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音字的类型与选用
——以《汉语大字典》为中心

2020-06-23 06:34孙瑞隆
关键词:伎俩书证大词典

孙瑞隆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合音是语言中常见的音变现象,多首发于口语,普通话中也有,但方言中一般较多,数量各异。《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定义“合音字”:“合二字之音为一字者。宋沈括《梦溪笔谈·艺文二》:‘古语已有二声合为一字者,如不可为叵,何不为盍,如是为尔,而已为耳,之乎为诸之类。’现代方言中亦有。如北京话‘不用’为‘甭’。”[1]151《大词典》定义“合音”:“合两字之音急读而成一音。清·俞樾《茶香室三钞·匼剌麻》:‘匼字乃达赖二字之合音。’传统语言学称之为急声。”[1]151《大词典》认为古代、现代的“合音”概念是一致的,但细查发现,“合音字”“合音”条所引书证中的合音字,只有“诸”在收录时明确为“代词‘之’和介词‘于’的合音”“代词‘之’和疑问语气词‘乎’的合音”

[2]265,其他的均未处理为“合音”。《大词典》对待“合音字”的态度是审慎的。《现代汉语词典》“合音字”:“□名两个字的读音合成一个字音的字。如北京话的‘甭’(béng)是‘不用’的合音字。”[3]525《重编国语辞典》“合音”:“两个字连在一起快速读出而合成一个音。如‘诸’为‘之’‘于’二字的合音。”①“甭”“诸”二字《汉语大字典》(以下简称《大字典》)分别记为“方言。‘不用’的合音”[4]28,“‘之于’的合音、‘之乎’的合音”[4]4243。

辞书中并未收录“合音词”词条,但是合音研究的相关论文及《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以下简称《方言大词典》)、《新华方言词典》的释义中多有使用。“合音词”是就合音后的合音标音字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来讲的,“合音字”是就合音标音字作为单字的书写形式上讲的[5],“合音字”即是合音音节的标音字,也即合音词的标音字。宋代沈括、郑樵,清代顾炎武、王念孙等人指出的合音字有“诸”(之乎,又“之于”)、“尔”(如是)、“叵”(不可)、“盍”(何不)、“耳”(而已)、“尔”(如是)、“只”(之矣)、“茨”(蒺藜)等,关于合音研究的论文中合音字往往有数十个,而《大字典》中明确为合音字的仅9 个,差距较大。辞书应如何对待和选用合音字?这是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

一、《大字典》中的合音字

《大字典》中合音字的收录对《大词典》《中华字海》《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关于“合音字”的收录、释义都有影响。现将《大字典》中所涉9 个合音字梳理于下:

1.“甭”:(二)béng 方言。“不用”的合音。用不着;不必。如:甭说了;你甭管[4]28。

2.“咱”:(四)zan 方言。一般认为是“早晚”两字合音。如:这咱;那咱;多咱。《儒林外史》第七回:“那咱你在这里上学时还小哩!”贺敬之、丁毅《白毛女》第一幕:“喜儿:(急切地)大叔,你说他们多咱来?”[4]667

3.“啦”:(一)la 助词。“了(le)”和“啊(a)”的合音,兼有“ 了”和“啊”的作用。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十四:“要一个(马)好呀,拉磨,打柴,不用求人啦!”[4]686

4.“喒”:(四)同“咱”。或以为是“早晚”两字的合音,表“时候”。元朴《梧桐雨》第一折:“多喒是胭娇簇拥,粉黛施呈。”明汤显袓《牡丹亭·冥誓》:“柳郎来也。姐姐来也。剔灯花这喒望郎爷。”老舍《骆驼祥子》四:“多喒我拉上包月,才去住宅门。”[4]710

5.“聻”:(一)nǐ①指物称谓。约当于“那一”合音。《玉篇·耳部》:“聻,指物皃。”[4]2991

6.“覅”:fiào 方言。“勿要”二字的合音,流行于江浙一带。《海上花列传·例言》:“惟有有音而无字者,如说勿要二字……乃合二字作一音读也。”蒋瑞藻《小说考证·海上花列传》:“覅、朆之类皆有音无字,故以拼音之法成之,在六书为会意而兼谐声。”徐珂《清稗类钞·经术类》:“苏州人所用者如下……覅,勿要切,不要也。”《海上花列传》第二回:“耐覅动气,我搭耐说。”《评弹创作选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机会难逢覅错过。”[4]3000

8.“那”:(四)nèi“那一”的合音。鲁迅《坟·题记》:“我就是要专指斥那些自称‘无枪阶级’而其实是拿着软刀子的妖魔。”毛泽东《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六)něi“哪一”的合音。清翟灏《通俗编·禽鱼》:“那个鱼儿不识水?”《儒林外史》第一回:“县里人那个不晓得。”[4]4008

9.“诸”:(一)zhū④“之于”的合音。《论语·卫灵公》:“子张书诸绅。”宋王安石《与孟逸秘校手书》第二:“言今旱者皆贫民,有司必不得已,不若取诸富民之有良田得谷多而售数倍之者,贫民被灾,不可不恤也。”鲁迅《呐喊·狂人日记》:“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4]4243⑥“之乎”的合音。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九:“诸,‘之乎’也。急言之曰‘诸’,徐言之曰‘之乎’。”《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匮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唐刘知几《史通·书志》:“探赜索隐,其可略诸?”徐珂《清稗类钞·鉴赏类》:“其幸存天壤者,皆硕果矣,可不宝诸!”[4]4243

以上涉及9字11合音,与现有合音研究文章中动辄数十的合音词数量相差较大。孙红举《中原官话合音现象研究》[6]中各方言点记录的合音词都有数十之多。被认定为合音字的“诸”“那”分别有两个合音来源。“诸”是传统上认可的合音字,宋沈括[7]165、清顾炎武[8]50认为“之乎”为“诸”,清王念孙认为“‘诸’者‘之于’之合声”[9]139,在文献中“诸”多作“之于”“之乎”讲,《大字典》并收。“那”为“那一”“哪一”合音的说法是《大字典》的发明,其他地方未见论及。“哪”字是五四之后为了与指示代词“那”相区别而新造的字[10]852,之前“那”“哪”都只有“那”一个形体。《大字典》所举书证颇为牵强,“那些”“那边”何必要是“那一些”“那一边”,“哪个”义的“那个”中间也不必有“一”。北方方言中“这一”合音为tʂei41,“那一”合音为nei41,“那一”确有合音形式,“那”不能作“那一”的合音字。

《大字典》“咱”“喒”“聻”三个合音字有“一般认为”“或以为”“约当于”这样的不确定词,可知并不以定论视之。“早晚”在笔者方言中合音为tsuan314,从书证看“咱”“喒”两字都可作“早晚”讲,意为“什么时候”。吕叔湘先生在《近代汉语指示代词》中用“多偺”中的“偺”标记“早晚”[13]359,也是有元、清代文献例证的。“咱”是“早晚”合音的借音字,而“喒”“偺”应都是“昝”的增旁俗字,在晚近小说中因“早晚”的合音无合适字标记而被用来标音。“聻”字为“那一”合音的说法笔者首见,且无书证,未知其出处。“皃”即“貌”也,“指物皃”就是“指东西的样子”,强调状态而非动作。《大词典》:“聻:助词。相当于‘呢’‘哩’。”[14]712似非合音字。

二、合音字的类型

《方言大词典》“凡例”的“字形”部分指出词典条目和方言例句中的特殊用字有五类:本字,包括考订出的本字及尚未确定的暂用字;训读字,借用现成字形表方言意义的字;同音字,读音相同但意义无关的字;俗字、方言字,方言区自造的不见于一般字书的字;借用字,特定范围内借用音义不合或音义相近的字[12]4。合音词的出现是在合音成分之后的,所以合音词本就“有音无字”,也就无从考其本字。我们依据合音字与合音成分产生的先后,把合音字分为借字标音和合音新造字两类,其判定要以文献、辞书记载及语言实际为依据。

下面以“俩”“仨”为例。“数词+个”合音在北方方言中相当普遍,“俩”“仨”为合音字是学界共识。笔者方言中即无“两个”“三个”的用法,对应地讲为lia44、sa24,但其类型并不相同。“俩”起初只作“伎俩”讲,之后发展出了“两个”义,与“两个”共同使用,“俩”由不相关的词义转向代替数量词,是被借来记录合音的。“借字标音”主要着眼于合音字产生的时间,是合音字产生的时间不比合音成分晚而被选取来赋予新的音、义的情况。“仨”最早见于清代小说中,CCL 语科库中有用例114 条,用法如“哥仨”“仨人”;而数量词“三个”最早见于战国,检清代用例两千七百余条,可见“仨”“三个”并行使用,其中“仨”出现较晚,且出现时就和“三个”词义、用法相同,我们把“仨”归在“合音新造字”类。“合音新造字”的认定着眼于合音字与合音成分的先后关系,即合音字产生较合音成分晚,构成词义、用法上完全的替换关系;合音新造字是专门创造出来为合音词标音的。

(一)借字标音

“借字标音”指在文献中存在的借用某字标记合音词的情况。之所以讲“借字标音”是因为合音字就是被用来标示合音音节的。本部分的“消”与成分的音节相近,所以用来标记“需要”的合音。而“俩”与“甭”是因为意义上相关,而被赋予新义。可见“借字标音”又分“音近(同)赋义”和“义同赋音”两类。

1. 消

“消”被用作“需要”的合音标音字[6]3。“消”字《说文解字》已见,“尽也,从水肖声”[15]986。“消”本义为“消失”,与“需要”并无关联。检CCL 语料库知,唐时有“不消”8 例,然无1 例为“不需要”义。五代时始有“不消”意为“不需要”例,如《敦煌变文选》:“臣原请军三万五千,不消展陈开旗,闻蛮奴之名,即便降来。”《祖堂集》:“不消汝三拜。”此二例中“消”即“需要”。《方言大词典》的“消”词条列了八个,成都、崇明、南昌三个方言点有“需要”义项,只在崇明后注“需要(前常只带‘弗、只’等),‘需要’合音为‘消’”[12]3411。《大词典》:“需要。唐吕岩《绝句》:‘来往八千消半日,依前归路不曾迷。’”[16]7654《大字典》:“宋苏轼《永和清都观道士》:‘自笑余生消底物,半篙清涨百滩空。’”[4]1739书证较晚,应提前。

2. 俩

笔者方言中“两个”的合音为lia44,标作“俩”。“俩”为后起字[10]879,《辞海》:“二数曰俩,如他们俩、我俩,用时不加数量词。”[17]249宋《集韵》:“里养切。音两。伎俩。巧也。”[18]413其后宋之《类篇》[19]281,明之《字汇》[20]31、《正字通》[21]96,清之《康熙字典》[22]31均未录“两个”义。然考察文献可知,失收其“两”“两个”的词义。表数词“二”的“两”出现很早,如《尚书·大禹谟》:“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无庸赘言。检CCL 语料库发现,文献中数量词“两个”始见例为北魏《齐民要术》:“计正月、二月两个月,又车一遍”,“如一具牛,两个月秋耕,计得小亩三顷”。唐《唐文拾遗·剌史得替敕到交割奏》:“新人在远者,动经三四个月不到任,从便近处,亦或一两个月不到。”《入唐求法》:“两个大岩相对高起,一南一北,高各三丈许。”“俩”始见例为晋葛洪《抱朴子》:“赍如此之伎俩,亦何理容于天下而得其死哉?”此“俩”为“伎俩”意。唐代三例,见《野朝佥载》:“(马)若从伎俩..筋脚好,形容不恶,堪得乘骑者,直二十千已上。若形容粗壮,虽无伎俩..,堪驮物,直四五千已上。若弥尾燥蹄,绝无伎俩..,傍卧放气,一钱不直。”五代一例,《敦煌变文集新书》:“泉下不怜多伎俩,松间终是作尘埃。”宋时“伎俩”例甚多,佛教公案中亦有,如《五灯会元》:“我于先师一掌下,伎俩俱尽,觅个开口处不可得。”可见“伎俩”直到南宋时期仍是为“技能、本领”意,为中性词,无今之贬义。元代“俩”始代替“两”,后可加量词“个”,如《全元曲》“救孝子贤母不认尸”:“只等亲官到来标斩字,那时方信我们俩个有权谋。”“俩”代替“两个”,独用表复数义应见于明代,如《两晋秘史》:“汝俩有何计策?可以教也!”《初刻拍案惊奇(下)》:“将我夫妻俩把骨殖埋入祖坟。”《水浒传》第“四十五回”:“今日这里无人,你俩个对得明白。”《英烈传》:“军师与元帅心知他们俩是异人,便四个交着手,走向营里来。”《金瓶梅(崇祯本)》:“俺俩个闷的慌,在这里下了两盘棋。”《大字典》“俩”的“liǎ。数词。相当于两个”义项下的书证是晚清的《老残游记》[4]209。《大字典》例不明说词义产生的时代,只以始见书证说明,始见例过晚,就把词义产生的时代推迟了,此义项下书证应改。

可见“两个”“俩”字魏晋已经出现,但“俩”用于表“技能”,直到元明时候才有了“两”“两个”义,与数量词“两个”并行不悖。“俩”据《集韵》音liɑŋ214,和“两”的音同,lia 音在韵书中无据,应是由“两个”合音赋予的。

3. 昝②

“昝”《大字典》有“用同‘咱’。我”“姓”两个义项[4]1611。文献中有“早晚”作“昝”例,如明《醒世姻缘传》:“是多昝的事?”(意为“是什么时候的事”)、“天多昝了,你去?”(意为“天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出去?”)、“你多昝不见了他的鞋,又赔了他这鞋了?”(意为“你什么时候弄丢了他的鞋,又赔了这个鞋子?”)笔者方言中“早晚”的合音亦是tsuan342。《大字典》可据以补入“方言。早晚”义项。

网络语境中的“酿”(那样)、“哒”(的啊)、“宣”(喜欢)、“造”(知道)、“酱”(这样)、“间”(今天)、“票”(朋友)和“表”(不要)等都属于广义上的借字标音合音字,但是仅在网络语言中使用,并非语言规范,不赘论。

(二)合音新造字

“合音新造字”指创造出来专用记录合音词的合音字,常见的是把两字形体合而为一(也即“合体字”),成为一个兼具二字意义的单音字。关于新造字的认定,可借助各个时代的字、韵书,如《说文解字》《玉篇》《新修玉篇》《龙龛手镜》《四声篇海》《集韵》《广韵》《字汇》《康熙字典》等,近代有《大字典》《汉字源流字典》等。辞书收字滞后且往往有失收之字,所以更要关注历时文献。利用语料库时要注意,其中有的文字处理不很严谨,如CCL 语料库里多处将文献中的“那”处理为“哪”。严艳群[23]指出,“否定词附缀化到极致,往往会融入相邻音节产生合音字”,合音的形成受“韵律结构、使用频率、相邻成分自身音节完整度、句法地位重要程度”等条件限制。本部分所举例多为否定词形成的合音字。

1. 仨

“三个”的合音为sa24,写作“仨”。“仨”为新造会意字。“北方方言。本义为三个。”[10]171《中华字海》:“〈方〉三个。”[24]65《大字典》:“数量词。三个(后面不再用量词)。”[4]144“仨”清代才开始使用,与“三个”意义、用法同。

2. 覅

三、合音字的选用标准

结语

猜你喜欢
伎俩书证大词典
我国书证提出命令制度构造的反思与调整*
揭穿调包伎俩
书证提出命令制度的泛化适用与价值平衡
——兼评新《民事证据规定》第47条
《汉语大词典》“籀”释义辨证
陆谷孙请人“找茬”
陆谷孙请人“找茬”
《辞源》(第三版)金部疏误举隅
“英语大师”陆谷孙
班级管理中的几个小“伎俩”
揭穿调包伎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