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词汇学习中“消极词汇”向“积极词汇”的转变

2020-07-18 17:58黄华楷
海峡科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词根学习者词汇

黄华楷

(闽南师范大学,福建 漳州 363005)

1 英语词汇学习现状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英语学习现状广为人们诟病[1]。从学生角度来看,大多数人学习英语并不是出于自身兴趣,而是要么出于社会需要,要么为了通过考试,而这也导致大多数人处在“消极学习”的状态——“老师说什么,就记什么,老师没说的就不是重点,就不需要在意”。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到时间以及课时数量的限制,老师对词汇的讲解无法深入其中,粗浅地讲解一下中文意思以及固定搭配,就算完成词汇教学任务。但实际上词汇教学也应该注重学生的输出,即怎样灵活地使用单词。

何为消极词汇学习,在此以网络课程为例子。市面上大多数辅导班打出的旗号是“几天带你速成英语四级词汇”“几天带你搞定万词”等一系列“词汇速成”网课。笔者也有听过此类网课,一节课下来懂得使用词根、词缀拆解单词意思,在记忆“对等”单词时起到一定的辅助记忆作用。例如internationalization这个词,一共有20个字母。如果按照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方法去记忆此单词,时间需要花费更多。但是通过词根拆解,inter表示相互之间,nation表示国家,ize表示“…化”,tion表示名词后缀。通过词根词缀串联起来,表示“国家之间相互联系,最终成为了‘国际化’”。词根词缀的确很好地帮助学习者理解、记忆这类“对等”单词。但中英文里只有38%的单词完全对应[2]。因此想要通过词根词缀的方式透彻理解英文单词(不仅了解词义,并且能够使用),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旦汉英无法对等,学习者往往会避免使用此类的英语单词,从而造成“哑巴英语”。以单词“complicity”为例,通过词根拆解为com、plic、ity,“com”表示“共同”,“plic”表示复杂、纠缠,“ity”为名词后缀。通过隐喻的手法,的确可以将本词意思以及词根联系到一起,暂且不提隐喻过程的复杂性,此单词的意思就迷惑了许多英语学习者: complicity在翻译词典中表示“共谋,串通,共犯关系”,但由于其是名词的缘故,学习者并不能很好的输出。按照汉语的习惯表达为,他在这场谋杀中和她是共犯、他与别人串通谋害另一个人。在汉语思维里,“是共犯”“串通谋害”这类词语都是动词形式,鲜有以名词形式出现。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英语学习者在输出过程中,考虑到语法层面因素,因此会避免诸如此类的单词使用,而倾向于使用其动词形式,但英语是静态性语言,又与之冲突,因此学习者写出的句子少了“英语的味道”。单词“complicity”逐渐被学习者“淘汰”:学习者跟着老师走,老师不讲使用的情景,自己也不会用,这个单词就逐渐消失在学习者的眼里,从而让之前费心费力学习单词“complicity”的时间全部白费。

2 解决方案

2.1 以发音、语法为学习词汇的必要准备

在词汇学习中,语法和发音相当于全面了解一个人之前的基本要素,他的名字是什么、他是从事什么职业的。类比到单词上来说,单词的发音就像是人的名字。单词的语法规则相当于了解其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对于单词发音来说,如果不了解单词的发音,那么想要记住一个单词难度可想而知。还是以complicity为例,我们当然可以一直重复c-o-m-p-l-i-c-i-t-y这一串字符,直到将其捻熟于心,但是效率却并不高,更别说internationalization这样的词汇了。通过语音因素的拆分,我们可以根据读音把其分为com、pli、city三个部分。以块状的方式,加以词根词缀的辅助,记忆单词形状的效率十分可观。除此之外,学习者也需要了解词语的词性,通过词性可以确定其在句子中扮演的成分,也就是弄清楚“他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同样以complicity为例,中文解释“串通”及其容易让人认为是动词。事实上,在英文中,其词性是名词。如果只根据表面意思“串通”而不了解其词性,那么学习者很容易将其放在动词的位置上从而造成误用。

2.2 以句子为学习词汇的主要方式

在学习中,由于学习者急功近利以及教师的不重视,学习者无法很好地把握词汇意思,由于语境缺乏,只能通过学习者母语语境进行补缺[3],进而产生了让人尴尬的语言表达。而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有效背诵例句,这指的是在背书过程中,将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到这个句子中。何为投入?投入指的是不仅要理解句中词语的含义,更重要的是问问自己在什么情况下用这些词语。同时,可以通过“身临其境”的方式想象自己处在这么一个环境中,从而在眼前浮现出一种图像。同时根据研究表明,人脑对于图像的记忆明显优于对于文字的记忆。因此如果学习者可以通过图像的记忆或者脑中联想出的画面记住单词,那么他们在“输出”,也就是表达的过程中将会极大地提高效率。英语初学者最熟悉的对话莫过于“How are you?”“Fine,thank you, and you?”为什么学习者可以脱口而出这句话呢?首先是学习者了解这句话想表达的意思(也就是“我很好”),在不断的机械性操练过程中,学习者了解到在这样的语境中他们要回答“Fine,thank you.”,也就是达到了前文说的第一点的要求,理解句子的含义。但是如果将问句换成“How do you feel now?”或是“What’s your feeling?”,学习者也许并不能脱口而出“Fine,thank you.”。这是因为学习者对这类句子在操练过程中比较少见,而且对于答句适用情况的理解也不够深入,从而导致了学习者在课堂上可以流利自如地说英语,而到现实中却变成“哑巴英语”。如果学习者可以了解到“Fine,thank you.”的适用情况是用来回答自己身体状况,那么在类似的对话中,学习者就会减少不知如何回答的可能性,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灵活使用英语的境界。除此之外,英语学习者在背诵、理解句子的过程中,也加强了对于语法的认识。例如,“He was suspected of complicity in her murder.” “She did not suspect him of complicity with his brother.”通过提供的例句,读者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名词词性的complicity与介词放在一起,从而推导出介词后面可以连接名词。虽然从表层来说,似乎只记住了一个句子,但是其背后蕴含的语法规则也会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为学习者所接受,从而达到“一箭双雕”的良好效果。

2.3 以听力、模仿为巩固词汇的后备保障

学生刚开始背诵时,一般是用比较平缓、生硬的语气来记忆句子。因为在学习者记忆句子时,将整个句子复述出来是他们的首要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这是以牺牲了句子中所富有的情感为代价。句子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传情达意,学习者了解到“意”后再加上“情”,更能加深学习者对本单词具体使用情景的理解。这一点对输入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通过英语地区母语人士的原音输入,以及配上其语音语调的特征,在输入过程中,学习者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说话者的情感态度——句子用了怎样的语调来表达情感。如此一来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第一,在接触了大量的例子以及结合其自身生活实际,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学习者会加强对于非母语的情感发音特点的理解,从而使他们无需花费额外的时间进行学习。第二,在原音输入的过程中,学习者不仅可以发现用英语如何表达情感态度的规律,还可以通过已发现的规律解决未知的问题。在对句子情感态度有一定的理解后,学习者再通过自身的模仿,甚至是通过role play的方式,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句子生动还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口语水平。

生活中,虽然粤语使用人口大约有6700万~1.3亿,但是粤语歌曲在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都可以听到。虽然接触粤语比较少,但是由于粤语歌曲表达情感丰富,朗朗上口。我们虽然可能并不了解歌曲里的具体意思,但是由于不断的重复以及情感的体验,从而使我们一听到旋律就可以哼出一些调子。但是,我们仍然无法积极地使用他们——因为我们很少考虑在现实生活中要怎么样去使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即使对一个词非常熟悉,但最重要的仍然是要思考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这为我们从消极词汇转变为积极词汇搭建了桥梁。

3 结论

在现代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词汇学习仅仅停留在“知道中文就算掌握了这个单词”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不仅是由于课时的紧张、教育机构“忽悠”学生“速成英语单词”,还包括学生自身无法发现行之有效的英语词汇学习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英语词汇学习不能陷入上述误区,这不仅要通过大量的输入,并且还需要通过有效的方式促使学生积极地输出词汇,将输入转化为有效的输出。同时,学习者自己也要摆正心态,学习一门语言相当于学习一种技能,鲜有人第一天下水,第二天就会游泳。针对此类现象,本文提出从三个方面来解决词汇学习问题:首先,在了解单词发音及其语法成分的基础上对单词有整体的把握,再通过深入研究例句来加强对词汇的认识,这包括熟读背诵例句、理解词汇所在例句的整体含义,最后根据学习者自身对句子的理解,再通过原音输入,以了解其情感内涵,并模仿原句,从而让其了解“什么时候输出这句话”。在这过程中,学习者可以有效地将英语的“消极词汇”向“积极词汇”转变,从而达到高效学习词汇的境界。

猜你喜欢
词根学习者词汇
词根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价值与实施策略
藏在英文里的希腊词根(九)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大学生如何通过学习词根来改善英语词汇学习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词汇小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