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词典隐喻信息呈现方式研究:以“头”为例

2020-06-23 06:34陈丛梅
关键词:义项相似性词义

金 丹 陈丛梅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一般而言,隐喻信息泛指隐喻的体现形式,是隐喻思维的外显。人们往往会运用不同于常规的语言、文字、行为等来指称和描述同一事物,以此丰富人类的表达形式。词典作为客观记录和反映语言变化的载体,含有丰富的隐喻信息。结合认知语言学和词典学视角,杨娜将词典中的隐喻信息概括为“一种隶属语义范畴的词典文本信息,体现不同概念范畴的语言形式之间基于相似性的语义关联,涉及词汇内部、词汇组合以及句子三个层面,具有特定表征方式”[1]。隐喻是词义产生的主要理据,是同义和多义的来源[2]212。在词义的历时发展过程中,隐喻基于相似性的词义扩展方式丰富了词汇涵义,一个词汇除其基本义,往往还获得了多个隐喻义。文章主要从词汇内部层面讨论汉英词典对条目单字义项中隐喻义项的呈现方式。

《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以下简称《新世纪2》)和《新时代汉英大词典》(第二版)(以下简称为《新时代2》)是国内著名的内向型大型汉英词典。在编纂上,《新世纪2》秉持“读者至上,注重实用”和“语文为主,兼顾百科”的编纂理念;《新时代2》则凸显了时代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编纂方针。在词典文本的呈现方式上,两部词典各具特色,拥有独到的编排系统,能够为汉英词典在表征词条隐喻信息方面提供借鉴与启发。

汉字“头”作为汉语的核心词汇之一,在其词义扩展路径中,隐喻发挥了主要作用[3]。文章以汉字“头”为例,通过分析《新世纪2》和《新时代2》对“头”词条中隐喻信息的呈现方式,以期为如何在汉英词典中表征词条隐喻信息提供一些新思路。

一、汉字“头”词义扩展的隐喻认知路径

Lakoff 和Johnson1980 年出版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标志着隐喻研究的认知转向。他们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式,更是人类普遍的一种思维方式,我们用来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是隐喻性的[4]4。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通过他们熟知的、具体的、有形的概念,来认识和理解那些陌生的、抽象的、无形的概念,从而形成两个概念之间的认知关联。一言以蔽之,隐喻认知机制借助始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的域(target domain)的相似性,将始源域的特征部分映射到目的域之上,让人们可以通过始源域的特征来认识和理解目的域,该机制为词义扩展提供了理据性,更符合人类的认知习惯。

始源域与目的域之间的相似性是隐喻形成的基础。汉字“头”词义扩展的隐喻认知路径基于客观上具体的相似性和主观上抽象的相似性从两个维度延伸,具体见图1 所示。

(一)汉字“头”基于客观具体相似性的词义扩展

“头”的基本义为“人身体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人类早期在与自然界互动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头与其他事物在物理方位上的客观相似性,即从纵向看,人们站立时头部位于人体的最上部;从横向看,当人们呈躺卧姿势时,头部在人体的一端。人们将这种人体结构上的相似性映射到其他物体上,产生了纵向的“山头”以及横向的“船头”等表达,于是汉字“头”获得了“物体的顶端或末端”这一隐喻义,并进一步引申出“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这一较为抽象的含义。此外,一些生活用品,如铅笔、粉笔、蜡烛等在使用过程中逐渐被消耗,最终只剩下自身的一端,由于“头”已经获得了“物体的顶端或末端”这一隐喻义,因此,当人们看到残余的粉笔等事物时,自然联想到“粉笔头”的表达,“头”由此引申出“物体的残余部分”这一隐喻义。

(二)汉字“头”基于主观抽象相似性的词义扩展

时间概念极具抽象性,难以被人们直接感知,而空间方位概念是人类通过与自然界直接互动所获得的概念,更为直观、具体。因此,人们擅长于使用表示空间的概念来喻指抽象的时间概念。“头”在空间方位上位于人体的最上部,而汉语本族语者在时间认知上倾向于以“过去为上”,借此,“头”的含义从空间域映射到时间域,获得了表示“较早的时间”的喻义,如头天、头月、头年、头星期等。这种表示“时间上次序在前”的喻义在人们的日常使用中进一步被泛化,“头”进而用来泛指“次序居先的”,如头车、头场,头十名、头两年等。在一些方言表达中,还存在着将“头”的词性改变,用作介词来表示“在…之前”的情况,如“头睡觉”表示“睡觉前”。

“头”是人类和动物身体上十分重要的器官,在生理活动中起着核心、主导作用。在人类的社会组织、团体、机构以及动物群体中也存在这样一种角色,统管、领导整个团队。基于这种地位上的相似性,“头”获得了“领导的、为首的”的隐喻义,如头领、头目、工头、头羊、头雁等。此外,隐喻认知机制将“头”于人类、动物的重要性投射到不同事物上,来喻指各类事物在其范畴中具有的重要性及影响力,如头条、头彩、头牌等。

图1 “头”基于相似性的词义扩展图

二、汉英词典中“头”的隐喻信息呈现方式

《新世纪2》和《新时代2》在呈现“头”隐喻信息的方式上各具特点。两部词典从不同角度关注词典的实用性、科学性,能够为汉英词典在表征语词隐喻信息方面提供借鉴与启发。

(一)《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中“头”的隐喻信息呈现方式

《新世纪2》中条目“头”共有12 个单字义项[5]1687。第③④⑤⑥⑦⑧⑨⑩项是其隐喻义的具体表征,现将其义项依次列出:

①<名> head

②<名> hair;hair style

③<名> chief;head;leader;chieftain;boss

④<数> first

⑤<形> [ used before a numeral ] first

⑥<形><方> [ used before 年or 天 ] previous;last

⑦<介> before;prior to

⑧<名> end;top

⑨<名> beginning or end

⑩<名> remnant

⑪<名> side;aspect

⑫<量> a)[for certain domestic animals];b)[for garlic,etc];c)[for a marriage]

《新世纪2》在表征条目“头”隐喻义项时,首先用尖括号“<>”标注词性或语类,如“<名><形><方>”等。如某义项既有词类标注也有语类标注,则将语类标注列在词类标注后,如“<形><方>”。然后用方括号“[ ]”给出用法信息或对词目做出补充解释,以完善词目信息。最后给出英语中的对应词来释义词目词,如存在多个对应词,则按照对应词语义的相关度依次排序。然而,在用法标注上《新世纪2》并没有给出相关标记来明示“头”的隐喻义项。

在义项排列上,《新世纪2》将“头”的基本义置于首位,依次列出各个引申义。隐喻义项的编排遵循“由实到虚”的排列顺序,注重语义的历时联系。如第⑧⑨⑩项是“头”基于客观相似性衍生出的义项,第④⑤⑥⑦项是“头”基于主观相似性衍生出的义项。《新世纪2》将具有语义关联的义项依次排列,顺应了“头”基于隐喻的词义扩展模式。

(二)《新时代汉英大词典》(第二版)中“头”的隐喻信息呈现方式

《新时代2》中条目“头”共有14 个单字义项[6]1838-1839。第③④⑤⑥⑦⑧⑨⑩项是其隐喻义的具体表征,现将其义项依次列出:

①<名> a head

②<名> hair;a hairstyle

③<名> a top;a tip;an end

④<名>(of a process)a beginning;an end

⑤<名> a remnant;a leftover;an end

⑥<名> a chief;a head;a boss

⑦<名> a side;an aspect

⑧ number one;the first

⑨ leading

⑩<形>(used before a numeral/classifier)first

⑪<形><方> (used before 年,天) previous;last

⑫<介><方> right before;prior to

⑬<方>(used between two numerals) about;around

⑭<量>(1)used with (domestic) animals;(2)used with garlic

《新时代2》在表征条目“头”隐喻义项时有以下几个特点:在标记上,使用了词类或语类标记;在释义上,首先用圆括号“( )”给出用法信息或对条目做出补充解释,以完善词目信息,然后给出英语中的对应词来释义词目词。遗憾的是,《新时代2》也没有给出相关标记来明示“头”的隐喻义。

在隐喻义项的排列上,《新时代》关注隐喻义之间的语义发展顺序,将“头”基于客观相似性衍生出的③④⑤项排列在一起,顺应了“头”基于隐喻的词义扩展模式。然而,⑥义项和⑨义项,均有表示“领头的”含义,却被割裂开来放置,破坏了“头”基于团队地位上的相似性而衍生出的隐喻义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小结

笔者通过对比《新世纪2》与《新时代2》对“头”隐喻信息的呈现方式发现:第一,在用法标注上,两部词典均未对“头”的隐喻义项做明显的标记,将“头”的隐喻义同其他引申义等同对待。第二,在义项排列上,《新世纪2》顺应“头”喻义的衍生路径,将具有语义关联的隐喻义项依次放置,符合用户的认知习惯;《新时代2》部分顺应了“头”喻义的衍生路径,在全面关注隐喻义项语义关联方面稍有欠缺。结合两部词典对条目“头”隐喻信息的呈现方式,笔者尝试构汉英词典呈现“头”隐喻信息的新方式。

三、汉英词典呈现“头”隐喻信息的新思路

用户友好原则是指在词典编纂过程中将用户的心理和生理特征纳入考虑范围,让词典的内容编排更符合用户的认知规律和查询习惯,使得词典查询更快捷、使用更方便、理解更容易、信息更全面,从而使词典易查、易学、易懂[7]。基于用户友好原则,汉英词典对“头”隐喻信息的有效呈现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合理添加隐喻标注,明示隐喻信息;第二,注重义项间的语义关联,顺应词汇喻义发展趋势;第三,彰显用户友好,关注词典的实用性。

(一)合理添加隐喻标注,明示隐喻信息

标注,即词典文本中的说明性略语,是词目释义的组成部分,有助于揭示语词的意义结构[8]。王仁强和章宜华关于汉英词典词类标注对译义准确性的影响调查发现,显性的词类标注有助于汉英词典的编译者提高汉英词典译义的准确性[9]。Cormier 强调了用法标注对词典使用者的重要性,因为它们能够指明被释义词和标准词汇之间的差异[10]。随着词典研究的用户认知转向,词典编纂越来越重视用户的中心地位,在词典释义中凸显出用户友好的原则。因此,汉英词典在词目释义时,合理地添加隐喻标注、明示词目的隐喻信息不仅有助于词典全面地反映词目信息,更能简化用户的认知过程,促进用户对词汇信息的全面掌握。

(二)注重义项间的语义关联,顺应词汇喻义发展趋势

隐喻认知机制表明,语词看似独立存在的意义

(词典中表现为各个看似独立的义项)间实际存在着隐性的、内在的联系。它们是同一个连续体上的不同端点,而这些意义间的内在联系,又反映了人类经历的隐喻化的心路历程[11]。词典的认知研究表明,揭示或激活隐喻过程有助于学习者经历与本族语者相似的认知心理过程,对提高学习者的词汇能力有极大的帮助[12]。因此,汉英词典在表征“头”的隐喻义项时,应保留语词意义间的天然联系,顺应用户的认知习惯。

(三)彰显用户友好,关注词典的实用性

根据黄建华和陈楚祥的研究,传统义项排列主要遵循三种基本原则:历史发展原则、逻辑联系原则以及使用频率原则[13]56-58。其中使用频率原则注重实用性,关注词汇的惯用意义,方便用户查询,但存在破坏义项间内在语义联系的缺点。隐喻认知机制以词汇的基本义为出发点,以相似性为词义扩展依据,形成词汇围绕其基本义而衍生出的隐喻义群,从整体上关联内部义项间的天然联系。结合使用频率原则和隐喻认知机制的排列方式将从用户友好的角度出发,更加关注词典的实用性。

(四)重构汉英词典对“头”隐喻信息的呈现方式

基于上述三项原则,汉英词典对条目“头”隐喻信息的有效呈现将从用户友好和语义关联两方面展开:首先,“头”由隐喻认知机制衍生出的喻义基于相似性形成了不同的义群,便于具体分析。文章将“头”的喻义基于主观抽象相似性划分出“次序居先的”义群(包括“次序局先的”“在…之前”两个喻义),以及基于客观具体相似性划分出“端点”义群(包括“物体的顶端或末端”“事情的终点或起点”“物体的残余部分”三个喻义)和“领头的”义群(包括“领头的”“重要的”两个喻义)。可在义群前添加<喻>标注,明示喻义,接着给出该义群的核心译义。然后将义群内各义项按照隐喻认知机制的衍生路径用小写字母a,b,c,d…依次排列。以“头”表示“次序居先的”隐喻义群为例:

<喻> previous;first;before

a. <形><方> [ used before 年or 天 ] previous;last

b. <形> [ used before a numeral ] first

c. <数> first

d. <介> before;prior to

这样呈现的好处在于,使用<喻>标注标记隐喻信息能让用户在查询过程中直观地注意到语词的隐喻性用法,促进用户对语词信息的全面掌握;将“头”的隐喻义以基于相似性形成的义群整体呈现、依次排列的做法有助于保留义群内部义项之间隐含的语义关联,让用户经历与语词喻义的扩展路径相似的查询体验,促进用户对语词信息的整体掌握。

在隐喻义项的排列上,笔者以现代汉语语料库的语料为依据,结合义项排列的使用频率原则和隐喻认知机制,将“头”基于相似性衍生出的隐喻义群按照使用频率高低顺序排列。

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①是一个大规模的平衡语料库,全库约为1 亿字符,其语料选材类别广泛,时间跨度大,能为“头”喻义的使用情况提供可参考的数据。20 世纪90 年代人类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开始普及,并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新时期的语料代表了现代汉语的最新发展,能够反映语言的使用新貌。基于此,笔者以“头”为检索条件,在现代汉语语料库检索到共4 234 条语料。笔者分析了1990 年以后的618 条语料发现,汉字“头”基于隐喻认知机制获得的喻义中,表示“次序居先的”喻义使用频率最高,共出现了52次;表示“端点”喻义使用频率次之,共出现了18次;表示“领头的”喻义使用频率位居第三,共出现了8 次,具体语料见图2。

图2 “头”喻义的使用频率分布图

以《新世纪2》与《新时代2》对“头”非隐喻义项的排列为参照,在保持“头”其他非隐喻性义项排列顺序不变的基础上,以“头”喻义的使用频率为参照,将“次序局先的”义群排在第③项位置,将“端点”义群排在第④项,将“领导的”义群排在第⑤项。

<喻>标注揭示语词隐喻性用法,有助于完善语词的意义结构;隐喻认知机制关联隐喻义群内义项间的内在联系,顺应用户的认知习惯;使用频率原则注重实用性,能够提高用户的查询效率。词典文本由此明示“头”隐喻义,顺应“头”喻义发展趋势,关注词典的实用性,从用户友好及语义关联两方面呈现“头”的隐喻信息。具体呈现如下:

①<名> head

②<名> hair;hair style

③<喻> previous;first;before

a. <形><方> [ used before 年or 天 ] previous;last

b. <形> [ used before a numeral ] first

c. <数> first

d. <介> before;prior to

④<喻> end;beginning or end;remnant

a. <名> end;top;tip

b. <名> [ of a process ] beginning or end

c. <名> remnant

⑤<喻> leading

a. <名> chief;head;leader;chieftain;boss

b. <形> leading

⑥<名> side;aspect

⑦<量> a)[for certain domestic animals];b)[for garlic,etc];c)[for a marriage

结语

隐喻基于相似性的词义扩展模式丰富了词汇的涵义,使人们在识解词义时有理可寻。该模式符合用户的认知习惯,有利于用户构建词义间的内在联系。在当代词典学研究中,以用户为中心的词典编纂趋势正日益加强,因此,汉英词典在呈现词目隐喻信息时,应将用户的查询需求以及认知习惯考虑在内,结合用户友好的编纂理念并重视词目义项间的语义认知关联,从意义结构与排列方式两方面关照用户的查询过程。

注释

① 参见网站http://corpus.zhonghuayuwen.org/CorpusIntro. Aspx.

猜你喜欢
义项相似性词义
“诛”的词义演变及其在古籍中的释义
如何学习掌握古代汉语词义*——何九盈先生《古汉语词义丛谈》评介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根据认知语义学浅谈英语单词记忆法
基于元数据的流程模型相似性度量方法
12个毫无违和感的奇妙动物组合
基于隐喻相似性研究[血]的惯用句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潜析结构 把握性质
高考英语短语分类展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