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瑶
摘 要:高校志愿者组织的创建、发展和内涵延伸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存在着互通性和可融合性,是互为依存、互为补充、互为促进的和谐统一体。通过高校志愿者组织建设,培养更多的大学生成为城市中的志愿者,使高校青年志愿者成为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倡导者,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践行者,对进一步丰富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近年来,作为我国青年志愿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工作已经成为大学生接触社会以及服务社会的一种重要渠道和途径。服务领域不断拓宽,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的机制逐步完善,呈现出不断发展的良好局面。但是,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高校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志愿者组织;城市文明建设;互通;融合发展
一、高校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志愿服务是一项高尚的社会事业。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青年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工作已经成为大学生接触社会以及服务社会的一种重要渠道和途径。高校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工作有效满足了高校青年实现自我与奉献社会的双重追求,体现了当代高校青年对社会的关注并努力寻求解决方案的积极心态,实现了社会与志愿者的双赢。
(二)高校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工作有助于志愿精神的弘扬和传承。
志愿精神,就是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具有志愿精神,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是“志愿者”的应有之义。青年志愿的宗旨就是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精神,同时结合现代文明的价值理念,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善良、平等、互助,立足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人生自立和道德自立,争取能够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1]可以说,青年志愿行动对青年的激励作用是真实的社会存在。高校青年志愿者通过自己的志愿行动,提供的不仅是一种志愿服务,更是在传达一种精神,宣传一种风尚。
二、新时期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涵与特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志愿服务”有一个基本定义:“志愿服务是一种利他行为,是指人们在正式(非私人)场合中,在一段时期内自愿、无偿地贡献自己的时间和专业技术”。但在不同的国家、地区或组织,在不同的时代,对志愿服务的内涵的诠释各不相同,志愿服务精神往往根植于不同国家的历史与传统,有着明显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征,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而与时俱进。在我国,由团中央正式颁布的《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第四章第九条明确规定“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组织、志愿者服务社会公众生产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行为”,并明确指出志愿服务范围主要包括: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赛会、应急救助、海外服务等。从这个界定范围来看,我国志愿者组织开展的服务,主要是面向社会公共事业尤其是困难群体的利益需求,是对政府管理职能的一种有效补充。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效开展,必将促使更多的中国公民主动参与社会管理,强化公民的责任意识和合作意识,通过提升公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构建发展、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关系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新时期的中國志愿服务精神呈现出的特点和趋势是:自愿性、无偿性、公益性与组织化、专业化、全民化的发展趋势。在我国社会文明深入发展的进程中,志愿服务越来越为社会公众所接受,成为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所代表的自愿平等、无私奉献和公益互助等内涵,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和升华。
三、青年志愿者活动在高校中的发展
(一)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做好后勤服务保障,提高校园文化品味青年志愿者活动应注重把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学院的第二课堂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把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开展志愿服务,使得学校各项课外文化活动的品味得到了升华,志愿服务与第二课堂的结合,更好的提升了活动的层次感,提高了校园文化品位。
(二)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加强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存在着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存在薄弱环节。鉴于,通过大力开展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进一步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使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成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一方面,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广大学生从中可以实现知行统一、培养健康的价值观,激发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进而促使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为服务社会作准备。
(三)青年志愿者活动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载体。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大学生的社会化发展,有利于凸显大学生道德主体地位,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健全人格,有利于大学生更多更快地了解社会、洞悉国情。再次,学院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全面推进了我院广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以及社会教育的作用。当前,高校志愿者活动总体开展良好,但在一些方面还需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 谢盈. 论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管理[J]. 消费导刊,2007,(12).
[2] 戴卫义,闪茜菁. 论建立和完善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激励机制[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5).
[3] 桑运川.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 党政干部论坛,2006,(3).
[4] 曾骊.大学生志愿精神与和谐社会之关系[J].江淮论坛,2011,(05).
[5] 潘雯.弘扬志愿精神与提升公民意识[J].北京观察(03)
[6] 王善玮,杨洋,赵欣.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12).
[7] 鞠彬彬.湖北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现状调查报告[J].青年工作纵横,2013,(05).
[8] 翟清岩.大学生志愿服务保障机制探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3,(08).
[9] 谭建光.中国志愿者队伍专业化及其政策分析[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03).
[10] 谭建光,周宏峰.中国志愿者:从青年到全民——改革开放30年志愿服务发展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9,(01).
[11] 江汛清.国际志愿服务及其对中国社会建设的启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05)
[12] 杨立青.从志愿者报道看弘扬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党政论坛,2010,(09).
[13] 张冬梅,杨攀攀.社会结构转型背景下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可持续发展[J].青年探索,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