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冰
【摘要】初中生物新课标在强调重要概念传递的同时,倡导教师灵活运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我构建重要概念。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是涵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研究,探讨其在概念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初中生物;概念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义务教育生物学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提出要求,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应该凸显重要概念的传递,关注学生对于重要概念的学习;并倡导教师们灵活运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我构建重要概念。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逐步被运用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但在初中生物概念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还较少,为了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以提高概念教学的课堂效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科学构建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的成败关键在小组的构建,学习小组的构建应包含前期动员、科学分组、角色分配、技能培训和建立评价机制等,其中尤为重要的是科学分组。分组的基本原则一般是“组内同质,组间异质”,即综合考虑学生的成绩、性别和能力等各方面情况,尽可能保证把学生均等分成异质小组;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尽可能减小组间的同质水平差异,以保证小组构建的科学性,为教学实施的成功奠定基础。笔者通过自身教学实践研究,总结了一种普遍适用校本学情的分组方法,详见表1。因为学生的学业水平是学科教学中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因此,在异质分组过程中首先考虑根据成绩分组;将学生按实践前测成绩从高到低排列,并划分出ABC三个主要层次。
二、围绕生物概念教学目标进行合作学习设计
教师在概念建构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将重要概念解释成一般概念和事实,然后围绕一般概念和事实的教学目标,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设计,活动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促进学生把握概念的内涵。
第一,概念导入的设计。有效的导入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和关键,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情,尤其是学生前科学概念基础,通过合作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欲望和新概念的学习兴趣,进而展开高效的小组讨论与合作。
如在“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节教学中,为了激发了学生对“细菌真菌的作用”这一概念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教学效果,笔者设置前置性学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从果酒、馒头、酸奶、泡菜四种发酵食物中选择一种完成制作。任务设计充分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有效指导了发酵食品制作完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了培养细菌真菌的条件和方法,同时还设计了导向清晰的活动评分表,有效激发了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
第二,概念形成的设计。研究学情和重要概念传递的需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概念为目的,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合适的支架,这个支架可以是自主学习的学习材料、结构化的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和实验探究活动等。
在“细菌真菌的培养条件和方法”这个概念教学中,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促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展开讨论。如培养菌落需要哪些条件:“营养条件是什么?外界环境(温度)方面条件有哪些?要让繁殖产生的菌不分散(形成菌落),培养物应该是固体还是液体?”再如预先录制错误的操作小视频,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方式分析视频中的操作和实验结果:“你们认为结果是否可信,理由是?要使结果可信,需要做什么?”等,然后播放更正后的操作小视频,促使学生修正错误认知并构建科学概念。
在进行“细菌真菌分布广泛且不同环境分布不同”这一概念教学过程中,设计小组合作探究实验,教学效果明显比以往的小范围或全面铺开实验都要明显。如课上及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内,学生的研究气氛更浓厚:课间经常有学生交流实验进展、实验现象以及各种奇思妙想。有的组提出“检测舒肤佳等杀菌香皂的灭菌效果”,有的组多要了些培养皿——把消炎药加到培养基中,探究其抑菌作用。在小组合作的操作模式下,学生能充分参与,提高了概念学习的深度和效率;在组长的带领和组织下,组员间能相互帮助、相互激发;同时,通过小组成员共同制定实验方案、分工实施、总结交流,促进了他们的合作精神、提高合作能力。
第三,概念深化的设计。在概念形成后,可以通过应用概念解决问题的方式,对所学概念进行深化和巩固。而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方式进行概念应用训练,可以有效帮助全员深化理解和巩固概念。例如,在教学“病毒的繁殖过程”时,教师先利用卡纸制作噬菌體和大肠杆菌的模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示范演绎病毒的繁殖过程,创设了一种生动、逼真的动态教学情境,然后让学生尝试着把病毒的繁殖过程复述出来,小组内轮流复述,互相点评和打分,然后小组选出最佳代表上台比拼。这样的合作学习活动方式给学生留有深刻的印象,便于学生的理解记忆,还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描述的能力。
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在具体实例或情境中运用概念,从而达到深化并巩固概念的理解。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
评价是对学习者的监督和激励,合理的评价机制是推动学习小组良性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应该深入了解、仔细观察每个小组和组员的具体表现,及时激励表现优异的小组和个人,让他们富有成就感,进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笔者通过实践总结了一种高效的小组积分评价机制,详细内容见表2,以此奖励机制来激发小组合作的积极性、长效性,更好地为转化后进生服务。
四、结束语
随着初中生物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被一线教师广泛运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但小组合作学习在概念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我们还需要充分研究学情、深度研究重要概念传递过程的需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概念为目的,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合适的支架。在概念建构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促使学生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把握概念的内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S].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3.
[2]刘恩山. 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概念的表达与传递[J]. 中学生物学, 2011(1): 3-5.
[3]王坦. 合作教学导论[M]. 山东: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7: 80-89.
[4]郑雪萍. 例谈初中生物教学中重要概念的建构[J]. 中学生物教学, 2017(11): 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