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探究式学习的教学实践例谈

2020-05-07 08:01陈洪辉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0年4期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引导科学素养

陈洪辉

[摘要]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2017年版《小学科学课程標准》的基本理念。科学教师要实施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教学中要确定自身在探究活动中的作用,明确学生是探究和学习的主体。探究活动的设计,教师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又要懂得合理整合,对不适合学生探究实际的地方要创造性处理和加工。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忠实倾听者,指导学生充分参与探究活动并享受探究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科学素养;探究;引导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12-0081-02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倡导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实施探究式学习符合课标的要求,科学教师应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推行探究式学习。

一、探究式学习要明确教师作用和学生的地位

小学科学教学实施探究式学习,教师要清楚自己是学生探究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明确学生是探究活动的主体。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活动设计安排好学生的具体分工,提高他们探究活动的质量和学习效率。

例如,三年级上册“怎样加快溶解”一课,教材安排的探究活动共有三个对比实验。这三个实验需要的材料比较多,实验操作也比较繁复。笔者让学生先分组,再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进行合理分工,落实每人的具体任务,如:保管材料、负责倒冷热水、负责研碎冰糖、负责搅拌等。探究活动开始之前,笔者先让学生动脑猜测哪一杯溶解得快。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探究,了解溶解的真实结果。

确立学生的学习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科学探究活动就能更好地展开和实施,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探究式学习要合理利用教材的探究活动设计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科学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做适切性的处理和加工。本校学生使用的粤教粤科版教材虽然处于本地区的取材范围内,教材也比较贴近广东的生活实际。但在使用过程中,教材中设计的探究活动方案和探究材料,有时也会不适合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的可以更完善一些。

例如三年级下册“种子发芽了”一课,教材使用的是透明玻璃杯。学生在进行探究过程中,基于学生生活技能状况,部分学生洒水经验不足,洒的水总是洒多了。由于是玻璃杯,多了的水无法从杯底排出,而倾斜杯子倒水,有时会影响种子的位置,严重的会使杯中物品掉落。

有鉴于此,笔者引导学生弃用玻璃杯改用透明的一次性塑料杯,并且事先在杯底用铁钉刺2至3个直径2mm的孔。有了这几个孔,洒多了的水可以自动排走,而不会长时间滞留在杯底影响种子发芽和生长。

创造性使用教材,也是教师发挥引导者作用的体现,有助于使学生更好地实施探究式学习,更顺畅地开展探究活动。

三、让学生充分参与探究活动,享受探究式学习的乐趣

小学科学探究式学习,只要教师遵循新实施的科学课程标准,落实师生之间的角色定位,学生就能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之中。在探究过程中,教师根据探究活动方案或任务进行引导,让全体学生充分参与并积极思考问题。

例如,三年级下册“热往哪里传”的任务驱动页中提到:彬彬同学把装有热水的杯子放人冷水中,使热水很快变凉了。这样的做法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因此,在完成本课学习之后,笔者设计一个专题探究活动“如何使热汤更快变凉”,让学生运用本课新学知识,结合生活经验亲自体验和解决生活问题,在体验过程中思考和理解课堂所学知识。当然,这个专题探究活动,笔者也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在家中进行探究和体验,允许学生和家长一起实践和探究。笔者欣喜地看到,经过探究之后,学生的脸上挂满成功的喜悦,大家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方法,笔者还额外得到一些预设之外的方法。

科学教师要坚持将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建立在探究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充分地观察、思考、合作、实践、归纳,这样才能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操作潜能和创新意识,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充分体现,他们才能感受科学学习的快乐和享受探究式学习的乐趣。

四、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

科学学科的探究式学习,是以探究活动为基本,交流、研讨为补充的学习方式。笔者认为,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不但是学生探究式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是学生探究过程的忠实护航者。

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如果采用分组合作的,教师必须穿梭其中,了解学生交流了什么、怎样研讨、得出什么结论等,做到认真聆听,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错误及时指正,发现偏离探究主题的,要及时纠正。

例如,二年级下册“纸陀螺”的探究活动“怎样转得更久”,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种不同的探究方式,如纸盘大小不同、纸盘位置高低不同、竹签粗细和锋利程度不同等等,这些方式同时进行就如百花齐放一样。因此,教师要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探究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提出改正建议。同时,由于学生的探究方式、偏差及能力水平等因素影响,他们对探究结论的总结也未必正确和到位。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总结的结论不对的原因,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让学生体会探究活动的真正魅力。

五、引导学生把探究式学习向课外延伸

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课堂上所学的科学知识,可以在生活中再认识和验证。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或学习任务的形式,在课外把课堂所学的科学知识、探究方法继续实践,使知识得到巩固、技能得到发展。

例如,六年级上册“代代相传的特征”一课,因为涉及自己和直系亲属的特征及关联性,如果只在课堂上教学该课内容是不可能把内容说清楚讲明白的。笔者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和身边同学的多种基本外貌特征(如酒窝、单双眼皮、耳垂、发色等),之后让学生课后回家做调查,了解自己的直系亲属的各种外貌特征与自己是否相同。让学生回家延续课堂知识的学习,以实践和调查的方式明晰知识脉络,从而巩固所学知识,这也是探究式学习的魅力所在。

科学课探究式学习向课外延伸,一方面实现教材内容的创造性运用,另一方面让科学探究活动突破教学时空的限制得以充分完成。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以探究活动为主的学科。教师要充分考虑教材中探究活动是否适合本班学生实际,只有适合学生实际的探究活动,才能做好探究式学习,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责编:韦淑红)

猜你喜欢
探究式学习引导科学素养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浅谈化学课外小组活动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
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刍议*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