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扩大中越贸易研究*

2020-07-18 17:58傅楚玮
海峡科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越南贸易一带一路

傅楚玮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 100872)

1 研究背景

中越贸易历史悠久。自1999年初,中越两国确定“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的关系框架以来,中越经贸往来不断加强。2000年,两国发表的《联合声明》对发展双边友好合作关系作出具体规划;此后,中国西南边陲逐步形成了“两廊一圈”的经济格局。

“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践离不开东南亚最重要的区域合作组织——“东盟”的参与和支持。东盟与中国在资源禀赋与产业结构上的差异使其与中国具有较强的产业间、产业内互补性[1]。根据《2018年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是中国仅次于欧洲、美国的重要进出口贸易伙伴。作为重要的东盟成员国,越南与中国的贸易合作具有深刻的经济与政治影响。越南与中国接壤,近水楼台的地理位置使越南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占有特别的发展优势,越南与中国的贸易质量将影响东盟其他国家对华贸易策略。因此,关注、建设中越边贸关系对于推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 中越贸易现状与趋势分析

2.1 贸易总额迅速增长,但增速波动性大

自1999年以来,中国同越南进出口贸易整体上不断增长[2]。从1999年到2018年,中国同越南的进出口总额从12.18亿美元增长到1478.33亿美元,贸易规模扩大了约120倍,平均年增速约为28.7%。

但是中越贸易增速的波动性非常大,如1999年至2000年增速攀升至102%,2001年则骤跌至14.14%,此后增长率剧烈波动,极不稳定:2007年达到第二个增长顶峰,增速为51.94%,2016年则跌破3%。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各国贸易受到严重打击;由于国际地区问题,2016年中越经济政治关系一度紧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边贸易。

2.2 贸易结构逐渐转变,高附加值产业占比上升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越南(2018年版)》,目前中国对越南出口商品主要为机械器具及零件、电视电气音响设备及其零附件、钢铁制品、针织或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车辆及其附件、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产品等;中国自越南进口的商品主要是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产品、手机零配件、食用蔬菜及根块茎、橡胶及其制品、机械器具机器零件、电视电气音响设备及其零附件、棉花等[3]。

为解决长期贸易逆差、结构单一问题,越南方面近年来加大投资高附加值产业,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等薄弱产业。越南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越南蔬果、电脑、手机等商品对华出口额实现两位数增长,上半年从中国进口布料、纱线等金额均居首位,布料、钢铁、纺织制鞋原材料进口额均超过10亿美元,中国成为越南纺织等工业品的重要原材料市场。同时,越南从中国进口价值55亿美元的机械设备,中国成为越南第一大机械设备进口市场。另一方面,越南对华出口商品结构发生明显转变,越南制造的手机、电脑对华出口量骤增,手机及零部件对华出口额达20.9亿美元,已接近前两位的美国(23亿美元)和韩国(22.4亿美元)的规模。电脑及配件对华出口额高达36.9亿美元。这反映了越南对华出口商品呈现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的趋势。

2.3 贸易逆差较严重,但有所缓解

随着中越双方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加,中方贸易顺差、越方贸易逆差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自1999年开始,中国对越南出口总额的增速整体上超过对越进口总额增速,贸易顺差持续扩大,从1999年的5.096亿美元上升到2014年的438.24亿美元,进出口相对比例不断增长,2014年达到顶峰,此后有所回落;虽然进出口差额的绝对数量上依旧有200亿美元顺差,但进口/出口比已从2014年巅峰点的3.20下降到2018年的1.31。据越南统计总局2018年发布的数据,越南对华出口增幅远远大于自华进口增幅,贸易逆差进一步缩小,对华贸易不平衡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

3 中越贸易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3.1 中越贸易不平衡性突出

中越贸易长期存在不平衡性,尽管近年来这一现象已有所缓和,但依旧十分严峻,其形成原因比较复杂。

3.1.1 双方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虽然越南在“革新开放”后取得较大的经济成就,但是整体上工业、制造业仍旧比较落后,尽管近年来侧重发展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依旧是越南对外出口的主要商品,因此越南必须大量进口机械设备等成熟工业化产品,而与越南地理位置相近的中国目前已部分完成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能够向越南提供所需的成套机械设备、电气电信设备等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工业品,越南对应地向中国出口以农产品、初级加工品为主的低附加值产品,两国出口商品的结构差异导致了中越双方较大的贸易不平衡。

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门类齐全、国内市场巨大,因此较容易发展出具有规模效益的企业,压低生产成本,在国际市场同等产品门类中较其他出口国对越南市场吸引力更强;而越南出口产品除中国较为稀缺的原材料外,其他加工制成品竞争力相对较低,因此中国对越贸易粘性较小,进一步拉大中越贸易获利差距,导致贸易不平衡。

3.1.2 双方基础设施建设完备度存在差异

根据国家建筑材料展贸中心《越南基础设施行业研究》,越南目前基础设施整体较为落后。高速公路和一般公路里程短,公路退化严重,约40%的公路路面状况较差,铁路网络集中覆盖在城市区域,港口配备设施较差;电力基础设施较为落后,2014年越南仅约80%的人获得电力保障。世界银行发布的201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指出,越南基础设施建设得分仅为66.4,在东盟十国中排名第六。而中国于2015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1万公里,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比重达60%,建制村通硬化路率为81.7%,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1774个。

因此,相较于中国较为完善的贸易口岸交通设施、运输条件和动力供给,越南贸易口岸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备度仍有一定距离[4]。落后的交通设施、运输条件严重影响了越南贸易运输、物流往来、仓储管理方面的发展,提高了越南贸易成本,阻碍了越南国内与国际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

3.1.3 双方教育与科技创新方面存在差异

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建设,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国教育水平、科技创新和人才素养。根据《中国教育概况-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2017年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3.8%,义务教育学校接入互联网比例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达377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5.7%。而越南方面,根据世界银行数据,越南小学入学率达100%,中学入学率较低。

在专利申请数量方面,根据世界产权组织(WIPO)公布的数据,2017年中国专利申请数量为124.7万件,2018年中国专利申请数量再次增长11%,达154万件,在通信和电脑技术居领先地位;而越南2017年专利申请数为592件。

中越双方在科技创新、高等教育投入方面的差距影响到中越双方在实施产业政策及经济结构调整改革时的成效,进而影响双方贸易往来。

3.2 中越边境贸易系统漏洞明显

3.2.1 边境走私活动猖獗

随着中越双方边贸的进一步展开,走私活动、黑市交易等也在不断影响正常的市场秩序[5]。据新华网报道,仅2017年前三季度,广西省共查获走私贩私案件4577起,抓获走私嫌疑人940人;2018年广西东兴海关缉私部门查获走私废旧皮革下脚料和碎料共计26.32吨;另有成规模的犯罪团伙来往中越边境,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

3.2.2 物流质量亟待提升

中越边境贸易还存在一些客观问题。首先是现行管理机制仍旧不够完善,边境地区商贸物流产业缺乏统一协调的机构,边境贸易商必须负担较高的物流仓储成本;其次,两国间基础设施建设的差距也影响了边境贸易,口岸和边贸户试点的基础设施不能满足边贸需求,越南内地水路港口共131个,整体上分散,规模较小,吞吐量有限,能够满足国际标准的深水港严重缺乏;陆地铁路方面,越南铁路建设铁轨标准不一,存在1米轨、1435级套轨和标准轨并存的现象;互市口岸中约有30%未与公路接通,边贸公路中有50%存在路况差、等级低等问题[6], 无法满足边境口岸的贸易物流要求。

3.2.3 边境金融体系不健全

中越边境贸易的金融服务、结算结汇、关税优惠等也仍存在一些问题。中越双方对边境地区的战略地位重视程度不同,导致两国的边境贸易优惠政策不对称。对于中方而言,边境贸易只被视作正规贸易的组成部分,不存在任何超过正规贸易的优惠;而越南方面则给予边境贸易,尤其是口岸经济区发展很高的战略地位和政策支持,并将边境口岸经济区列入越南鼓励投资优惠区域范围内,成立保税区;此外,由于越南方面外汇储备不高,中越边境有95%的交易由人民币结算,目前的出口退税政策仅是被动地适应这一现实,人民币结算的边境出口商品常常难以获得应有的出口退税[7]。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签订后,中越双方的关税政策发生了调整,如中国对东盟成员国的平均关税从9.8%下降到0.1%,而东盟十国也将对中国关税下降到趋近于0,这意味着中越之前存在的关税优势随着中国与东盟的合作而削弱,中越边境贸易原来的关税减免等优惠政策名存实亡,一些之前经由中越边境进出口的业务将发生转移。

3.3 中越贸易竞争性大

中国与越南在主要出口商品中贸易比较优势重合品类较多,资源禀赋相似[8]。越南目前人口结构非常年轻,2015年越南年龄中位数为30.4岁,劳动力成本较低,较发达城市如河内、胡志明市2018年的最低月工资折合人民币1200元不到;相较之下,中国目前正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人力成本不断提高,不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厂家向海外转移,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或将逐渐消失。另一方面,在中国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越南方面也在加大投资、奋力追赶,今年以来越南出口商品中,电子电气零附件等明显增多,因此中国必须直面越方在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挑战。考虑到中越两国在社会制度、经济战略和资源禀赋方面的相似性,未来中越经贸关系中的竞争性将会进一步扩大。

4 扩大和深化中越贸易的策略选择

4.1 妥善处理矛盾,充分发挥经贸潜力

4.1.1 协调贸易不平衡

长时间的贸易逆差会导致本国外汇流出,对于越南而言,为了长期发展必须持续投入大量投资,外汇的流出将会引致越南不得不举借外债,从而影响本国金融结构,同时不利于本国货币稳定,汇率波动较大,带来较为严重的通胀压力,对国民经济正常有效运行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而长期贸易顺差也会加剧中越关系矛盾,带来贸易争端,并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

因此,在协调贸易不平衡方面,中越双方应达成共识。中越双方须通过进一步加强交流,推动双边贸易合作多样化、立体化。中越贸易不平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越两国的产业发展水平不一致,因此中国可以依托中越两国相似的文化背景,向越南逐步转移不再具备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到越南投资建厂;越南可以通过承接中国的产业转移,实现自身产业发展,推动两国共同实现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形成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4.1.2 打击走私,加强边贸管理

猖獗的边境走私活动是中越贸易正常健康发展的一个重大威胁,中越双方应着力打击走私,加强边境管理。包括增强边境巡逻力量,开展严格的防范打击工作,对非法越境、走私、偷运的行为严厉处理,切实履行公安职责;同时,中越双方也应加强边境管理协作,建立成熟高效合作机制。除了实施强有力的执法外,中越双方还应帮助边境居民提高生活水平、增加工作机会、完善边贸市场,从源头上制止走私偷运。

4.2 加强战略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2.1 发掘合作潜力,规避恶性竞争

尽管近年来“逆全球化”卷土重来,但面对全球经济困难和政治变化,应坚持追求建立适合发展的全球经贸和共同治理框架。“一带一路”倡议既是推进构建区域新型经贸关系的重要战略方针,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现路径之一。

虽然目前中国与越南经贸往来中的“竞争性”逐渐凸显,但不代表中越经贸往来只能走向零和博弈。特别是1991年以来,中越双方领导层的交流合作十分密切,中国与越南应致力于拓宽合作空间,调控合理竞争。中越双方需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机会,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坚持落实“两廊一圈”发展规划,在实现两国边贸物流、仓储、交通管理的统一化、规范化方面共同努力,增进互信,提升贸易层次,拓宽合作范围,弥补越南交通通讯、供水供电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问题,从而努力满足日益增长的两国交往的政治、经济、贸易需要,如积极落实《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忠实履行各自承诺,出台相关政策,共同营造良好的贸易环境,简化政府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率,进一步降低非关税壁垒。

4.2.2 深化战略合作,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长期以来,中国致力于与周边国家良性互动、友好合作,通过分享技术、资金和项目,推动合作伙伴国在工业、农业、科技、金融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进展。尽管中越两国存在一些地缘纠纷,越南国内对华存在一定的民族情绪,但是整体上中越双方的合作前景依旧向好。中越两国应该通过加强相互配合与协调,充分发挥本国跨国公司的资源融通、渠道联通作用,鼓励支持两方企业开展大型的项目合作,扩大双方在投资、贸易方面的技术合作与交流,进而推动文化交流,增加民间往来,消弭误会,平息不良情绪,深化两国战略合作,创造稳定的贸易环境。

随着中越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深入合作,双方经贸关系将进一步发展,最终实现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目标,中越战略合作关系的内涵也应该进一步深化。除了在经济发展方面共同追求互利共赢,中越双方应在文明交流、安全格局、生态建设等方面同时展开合作交流,进而推动中越关系进一步发展,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合作联系,构建国与国双边命运共同体,成为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典范。

致谢:

论文承蒙闽江学院闽都学者特聘教授、经济与管理学院邓启明博士指导,特此致谢!

猜你喜欢
越南贸易一带一路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读图
越南Vedana餐厅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越南百里“银滩”
贸易统计
“凯萨娜”侵袭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