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雪清
摘 要:意境深远、内涵深刻的古诗词构成小学语文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学生情操以及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小学生由于受自身年龄的限制,常常因难以深入感知和理解古诗词内涵而对古诗词学习产生畏难情绪,阻碍着古诗词教学的顺利进展和实施。如何改变这一局面,通过对古诗词教学活动的改进和创新实现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是教师关注的话题。基于此,本文就此为论题,针对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进行阐述,以期为教师更好地开展古诗词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教学策略;教学案例
古诗词是古代文人墨客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身思想情感的途径和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然而古诗词距今年代已十分久远,其语言的特殊性与现代汉语之间有着一定的差距,导致古诗词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降低古诗词的学习难度,小学语文教师应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不断深入探究开展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古诗词语言的魅力及其丰富的艺术价值,领悟古诗词的意境及其丰富的思想情感,从而更好地促进古诗词教学目标的实现,为实现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依据和支撑。
一、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加强对重点字词掌握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只有打好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学生才能够从容应对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高效地学习语文基础知识。为此,在开展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对诗词中出现的重点字词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正确、快速理解诗词含义,感悟诗词的意象、意境及其蕴含的丰富情感,使古诗词教学得以顺畅、高效地进展下去。
例如,在进行《暮江吟》这首古诗的教学时,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古诗中出现重点字词的讲解和分析,比如残阳指的是什么,瑟瑟是什么意思,可怜是否与现代汉语中“可怜”的意义相同等等,使学生对古诗基本字词所表示的内容有基本的认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对诗中一些用得比较特殊的重点字词进行详细讲解。比如“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字,铺字一般用来表示铺床、铺路、铺盖等等,而阳光则是用“照耀”“照射”等来形容,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这一汉字在诗中运用的奥妙所在,从而加深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如此,通过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使学生对诗词中出现的字词及其意义和用法有了深刻的认识,解决了学生的字词学习障碍,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词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二、重视背景知识渗透,帮助学生整体感知
古诗词学习的内容不仅仅局限在诗词内容的讲解上,诗词背景知识的介绍、作者情况的讲解以及写作手法的分析都是其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整体感知古诗词内容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加强基础背景知识在教学中的渗透,使学生对诗词的写作背景信息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不断促进学生诗词学习能力的提升。
例如,以《出塞》这首古诗的教学为例,教师应在教学前向学生介绍与作者王昌龄有关的信息以及文章的背景知识,即王昌龄曾在历史上担任过什么职务,他写的诗是什么风格的,有什么特征,以及有哪些代表作等等,使学生对本课古诗作者的信息有所了解。紧接着,向学生介绍与古诗有关的背景知识,即匈奴从秦朝起就开始入侵中原,而秦汉使其长城的修筑正是为了抵制匈奴的入侵。本课古诗以此为背景,介绍了边塞战争给穷苦百姓以及戍边战士带来的苦难,在此基础上进行诗词内容的讲解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此,便使学生对古诗词的背景知识有了深刻的认识,增强了学生对古诗词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使古诗词教学效果得以不断优化和完善。
三、重视教学方法创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对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行改进和创新是提升古诗词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以往以灌输式为主的诗词教学模式压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致,是造成课堂氛围沉闷以及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的根源所在。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古诗词教学方法的创新,借助朗读、情境创设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古诗词教学,引导学生感悟诗词的意境和内涵,从而强化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使古诗词教学质量和效果得以不断改进和提升。
例如,以《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古诗为例,故事描写了诗人到西湖游览时所见到的阳光明媚下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西湖美景以及天色转阴之后,雨幕笼罩下的雨雾迷茫、山色迷蒙之态,将西湖的晴姿、雨态生动地展现在了学生面前。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古诗的意境,感受古诗中所描绘的西湖的神韵,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给学生展示天气晴朗状态下与雨天笼罩下的西湖美景,使学生在生动、适宜课堂情境的熏陶下更好地理解并感知诗词内容。如此,通过借助情境创设的形式开展古诗词教学,增强了学生对古诗词意境及其情感的把握,提升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喜爱程度,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词提供了无限便利条件。
四、重视古诗词背诵积累,提升学生鉴赏能力
背诵和积累也是古诗词学习的重要环节。在开展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古诗词展开背诵和记忆,使学生在遇到类似的字词时,能够凭借自身的经验和知识体系了解诗词的意义和用法,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加深对古诗词表达方式的了解和认识,感受古诗词丰富的情感内涵及其独特的诗词韵律,从而不断促进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提升,对推动古诗词教学的顺利进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例如,教师从《唐诗三百首》中挑选一些适宜学生阅读并学习的古诗,鼓励学生通过背诵、记忆的方式加深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给学生提供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所表达思想或是主题相近的古诗让学生学习,通过对比学习的方式展示同一主题下不同古诗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古诗的总结和归纳。如此,便使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内容得以拓展和延伸,促进了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以及知识水平的提升,使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以及文学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总之,古诗词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部分,是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在充分了解自身教学实际的基础上,积极探究开展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使学生能够充分领略到古诗词的风采和魅力,为最终实现古诗词教学效果的提升、促进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王瑞珍.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养[J].散文百家,2014
[2] 张留群.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