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匠精神培育的小班化教学实践探索

2020-07-08 11:35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小班化小班工匠

尹 继 明

(扬州职业大学, 江苏 扬州 225009)

随着中国部署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国家发展战略,实现制造业升级,变“中国制造”为 “优质制造”,中国重新呼唤工匠精神。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更是将对工匠精神的呼唤提升到新的高度。关于工匠精神培育的研究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1999年-2019年,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超星图书馆以“高职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文献1420篇,硕博论文20 篇。此主题下的文章内容大致可分为高等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高职工匠精神培育现状分析、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策略等方面,其中以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策略的研究居多,约占70%。

另一方面,小班化教学不再仅仅聚焦中小学课堂,也被应用到高等教育中,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1999年-2019年,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超星图书馆中,以“高职小班化教学工匠精神”为关键词搜索到0篇文献。文献查阅显示,有关高职小班化教学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教学方式方法、考核评价、开展路径等。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以培育大国工匠后备人才为己任,更需要小班化这种“双向互动、因材施教、注重差异化、健康发展”的高效教学形式[1]。

一、小班化教学培育工匠精神的原理

(一)小班化教学的内涵

目前,学术界关于“小班化教学”的定义尚没有统一界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描述其一般特征居多。本文基于分层教学原理界定小班化教学的定义,具体来说,就是基于充分的学情分析,根据不同授课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设计,包括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因此,小班化教学并不是简单的学生人数的减少,而是班级规模缩小后,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施过程等方面实施的一系列教学改革。它以缩小班级规模为表现形式,以因材施教为出发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目的。

(二)小班化教学培养工匠精神的原理

当前,工匠精神培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但高职院校多是从制度层面、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等方面推进工匠精神培育工作,很少有从工匠精神培育的接受主体——学生的视角来开展工作,因而培育效果并不显著。其原因在于,当下大学生对工匠身份认同、工匠精神价值认同和工匠文化认同还存在偏差和误区。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提起工匠就觉得社会地位低下,低人一等,难以意识到,“现代社会呼吁工匠精神的强势回归,工匠精神仍然应该是制造业的灵魂,是高品质生活的保障,是职业人的核心素养”[2]。在这种情形下,当代大学生更需要近距离、面对面、一对一地接受关于工匠精神的教育,而小班化教学恰好能够满足这一需求。

小班化教学是一种缩小班级规模,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发展的教学过程,具有实践教育过程公平的教学环境优势——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个性的学习机会和条件,使每个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3]。另外,小班化教学要求教师能够发挥“多元化、个别化、适应化”的教育精神,教师要照顾班上每一位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发展其潜在的才能,这是小班化实施差异化教学、分层教学的内在要求。同时也要求在教学中灵活运用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教学形式,以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差异化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图1表明,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过程或成果时需要提供多种选择方案,其目的在于让每个学生学有所获,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生在小班化课堂上更能找到归属感、存在感,学生也因此爱听、爱讨论、爱动手,这是培养工匠精神的天然土壤。

图1 分层教学流程图

根据教学环境论的原理,小班化教学缩小了班级规模,必然改变教学环境中的空间环境。具体来说,随着人数的减少,教室里每个学生所占有的单位空间相对增加了,教师教学活动空间也增大了,教师可以站在学生中间演示,或可以从一侧走到另一侧,边走边讲(见图2),无疑拉近了师生距离,教师的言传身教更直接,辐射面更大,为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了“耳濡目染”的物质保证。

图2 小班化教室示意图

社会心理环境论认为,小班化教学由于改变了空间环境,同时也改变了学生的心理环境,为建立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创造了物质条件。学生更愿意敞开心扉倾听教师的教诲,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为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了“学徒式”的心理保证。

二、小班化教学培育工匠精神的实施

(一)学生分层,组建小班

基于分层教学原理组建小班。分层教学的首要工作是学生分层。所谓学生分层,即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学习速度和接受能力等综合素质把学生划分成A、B、C三个层次,其中C层为差等生,B层为中等生,A层为优等生。以小班化教学试点班级为例,该班现有学生44人,根据综合测评排名先后,按照优中差搭配原则,分成4 个小班,每班11 人,各个小班中兼有A、B、C 层学生各3-4 名(见图3)。能力不同的学生在同一小班能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发挥传帮带作用,并能提高学生团队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3 分层组建小班示意图

每个小班实行“1+4+11”模式。即1个教学场地,4位课程教师,11名学生。具体来说,就是每个小班配备4名专业教师,每个教师负责某一板块的教学,并且负责小班的考勤和过程考核。

(二)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设计

在教学内容选取上,除了选取能够满足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体系外,还特别设计工匠精神养成环节,并将工匠精神元素植入教学过程中。比如在“道路工程测量”课程小班化教学中,将爱岗敬业、技术精湛、精益求精、刻苦钻研、追求卓越等元素植入教学内容中(见表1)。

表1 工匠精神元素及植入方式

2.课程教学团队

在小班化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培育,意味着授课教师要具备更高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它不仅要求授课教师熟悉小班化教学理论、模式和方法,具备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能力,还要求授课教师自身具有工匠品质。显然,在很多大学里,这样的教师数量有限,这是影响小班化教学培育工匠精神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

为了达到“名师出高徒”,言传身教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目标,课程教学团队吸收了多位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理论水平高、业务技术精湛的双师型教师。比如扬州职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道路工程测量”教学团队由4位高学历、高技术水平的双师型教师组成,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3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2名,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名,扬州市英才计划培养对象1名,均为研究生学历,其中博士2名。各位专业教师均具有讲授工程测量10年以上的教学经历,教学效果均达到良好以上。另外,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充分发挥教学团队各成员教学特长,团队成员分工不分家,在课外实训、课程考核方面,各授课教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课外实训、课程考核工作。

3.理实一体化手把手教学模式

为了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在教学模式上,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对教学资源与教学条件有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室本身符合小班化教学标准,包括桌椅板凳、图书资料、全交互式电子白板、幻灯机、录像机等教学资源,还要求配备专业仪器、设备、器材等,这势必大大增加教学成本。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先由授课教师组织理论教学,并演示仪器操作要点、施测步骤,告知学生操作的关键点、细节点、技巧点;然后发放仪器由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同时,授课教师手把手地给予指导;最后,由授课教师进行综合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之处。真正做到了“学中做,做中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这种理实一体化手把手的教学模式更能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也让教师身上的工匠精神感染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班化教学效率,每个小班又下设3个小组,每组3-4人。教学方法改变以灌输为主的常规教学方式,多采用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随时提出问题,先由各小组讨论,完后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最后教师给予评价和总结,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互动度,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培育了学生口头表达、团结协作、分析问题等能力素养。

5.分层递进考核

小班化教学的本质是因材施教,这要求考核方法也要灵活多样,实施分层考核。另外,为了培养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考核中应纳入激励和递进机制,这是保证小班化教学培育工匠精神实施效果的又一要点。为此,建立了分层递进考核机制。

分层递进考核是一种建立在尊重和激励基础上的考核方式,使各层次的学生能够消除自卑感,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别人的赞同,并逐步建立向更高层次递进的信心。考核的功能从注重检验教学效果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考核的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和递进空间,同时采用动态评价和一试多考机制,取历次最优成绩作为最终成绩,使学生在学习上既对自己有信心,又能看到不足,既有压力,又有动力。

分层递进考核在“道路工程测量”课程中的应用如图4所示。设置三个层次,分别对应优秀、良好、中等三个等级。第1层次要求精度高、速度快、数据读取与处理无误;第2层次要求精度高、速度较快,数据读取与处理基本无误;第3层次要求精度高、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数据读取与处理无大的错误。考核前,学生可根据自身条件自行选择考核层次,若通过该层次考核,可通过强化训练,递进到更高层次的考核;若没通过该层次考核,则自行降到低层次考核。在低层次考核中,若通过考核,同样可以通过强化训练,再回到上一层次中考核,以此类推,周而复始,直到考生取得最满意的成绩。这种分层递进考核机制特别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进取意识,培养追求精益求精精神素养。

图4 分层递进考核示意图

三、实施效果

(一)短期效果

为了评价小班化教学的实施效果,笔者将小班化的考核成绩与普通班进行比较,对比显示,在技能考核方面,普通班通过率为82%,小班化的通过率则达到100%,高出18个百分点;普通班的优秀率仅为13%,小班化的优秀率达到47%,高出34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小班化教学在短期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精益化培养专业素养方面表现出较明显的优越性。

(二)中长期效果

以扬州职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道桥1401班为例,该班学生于2017年6月毕业。为了评价小班化教学的中长期效果,对道桥1401班部分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的方式采用问卷、走访等方式。共发出问卷32份,收回问卷24份。调查内容包括工作表现、具备的专业素养等。其中,工作业表现分为精准放样、细心专注、踏实肯干、团结协作等方面;专业素养分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精益求精、钻研精神、积极进取等方面。调查结果表明,90%以上的受访企业对学生在精准放样、踏实肯干、团结协作等方面的工作表现以及具备的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等专业素养表示肯定,80%以上的受访企业对学生在细心专注、积极进取方面给予认可。这充分说明小班化教学在中长期工匠精神养成方面发挥了“烙印”作用[5]。

四、结语

小班化教学,作为高校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专业技能精益化提升、工匠精神养成、思政教育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诚然,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师企业经历欠缺,不熟悉企业大国工匠式的工艺标准,导致教学与实际有所偏离,这需要在今后教学中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引入企业工匠等方式加以强化。

猜你喜欢
小班化小班工匠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小学低年级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及策略
如何提升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效率
农村初中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策略
农村初中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的思考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工匠神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