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峰
摘 要 初中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特性,有针对性地去实施自己的教学目的。给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针对学生启发引导出一些新的思维。面对一些基础性差、逻辑思维低的学生,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这些学生要有更大的耐心,面对数学问题时,要给他们加以引导和指点,最大程度地帮助他们问题设计与解决。本文针对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优化问题设计研究。
关键词 数学教学 问题设计 培养思维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属于综合实践性学科,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内容较多。为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提前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相关的知识点,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在设问时,必须要注意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性,由浅入深、层层设问的方式,将整堂课程的知识点逐步呈现出来,以此构建出问题的教学情境。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梳理,从而更好地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笔者长期一线数学教学,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好的问题,进行以下探讨。
1优化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提倡“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教学模式,把问题情境放在首位。要求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实际出发,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必要的逻辑推理,得出数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也启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运用动机原理,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内驱力,学习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引起认知冲突或置身于渴望解决问题的情境中。
2优化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具體策略
(1)进行一系列逻辑性的问题。面对数学教学改革,初中数学教师要根据形势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教学时,在学习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定义,以及基本的判定理念之后,教师可以结合矩形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从矩形的知识点出发,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第一个问题:“平行四边形与矩形之间的关系?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吗?”第二个问题:“平行四边形的一组边长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平行四边形可以是矩形?”第三个问题:“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吗?”第四个问题:“请说出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等之间的联系?”根据这样知识的串联,将这些知识连接起来,以此帮助学生整理相关的知识,以此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2)精细化的问题教学设计。教师需要将教学的内容分成若干个小问题,并保证问题之间的连接性。以此引导学生懂得观察知识、分析知识,并结合知识之间的连贯性,将所有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此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相关的知识。比如,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法”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帮助学生探索相关的知识点。举例说明:小方在一条东西方向的跑道上,先走了20米,然后,又走了30米,能不能够确定小方现在处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与原来的位置距离有多远?第一个问题:如果小方从不同的方向或者同一个方向走,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请用数学表达式进行表达。第二个问题:这些表达式中,可以说明有理数加减法有哪些运算法则?第三个问题:有理数的加减法和一般数字的加减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通过这样精细化的问题教学设计,将教学的难点剖析成简单的知识理论,以此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知识。
(3)问题教学设计需要注意的事项。在教学的过程中,设计问题进行教学时,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必须要保证具有目的性。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保证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保证每一个问题的实际作用。不能随意提问,必须要注意问题之间的串联性。其二,问题与问题之间必须要具有一定的连贯性。问题的教学设计关键在于“串”,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需要由浅入深,上一个问题也是为了下一个问题做铺垫,以此保证问题的阶梯性。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学生能够理解相关的知识。其三,问题之间的尺度必须要掌控到位。每一个问题不能突然过于简单,又突然过于难,要注意控制每一个问题的尺度,以此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内容。其四,初期设计问题时,必须要选择简答的题目作为第一道问题,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回答出来。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影响了课堂的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必须要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有基础的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让学生从基础问题回答开始,逐渐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其五,在每一个问题解答之后,教师必须要及时地进行归纳和总结。由于问题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应当将相关的知识点总结出来,帮助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相关的知识点。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能够静下心去学习、思考和探索。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以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良好的心态去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邹尉俊.优化课堂问题设计,培养学生数学思维[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9(01):8-9.
[3] 李天红.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6):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