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豪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同时,又提高教育质量成了关注的焦点。陶行知先生说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更好的把钥匙交给学生呢?以下是我关于“促进数学课堂有效学习”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数学课堂;情境创设;促进学习
一、以创设的问题情境为导引,促进数学课堂有效学习
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各种的疲劳状态,如无精打采、打磕睡、趴在桌子上等等。究其原因,无外乎课堂教学的平淡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通常,每节课的前几分钟,学生心理处于兴奋阶段,那么,如何利用好这几分钟呢?那就需要一个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问题情境了。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应该是与学生固有知识产生认知上的矛盾,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进入到我们设置的情境中去。
例如:在“等比数列求和”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创设如下一个问题情境:假设你到一朋友那儿去借30万元钱,朋友一口就答应了,但提出了如下附加条件:不一次性借,要分期借,即30天中,每天借给你1万元,借钱第一天,你还给朋友1角钱,第二天还2角钱,第三天还4角钱,以后每天所还的钱数是上一天的2倍,30天后互不相欠,你听了后思考了下这个方案是不是划算。
问:(1)你认为你划算吗?
(2)30天后,你付给朋友的钱是多少?
学生听完后兴趣十分浓厚,很快地进入了主动的学习状态。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个问题情境为“等比数列求和”这一课开了个好头,学生接下来也更容易进入状态。
二、以变式教学为辅助,促进数学课堂有效学习
由于篇幅的限制,教材编写都是十分精练,仅是完整的解题格式,省略了分析解决问题思维过程,如果一字不漏地抄上答案,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也是数学教学中最大的弊病。“有的学生不知道自己去做什么”,这种教学充其量学生只能获得一种模仿能力,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真正搞懂解题依据是什么知识,用的是什么方法,是怎样形成解题过程的。
上述变式问题多且有层次性,入手相对较易,坡度适中、排列有序,形成有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学生思维与创造的空间较大,不仅使学生产生“有梯可上,步步登高”的成功感,而且体现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这样设计既不脱离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随着教学层次的展开,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探讨,将学生思维的交点引向知识的深入,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思维产生了质的飞跃,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以及时的课后反馈为一重要环节,促进数学课堂有效学习
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曾说过:“一个有效的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来取得信息,从而了解目的是否已经达到。”所以反馈是保持自我调节功能运转不可缺少的一环。学生通过教学反馈所得到的信息,及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案。许多研究也证明了学习反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表现水平。因此,及时地进行教学反馈是提高課堂教学有效性及质量的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活跃于师生之间的重要媒介,是教师执行教学计划的过程中或执行后把真实情况反映出来,从而对知识信息再传递发生影响的过程。
最后借用《温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的实施意见》中一段话作为结束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常态课堂为抓手,以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为重点,以“促进有效学习”的课堂变革项目为载体,践行“学为中心,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教育理念,推进课堂变革与转型,改变课堂 “满堂讲、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现状,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乐趣,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提升全市中小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少玲. 促进数学课堂有效生成的探索与思考[J]. 好家长,2015,000(050):P.124-.
[2] 田文昌. 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探索[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z1):390.
[3] 宦瑞英. 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探索[J]. 中国教师,2017(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