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磊
摘 要:音乐是一种能够产生共鸣效果的声频,出自人类本体的最初生命运动,它伴随人类产生而产生,伴随人类起源而起源,伴随人类发展而发展。它不是人类身外之物,也不是人类最初的物质生产,而是一开始就是一种富有情感的感于外物存在的人类最初精神活动的产物。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音乐主要是为了让他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感受到音乐这种独具特色的美。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融入自然;回归生活
音乐是一门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小学音乐教育融入自然,回归生活,是当前音乐教育改革的一种教学创新,可以启发小学生的想象力,使富有强烈求知欲的小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更好地探索音乐知识,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从事小学音乐教育多年,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小学三年级的音乐教学内容详细地论述使小学音乐融入自然,回归生活的方法。
一、将音乐教育融入自然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人们的音乐教育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少人开始正视音乐教育,认识到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情感陶冶以及艺术鉴赏等方面的能力培养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音乐教育也成为发展素质教育的一大亮点。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想要将音乐教育融入自然,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学会从多方面发掘学生的动力,尊重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从小处着手,从细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学习音乐的美妙之处。这样,学生的音乐视野才有可能得到拓展,他们才有可能在学习中学会探索音乐知识,使自己学习的音乐知识跳脱于课本知识,将音乐融入自然。
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如何做,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音乐融入自然回归生活呢?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音乐知识时,可以扩展音乐领域,多开展课外音乐活动。比如说,在学习《春天来了》这首歌时,教师就可以组织班上的学生去户外感受春天之美,看一看春天来了,大自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这样的户外音乐活动,学生自己深入地感知了春天的变化,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在学习的时候对音乐的感触也就更深了。
二、从生活中体验音乐
音乐不同于语言,不分国籍和种族,只要有一颗热爱音乐的心,任何事情都无法阻止音乐的发展和传递。在音乐课堂上的学习,只是学生学习和认识音乐的很小一部分,生活中只要用心感受就会发现处处都有音乐。音乐教师要想实现音乐教育的创新,就要学会发现生活中的音乐,学会引领学生从生活中寻找音乐,使音乐回归生活。音乐大多都是有感而发,饱含感情的,它是一定的社会阶级文化的产物。
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要想让音乐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就必须学会根据时代发展的变化,发展音乐教学。比如说,在小学三年级的音乐教材上有一首名为《爷爷为我打月饼》的歌,歌曲讲的是革命年代的祖孙之情,歌词描写的场景和表达的感情十分动人。但是,在今天,身处在和平年代的小学生,对歌曲中所描绘的感情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距离感,不能够准确地理解。教师在教学时,如果遇上这样的情况,就不能按照教材内容生搬硬套,而是要学会变通,在教学的时候学会联系生活实际,如可以在教学之前让班上的学生回忆一下平时自己的爷爷奶奶为自己做了哪些事情,通过这样的生活实际,将学生带入课堂教学中,使他们感受到歌词所要传达的情感,更加深刻地理解音乐、欣赏音乐。
三、举办音乐活动实地学习,让音乐回归生活
音乐是生活的产物,许多音乐都是源自于生活实际,如黄梅戏、越剧、京剧等,他们的诞生都与人们的生活有关,许多歌词描绘的也是人们的生活情景,这样的一些音乐通俗易懂,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在学习音乐时,要想让音乐融入自然回归生活,教师也必须深入实际,带领学生探访音乐,学习音乐知识。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深入生活实际,了解音乐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举办一些音乐活动。如,将当地的地方音乐名家请到音乐课堂上,让这些音乐大师讲解一些有趣的音乐知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比如,还可以带班上的小学生去实地调查,了解自己生活的地区有哪些独具特色的音乐。通过这些方式,学生既学到了新鲜有趣的音乐知识,又能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能够有效地将音乐融入自然回归生活。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让音乐教育融入自然,回归生活,是音乐教育上的一种创新,音乐教师利用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这些活泼好动,富有创造力的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音乐知识,拓展自己的音乐视野,陶冶自己的情操。当然,教师在教学中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也要有毅力,有耐心,持之以恒,这样学生在学校里学习音乐知识才能真正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怡璇.唱会歌、唱好歌和会唱歌:浅谈对吴斌教授这一观点的思考与实践[J].中学教学参考,2013(18).
[2]佟贺.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3]陈孝余.中小学音乐欣赏有效聆听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