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
摘 要 劳动托起中国梦。劳动教育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要途径。为推动小学劳动教育取得实效,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应坚持“四个回归”,即:回归本真,坚持劳动教育的育人视域;回归生活,坚持劳动教育的生活视域;回归智趣,坚持劳动教育的成长视域;回归梦想,坚持劳动教育的创新视域。
关键词 勞动教育 回归本真 回归生活 回归智趣 回归梦想
劳动是青少年培养综合素质、成就幸福人生的重要路径。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对学生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意义深远。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一次强调了劳动教育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并将其与德智体美并列,作为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1月18日,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出,当前我国学校教育要有效推进劳动教育,从教育政策、课程设置、教学实践等多个角度全面落实劳动教育。2019年6月2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五育”并举,将劳动教育纳入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强化劳动教育的地位。近年来,我国各学段劳动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成效明显,但也显现出一定的困难和问题。教育要改革,更要回归,改革是动力、是方法,回归是初心、是方向[1]。如何在新时期落实劳动教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和焦点。
一、回归本真,坚持劳动教育的育人视域
劳动教育是学校全面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学校的教育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共同构成了培养人的整体架构。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劳动和劳动教育的观念出现了动摇和偏移,劳动教育观在社会中被淡化或虚化。“回归本真”就是要回到劳动和劳动教育的本质根源。劳动是生活的第一需要,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必要途径,是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劳动即教育,劳动是最好的教育,劳动教育的本质是通过“以劳育人”“以劳促全”,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劳动教育是基础性教育,它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协同发展。
“五育并举”是《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对素质教育的创新定义,劳动教育成为必修课,提出要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就是要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作用,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坚持劳动教育与德育相结合,在劳动中融入德育内容,在劳动中磨砺意志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端正劳动态度,遵守社会公德,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劳动教育与智育相结合,“学中做”与“做中学”相结合,在知识教育中增强劳动技能,在劳动过程中实践和拓展知识内容,实现知行统一,学以致用;坚持劳动教育与体育相结合,将“健身”与“强体”相结合,在劳动中磨练意志,锤炼精神,为体育锻炼提供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在体育中强健体魄,健身健心,为劳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身心准备;坚持劳动教育与美育相结合,劳动涵养美育,在劳动中帮助学生创造美、体验美、欣赏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认识到“劳动者才是最美的人,劳动成果才是最珍贵的成果”。
二、回归生活,坚持劳动教育的生活视域
教育是人类的永恒话题,它源于人们的生活,充实人们的生活,引导人们对生活价值的追求,成就人类可能的幸福生活。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劳动教育一直被定位于“生产视域”下,更多强调社会财富的创造,这样的劳动观给师生带来了更多的“强迫感”,也使得让学生们热爱劳动成为教育者长期的呼吁。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倡导生活劳动,生活源于劳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教育是最好的生活教育。劳动教育是作为全面育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学生的生活日常和成长必需。劳动教育应以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为起点,营造充满生活气息的教育环境,使师生主动扎根生活,教育内容融入生活,教育方法贴近生活,让学生在劳动中获得生活体验,满足生活需要,感受生活乐趣,端正生活态度,转变生活方式。
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2]。生活是劳动教育的活力源泉,为更好地实现劳动教育的功能,就必须恢复劳动教育的生活属性,让劳动教育更加贴近和指向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丰富实践,实现劳动的综合育人功能。坚持劳动教育与校园生活相融合,抓好学校劳动的教育环节,重点开展“集体服务型”劳动,即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管理为主的劳动教育。学校可以从班级秩序、校园保洁和日常管理等方面,根据管理需要和学生志愿设置各类管理岗位,通过自主选择竞争上岗的形式,开展“人人有岗位,个个有作为”的争先创优活动;坚持劳动教育与家庭生活相融合,抓好家庭劳动的教育环节,重点开展“自我服务型”劳动,即以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和家庭美德为主的劳动教育。学校应通过家校合作,通过课上作业延伸等方式分年级段设置学生家庭劳动实践岗位,指导家长安排学生力所能及地进行自我服务劳动,在劳动中体验家庭责任,感受父母辛劳,传递家庭美德;坚持劳动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融合,抓好社会劳动的教育环节,重点开展“公益服务型”劳动,即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社会公德为主的劳动教育。创造机会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家庭、社区组织的适合小学年龄特征的各类公益劳动,尤其是看似微小、却需要人人参与、积少成多的“微公益”活动,通过公益劳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回归智趣,坚持劳动教育的成长视域
身心智趣的和谐发展是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奠基。智趣即师生的智慧、智能、理趣、情趣。回归智趣就是要求教育者用富有情趣和美感的教育方式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志趣、志向,发展学生的艺术情怀、情感体验,以趣启智,以智激趣,让教育成为一项既充满智慧又充满趣味的活动。劳动教育关注学生的成长视域,就是要尊重不同年龄特征主体对劳动所具有的不同理解及接受的不同规律,从学生的天性和需要出发来认识儿童阶段的劳动,从儿童的视角来推进真正适合他们发展的劳动教育,唤起和增长儿童的劳动需要,而不再以成人的视角和强硬的姿态将劳动教育强加于学生。成人所期待的各种教育活动以及赋予其中的育人期待,都需要尽可能尊重儿童的自然天性[3]。儿童的天性具有游戏属性与探究属性,游戏既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也是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通过游戏可以有效激发儿童对活动的兴趣和满足儿童对新事物的探究需要。夸美纽斯认为:“儿童是喜欢古怪与幽默,痛恶迂腐与严肃的。所以,教育应当与欢娱结合在一道。”[4]“劳动游戏”将游戏活动融入劳动教育中,充分发挥游戏的愉悦功能、模仿功能、激励功能和引导功能等,在“寓教于乐”中实现儿童智趣的和谐发展。
长期以来,人们对游戏的关注与实施更多定位于学前教育领域,对于小学阶段是否应该通过游戏开展教学或活动存在分歧。其实,游戏不是幼儿的专属,它伴随人的一生,以不同的方式让人生充满希望和快乐。游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休闲娱乐,对于儿童来说游戏是一种“工作”,是一种生活的必需经历或经验。“劳动游戏”的组织,对于激发小学生的劳动兴趣,增强劳动教育的吸引力,丰富劳动教育方式方法,增強小学生的劳动参与主动性和主体性,提高劳动教育效果都是极其必要的。但是,小学劳动游戏的设计与实施有其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应该坚守劳动教育的任务目标,坚持严肃性、规则性和全员性原则。“严肃性”体现在小学的劳动游戏切忌“泛娱乐化”,即要明确劳动和游戏的本质差异,劳动是严肃的付出过程,劳动的乐趣在于创造,游戏不是劳动教育的本体性内容,而是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劳动游戏在保持愉悦、轻松的同时,要将育人贯穿于游戏之中;“规则性”体现在小学的劳动游戏重在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规则意识,在游戏中帮助学生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劳动的技术和规范、劳动的责任和使命;“全员性”体现在劳动游戏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来,避免劳动游戏成为个别“活跃分子”的专属,特别要关注班级“爱偷懒”的学生,通过组织集体性劳动游戏,激发全体成员的参与热情。
四、回归梦想,坚持劳动教育的创新视域
梦想是对未来的一种期望,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甚至其可以被视为一种信仰。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劳动教育是学生实现梦想的必修课,我们在新时代重新强调劳动教育,就是要让青少年懂得幸福生活是建基于辛勤劳动之上的。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各式各样、前所未有的劳动样态、劳动内容、劳动场域等,给学校的劳动教育带来了新挑战,我们必须突破对劳动教育的传统认识,以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境界。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坚持创新视域,突破传统的技能训练、狭隘的思想改造和单纯的利益获得,是学生发现生命才华、品尝劳动幸福、懂得奉献付出的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5]。劳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
陶行知提出,教育应当培植生活力,使学生向上长。生活力培养是劳动教育生活性、实践性、教育性的结合点,能够带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现“五育”的“合育”,让孩子们获得持续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创新视域下的新时代劳动教育应着眼于学生未来生活力的培养,重在为学生的幸福生活作准备,提升学生的幸福获得感和实践感,推动个体社会化,增强学生的学习力、实践力、信息力和创造力。依托课程,整合内容,推进贯通一体式“课程劳育”。把劳动教育课程纳入必修课,推动劳动教育融入学生学习全过程,构建“幼—小—中—大”“感受—体验—认知—理解”贯通一体化课程体系,创设校本化劳动教育课程,并形成全课程渗透,实现“劳动课程”向“课程劳育”的转变;拓展平台,融合实践,推进全员协同式“实践劳育”。围绕激发活力,建立和完善成本分担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劳动教育,因地制宜开辟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多方联动建立社会劳动实践基地,为满足劳动教育的实践属性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信息支持,打破时空,推进共享开放式“数字劳育”。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每个人都是数字劳动者,都作为数据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和接收者而存在[6]。信息化时代的劳动教育打破了原有知识结构和学科体系,更注重文化多元和知识共享,使学生对数字劳动形成正确的劳动认知,学会使用基本的数字劳动生产工具;互融互通,同构共生,发展创新驱动式“创造劳育”。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造性劳动,劳动教育与创造教育在教育目标上具有互利性、教育内容上具有关联性、教育方法上具有共通性[7]。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加强劳动教育与创造教育的统筹设计,融合推进,双向深化。
参考文献
[1] 胡靖.教育要回归生活[N].中国教育报,2019-05-30.
[2] 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李敏.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属于生活[J].人民教育,2019(07).
[4]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5] 马开剑.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境界[N].中国教育报,2019-04-12.
[6] 肖绍明.数字时代,重新定义劳动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8-11-08.
[7] 刘丽红.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同构共生[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01).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