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秋娥
【摘要】“学生命题+说题”的教学模式指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知识对教师出示的例题进行改编,并由其他同学进行说题,教师进行适当点评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学生命题+说题”的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和迁移,对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学生命题+说题;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实践研究
一、“学生命题+说题”模式的依据
1.理论依据
(1)“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把学生现有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他倡导教学应着眼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潜在发展水平创造条件。“学生命题+说题”的模式让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知识对例题进行理解后自主命题并说题,从而对知识进行整合与内化,使潜在发展水平得到提高。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在教师和他人的协助下主动对新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其强调的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命题+说题”正是学生自主对知识进行整合、构建、表征的过程,对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2.现实依据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 指出,高中数学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培育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1]。在“学生命题+说题”的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精心设置的例题学会命制探索性问题并说题,将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索性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实践意义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教师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预设好学案,学生转换身份,从被动的解题者变成主动的命题者,从传统的灌输式学习变成发散式学习,学生在课堂上的探索、表达、交流、评价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命题+说题”的活动通过让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多元、多角度、多层次地揣摩命题的条件、结论及设问方式进行改编并讲解答题思路,提高了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数学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数学素养。
2.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学生在“命题+说题”的过程中,主动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并经历了观察、猜想、推理、计算、论证等过程,对知识进行了建构与整合。学生通过联想例题与脑海中的相关联知识和解法,把思维的触角发散延伸至相关的知识,并系统地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了知识的迁移能力。
3.合作交流,共享创造
学生命题、说题两个环节相辅相成,命题给说题提供了材料,说题给了命题及时反馈,两个环节均渗透着学生合作交流、共享创造的过程。学生通过这两个环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个体的智慧变成集体的资源,在这种新的教学活动下,课堂时常涌现出新颖绝妙的题型和解决方案,为教师提供极为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在课堂上短时内对学生命制的新题在内容、难度、有效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对学生的说题方案做出及时反馈,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教学功底。故“学生命题+说题”的活动能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潜能的激发,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和师生的教学相长。
四、结语
“学生命题+说题”是一项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的活动,教学中应做到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小题到大题,由单一考查到综合考查递进。通过教师的及时反馈、有效评价以及学生的热情参与,相信“学生命题+说题”会是一个极好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