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东琨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以及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在“互联网+”环境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它既能培养中学生的信息意识,又能把一些当代的内容传递给学生,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优化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做好相关研究,本文主要对优化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必要性和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做好相关工作,促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环境;初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
前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在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同时,学习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使得教学资源开放、共享、多元化,这对促进初中生信息技术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教育,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优化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
一、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计算机的使用已经成为当前初中生所应必备的技能之一,所以很多学校已经相应地开设初中信息课程来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应用素养,并且应用翻转课堂来有效地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学生当前的实际情况为主,提升课程综合素质,学生可以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过程中,激发自主学习的内驱力,主动地探索问题的答案。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己所掌握的信息理论知识来提高自己的实践上机能力,为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奠定相应的基础。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已经普及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学生对信息技术能力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单纯的理论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无法吸引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有效地使用翻转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智慧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能够很好地对理论知识进行消化和巩固,保证初中生理论知识和上机操作达到一致的水平。同时,翻转课堂教学也顺应了时代的需求,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翻转课堂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引入视频教学内容,并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密切地关注学生的发展情况,灵活地展开课堂教学。
1.针对学生学习特征,引入视频内容
对初中生来说,他们对有趣味性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老师在开展翻转课程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学习状况进行教学设计。例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引入一些比较有趣味性或者是带有卡通人物的视频,让这些比较容易吸引初中生眼球的内容来时刻保持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真正实现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价值。另外,老师可以选择使用自主制作视频的方式,来结合信息课程的教学内容,给学生制作一些符合教学内容的视频。在制作视频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一些比较生动的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视频的时间要控制在8分钟左右,对课程中的一些重点知识或者是难点知识进行讲解,在课程完毕之后还可以将视频内容发布到校园网或者是班级资源共享群中,让学生自主地进行下载与学习。学生在短视频内容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比如一些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同学,可以反复地观看视频,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有些学生学习接受能力比较强,可以对课程内容进行拓展性的学习,自主探究和实践,进一步地加强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
2.注重课堂交流,关注学生发展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在課堂中将会留给学生更多的讨论时间,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进行相互交流,提升综合素质。比如老师在“PPT具体应用”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在完成PPT的教学任务之后,提问学生“PPT中艺术字的插入方式是怎样的”等问题,从侧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程实践练习,比如制作情景式的PPT讲解,制作本堂课课程内容的教案,让学生进行教学,以角色互换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实践教学效果。
3.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的课前环节显得尤为重要,翻转课堂的课前设计要达到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学习内容、标注疑难点、拓展学习内容的目的。具体来说,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可以通过短视频或者是PPT的形式来明确本堂课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并且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相应的自主预习任务。然后,教师还可以根据相应的电子产品来督促和辅导学生,其中网络共享的教学资源和微课视频就是比较常用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例如在七年级“修饰文字”这一堂课的课前设计方面,老师要有效地引导学生去设置字体的大小、字体的颜色,以及字体的属性。通过微视频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操作,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字体变化任务,通过课题任务来驱使学生进行学习。
4.翻转课堂整个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学生参与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课中巩固、课后提高的各个环节。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其过程本身就是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过程。课前,学生需要观看微课,需要上网下载或者拷贝视频素材,并结合任务单进行观看和学习。教师根据微课平台的后台数据,对学生的观看时间、练习完成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有效指导课程中的重难点,实现基于数据的精准教学。课中,学生需要进行课程学习和操作练习,老师有针对性地加强疑难部分的教学,有的放矢,事半功倍。课后,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布置分层课后练习,利用微课平台的系统进行作业的发送和作业的收集。整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完成上网、登录、下载、观看、完成练习等一系列的操作。这个过程也是个反馈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了信息技术,获得了知识技能,并利用这个知识技能继续学习,而后获得新的技能,提高了素养。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以后学生利用信息化设备和网络学习、生活、工作的基本过程。学生适应了这种方式,也就适应了以后基本的信息化生存的方式。
结语
总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也随之展开。为了促进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教育工作者需要做好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优化工作,不断优化初中信息教学内容,并鼓励学生使用多媒体等设备,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高伟东,梁芳.基于网络环境构建初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1):4950.
[2]邵帅.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构建[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6,15(1):2425.
责任编辑:黄大灿 赵潇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