师收入较低,做兼职或在家搞副业教师多,上课随意性大,敬业精神不够;校长治校不严,管理混乱;因学校经费按100人划拨,学校虽少了部分学生,但也不会影响学校经费减少,校长、教师动员学生到县城学校或到民办学校就读。
2.村官帮助学生流入市区学校
在农民心中,农村小规模学校已不是像样学校。农村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是由政府办学,农民和村干部无权干涉,也无法改变农村学校现状。农村学生和家长对市区学校(主要是城乡结合部的区直学校)充满向往,但因市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实施,学区外学生也难以流入市区学校,一心只想让孩子到更好学校受教育的家长,为让孩子进入市区学校也无能为力,孩子就学成为一些农民的心头大事。在全国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背景下,村干部纷纷挨家串户走访群众,为民排忧解难。当得知家长都想让孩子去优质学校时,村干部就想方设法托关系帮助农村学生到市区学校就学。
3.教育官员入股民办学校
近年来,F县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发展迅速,目前全县共有民办义务教育学校65所(县城22所,农村43所),在校学生为4.94万人。这些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能获得较好发展的主要原因,除党和国家对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大力支持外,另一方面就是本县不少教育系统官员入股参与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如乡镇中心校校长、县城中小学校长、高中副校长、教体局副局长等都是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股东之一。如该县一所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董事会成员中就有1名教体局副局长和2名乡镇中心校校长。再如另一所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董事会成员全部是中小学校长。教育官员入股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不仅能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提供持续发展资金和让公办学校教师到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兼职支持,还能拉动农村学校校长和教师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输送更多生源。
4.县城名校改扩建
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差,大量农村学生进城就学已是不争事实。进城就学的农村学生首選学校就是县城名校。F县县城共有名校9所,包括4所高中、2所初中和3所小学。农村学生进这些名校带来了生源过多和师资紧张的压力,这些学校不得不扩大班级规模或在县城开办分校和从农村学校招聘优秀教师,如2所初中都扩建了分校,在校生0.78万人,其中农村生源为0.52万人,占67%;3所小学都扩大班级数,每校平均36个班,每班平均83人,四分之一的学生来自于农村。趁农村学生进城趋势,县城4所优质高中利用高中少数教师和从农村学校招聘大部分优秀教师等条件开办初中部,在校生1.27万人,其中农村生源达0.93万人,占73%。F县名校扩大班级规模、在县城办分校、办初中部吸纳了较多农村学生。
5.家长攀比心强
农村学生进入民办学校或到县城公办学校就读,家长都要为孩子支付较高费用,包括高昂的学费、生活费或托教费,每生每年约需6000元。花这么多钱把孩子送到民办学校或县城公办学校,一些农村学生家长认为是实力的见证。仍在农村小规模学校就读的学生家长听说别人家的孩子都到民办学校或县城公办学校,他们不顾孩子的学习情况和生活自理能力,也不惜一切代价,都把孩子送到民办学校或县城公办学校,即出现了农村学生群体性进入民办学校或县城公办学校,导致农村小规模学校极度萎缩。
三、控制对策
农村小规模学校萎缩,严重影响了学校形象,浪费了国家财力物力,增加农村家庭教育负担,不能为农村学生提供良好教育环境,应加大力度对其控制。
1.实行精细化管理
当前社会各界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印象较差,主要是由于其质量低造成的。造成农村小规模学校质量低的因素有多个方面,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农村小规模学校管理松散,以致使农村小规模学校存在种种问题。农村小规模学校并非是不可救药,我们要使农村小规模学校“小而差”转变为“小而优”,就要抓住农村小规模学校“小”的优势,对其实行精细化管理[2]。一要提高农村教师收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深入农村小规模学校调查分析教师工作状况,充分了解教师的生活诉求。目前大多数非特殊困难地区农村教师每月工资为2000元左右[3],与其他行业相比显得较低,极大地挫伤了教师工作积极性。地方政府应对农村教师实行专项补贴,大大提高其收入水平,进而提高其敬业精神。
二要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领导者实行考核制度。每学年乡镇中心校要对农村小规模学校领导者实行考核,应以学生数增加、学生成绩提高幅度[4]、学生业余爱好比赛获奖、严格管理教师队伍、走访学生家庭记录作为考核指标。
三是教师要多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农村小规模学校要多向办学成功的民办学校学习经验,要求教师多关爱农村留守学生,使农村留守学生在校有家的感觉。同时要注重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成绩。学生成绩差导致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大量流失,也是导致农村小规模学校萎缩的主要原因。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质量重在提升学生成绩,要求教师要对每一名学生逐个摸底[5],查找学生成绩差的原因,因材施教,各个突破,力争使所有学生每天都有小进步,每周都有较大提高。
2.规范县城公办学校办学行为
县城高中开办初中部、县城优质初中学校在县城办分校和县城优质小学扩大班级规模在吸收大批农村学生就学的同时,又从农村学校中招聘走大量优秀师资,使农村小规模学校严重萎缩,进一步扩大了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与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道而驰。针对县城名校的这些办学行为,建议在县域内严格落实治理择校政策和禁止县城公办名校在县城乱办学。教育官员参与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办学,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提供师资、动员农村学校校长和教师向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输送生源,加速了农村小规模学校萎缩进程。针对这种现象,要严查教育官员参与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和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提供师资保护伞行为,要求教育官员及早退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办学。
3.整顿民办义务教育学校
2003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以来,民办义务教育学校风起云涌,与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形成竞争,在某些层面上促进了义务教育发展。然而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存在的种种问题[6],如使用不合格校车、简易房,存在学生安全隐患;不具备教师资格和教师素质的担任“教师”的人员多;学生活动空间狭小,对学生健康不利;问题学生较多;等等。这些问题充分体现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未必都是好学校,也未必都能使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收了大量的农村学生,为农村公办学校的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为控制农村小规模学校萎缩,使县域内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与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协调发展,县级政府部门不能让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任其发展,应把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发展数量和规模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否则就会影响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存在问题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实行限期整改,到期未达到合格者,应责令退出。
4.实行捆绑式发展
县城公办义务教育名校在县城办分校已彰显出一定的影响力,为控制农村小规模学校进一步萎缩,缩小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实行县城公办义务教育名校捆绑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可让一所县城公办义务教育名校捆绑5-8所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从名校中抽出一位副校长和部分骨干教师以及在名校就学的属于原农村小规模学校学区内的学生,把原农村小规模学校名字改为名校分校,让原农村小规模学校校长和教师协助分校管理和任教。
————————
参考文献
[1] 张雪艳.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政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2] 李达,靳晓燕.不撤并,“小”学校如何坚守[N].光明日报,2014-12-15(02).
[3] 农村教师待遇调查:工资根本不够用仅36%享医保福利[EB/OL].http://life.china.com.cn/live/2014-11/06/content_29710498_7.htm.
[4] 劉善槐,史宁中.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学业成绩问题研究——以西南某县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1(4).
[5] 刘胡权.后“撤点并校”时代如何振兴农村小规模学校[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4(2).
[6] 董圣足.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制度构架:国际比较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3(9).
[作者:马文起(1975-),男,河南鹿邑人,南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
【责任编辑 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