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颖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无疑是最大的难点,也是教师最头疼的部分。作文在语文考试中的分值占比很高,提高了作文水平,学生的语文成绩自然也会有所提升。因此,教师应重视写作教学,从引导学生阅读,积累写作素材;传授学生写作技巧;组织学生口头作文;开展生生互评几方面入手,提高写作教学效率。
一、引导学生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将其中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积累并运用于自己的作文中。
现在的学生不缺书,缺的是读书的方法和积累的方法,若想达到理想的作文教学效果,就要从让学生腹有诗书开始。传授给学生阅读积累的方法,可以从两方面着手:其一,课余时间带领学生诵读文学名著,名著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师要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增加阅读量;其二,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关于阅读的课后作业,注意,让学生阅读的文章要简单一点,方便学生理解,自行完成任务。在此過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边阅读边积累,达到积累素材的目的,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二、传授写作技巧,助力学生写作
写作技巧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作文的质量,让学生的作文具有可读性,吸引读者的目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传授写作技巧,让学生的写作方法更加多元化,帮助学生进行作文练习。
比如,《威尼斯小艇》这篇课文最主要的特色就是动静结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的词句、段落,帮助学生掌握这一写作技巧。如文章的最后一段:“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涌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的入睡了。”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将威尼斯这座“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既繁华又幽静的特色充分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其中,前三句是动态描写,将半夜戏院散场时人们的动作描写得淋漓尽致,后三句则是静态描写,描绘了散场后,小船静静地停靠在岸边,万物静寂的场景。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能掌握动静结合的写作技巧。然后再创设生活场景,让学生描述,如放学前后校园的变化,父母争吵前后的场景对比,夕阳西下牛羊回圈、飞鸟归林的喧闹和袅袅炊烟飘起的静谧对比……让学生在这些场景中感受动与静交融的和谐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口头作文,帮助学生顺利写作
写作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知识应用能力,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让学生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然而,学生在没有接受写作训练之前,往往很难吐漏心声,表达自己的见解,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练习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不能局限于笔头训练,因为学生对落实到文字上的写作训练怀有恐惧心理,常常出现不知如何下笔的情况。为了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帮助学生渡过写作这一难关,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围绕某个话题展开口头讨论,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等学生能思路清晰、逻辑顺畅地表达感情、见解后,即可引领学生进行书面写作。比如指导学生“写假期中感受最深的一段生活经历”时,若直接进入写作环节,许多学生会找不到恰当的写作素材,不知道如何下笔。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讨论,回忆假期去过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趣事、遇到了怎样的人……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提高课堂参与度,激发写作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写作自信心。
四、生生互评,优化学生作文的内容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热爱写作,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写作教学效率。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好奇心与好胜心较强的特点,完善作文评价体系,对学生作文给出仔细、中肯的评价,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写作。
教师可以让全班学生参与作文评价,如此,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与融入程度,增加班级的凝聚力,还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比如,学生写完作文,教师可以将作文收集起来,再打乱顺序分发给学生,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仔细分析自己手中的作文,找出其优点与不足,针对不足给出解决办法,如此,评价作文的人和作者的写作水平都能得到提高。在作文互评环节,教学角色发生改变,学生会感觉新鲜,能激发学生对写作评价的兴趣。并且,因为学生在意作文评价的结果,为了取得理想的评价效果,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写作,写作水平也会提高。
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写作,提高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