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小丽
【摘要】抽象、枯燥、无趣是普通学校学生对数学的普遍印象,而特殊学校学生学习认知上的缺陷导致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存在很大困难。笔者查阅大量文献,发现趣味化教学方法目前在许多领域已有广泛应用,在数学课堂上运用趣味化教学方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和谐课堂。因此,趣味化教学在特殊教育生活数学课堂上也可推广应用,其能让生活数学课堂从无趣到有趣,促使特殊学生对生活数学课堂的态度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感趣到想去,以此提高特殊教育生活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趣味化教学;特殊教育;生活数学;课堂质量
一、研究缘起:为何采用趣味化教学
1.数学学习,本质决定
数学内容的抽象性和枯燥性决定了数学不像语文那样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加以表述,而是需要逻辑和思维能力的支撑;数学内容的连贯性决定了每个章节中的内容都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学生只要有一点儿没有理解,那之后的學习就会变得非常困难,甚至无法继续进行下去。
2.特殊学生,难度决定
特殊教育的学生常伴有智力发育迟缓和智力障碍,相比普通学校的学生,他们在生活数学学习中通常表现出智力程度低,理解能力差;缺乏兴趣,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抽象概括能力差,逻辑和思维能力弱,不能独立思考;记忆力差,学过的知识容易遗忘,不会知识迁移,知识掌握程度低。因此,特殊教育生活数学课堂的有效实施存在一定难度。
3.趣味教学,激发兴趣
数学特性决定数学学习并不简单,但数学学习必不可少。因此,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生活数学课堂上找对方法、活跃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发挥教师的作用等值得探究。本文列举一些课堂实例,研究趣味化教学是如何让生活数学从无趣到有趣、从感趣到想去,以此提高特殊教育生活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二、探究实践:如何运用“趣味化教学”
1.借助游戏,创设情境,增加趣味
××特殊教育学校×班共10名学生,生活数学课堂氛围较安静,学生参与度不高,大部分学生会数1~4的数,但不会认读。某生活数学课是学习认读数字1~4,教师以指压板作为“教具”,首先,将8块指压板如图1所示位置放置;其次,将学生分成2组,每组5人,共同站在指压板的起点;最后,在指压板上一边数数,一边比赛,看哪组先到达终点。要求在指压板上不能数错,否则该名学生要回到原点重新开始,对先到达终点完成任务的小组予以适当奖励。
指压板游戏自综艺节目播出以来就受到追捧。××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虽然智力程度上相比普通学生差一些,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新兴事物的追求,因而教师可以将指压板作为活跃课堂、使课堂趣味化的教具。数数是一个比较枯燥的学习过程,该班课堂氛围并不活跃,若以常规方式讲授数数,那么整个课堂就比较沉闷,学生只会念、不会用。而本堂课引入指压板游戏,课堂氛围瞬间就活跃了,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利用学生原有认知——会数数作为开篇,使学生既能温故知新,又能玩指压板游戏,身心相对比较放松,课堂氛围也就活跃了,这样,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自然会提高。整堂课中,学生的感受是在玩指压板游戏,并非中规中矩地上生活数学课,他们乐在其中,课堂学习效果比较理想。同时,在指压板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又跑又跳,还比赛速度,让他们的身心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2.活跃课堂,全员参与,趣味思考
×班学生正在上一堂“找规律”的生活数学课。
趣味活动1:请5名学生上台,按“男女男女男”的顺序排列好,教师提问学生:“下一位站的应该是男生还是女生?”。
趣味活动2:请9名学生上台按图2所示站好并做相应动作,请台下学生猜一猜下一个动作应该是什么,并上台做出来。
趣味活动1是一个简单的找规律排列,就是以“男女”的规律,找出下一位应该是“女”;趣味活动2以“上中下”的手势动作排列来猜规律。教师让理解能力稍弱的学生到台上站位,让理解能力较好的学生在台下观察,这样的方式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数学课堂中。这两个找规律的活动,教师不是以单一的方式在黑板上画出来或者以课件形式展示出来,而是让学生上台亲身感受找规律的方法,减少了数学本身的枯燥感,活跃了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在无形中展开思考。有些规律学生即使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也能用动作表示出来。这种趣味活动,以乐趣带动兴趣,以兴趣激发特殊学生的学习意识,不仅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这样的活动使每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得到了提升。
3.生活实例,趣味融入,提升效能
×班共有5名学生,已经学习了表内乘法,大部分学生能背诵乘法口诀表。本堂生活数学课开始学习除法,引入“平均分”的概念。教师对学生说买了些糖果给大家尝一尝,学生很开心。此时,教师提出了疑问:“我这里有10块糖果(见图3),那大家怎样分呢?”学生也感叹道:“是啊,怎样分呢?平时保育员阿姨给我们分东西都是一样多的!”教师说道:“是啊,一样多才行,这样才公平呢,这就叫作平均分,每个人分到的都一样多。”就这样,教师顺势提出了除法“平均分”这个概念。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经过讨论,决定先每人1块分下去,分完后发现还剩下5块,刚好再每人分1块,即每人都得到了2块糖,问题解决了,学生都很高兴。这时,教师在黑板上写道:“10块糖,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2块”,用算式表示就是“10÷5=2”,这里的“÷5”就表示平均分成5份的意思,引出了除法符号“÷”。这样,学生很快理解和掌握了这一内容。
学习表内除法是在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除法很抽象,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地在黑板上演示除法算式,学生一般很难理解,也很难融入数学课堂中。在本堂生活数学课中,教师开始拿出学生喜爱吃的糖果,用这种趣味方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都把心思放到如何公平地分糖果上,让每个人得到的糖果数量都一样,也就把数学课堂融入生活中了。将生活实例以趣味化的方式带入课堂,不仅可以让学生展开思考,动脑筋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帮助、共同协作,也提高了特殊教育生活数学的教学质量,同时在生活数学教学中融入了德育内容,教导学生要公平对待每一个人。
三、结束语:思考永远在路上
1.趣味化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趣味化教学能提高特殊教育生活数学教学质量,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果把控不好,课堂很有可能变成学生的游戏打闹课。因此,教师在采用趣味化教学方法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1)明确目的,分清主次
數学课堂无论用何种方式展现,最终的目的都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对课堂的学习目的一定要明确,分清主次。
(2)掌控时间,把握程度
教师要掌控好趣味化教学的时间和程度,不要“趣味过头”,让数学课堂变成学生的打闹场,违背课堂教学的本质。
(3)鼓励引导,适当奖励
为了让趣味化教学开展得更加顺利,教师要积极鼓励、引导和帮助特殊学生改善内心自卑、惶恐、忐忑的心理,可以适当给予学生奖励。
2.趣味化教学发挥的作用和未来展望
教学实例表明,趣味化教学方法的实施在特殊教育领域是有效的,在生活数学课堂上更是成功的。趣味化教学方法是特殊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在生活数学教学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运用趣味化教学方法,确实能提高特殊教育生活数学教学质量,主要表现在它能借助游戏创设情境,降低数学学习的枯燥感,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它能活跃课堂气氛,让每名特殊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在趣味化活动中启发思考;它能以趣味善诱,使特殊学生在无形中放下对数学的成见和抵触,快速融入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中加强了团结协作与合作互通;它能以趣味化方式结合生活实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帮助、共同协作、共同进步。相信在今后的特殊教育生活数学教学中,乃至整个特殊教育领域中,趣味化教学将会持续发光、发热,发挥功效,让特殊学生学到更多、受益更多。
【参考文献】
张伟.趣味识字,让特教语文课堂生动起来[J].华夏教师,2018(30):30.
李梦云.以兴趣为引导 以乐趣为开端——小学英语趣味化教学策略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8):45-46.
李德强.小学体育趣味化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25-26.
王元婷.论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质量提升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