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走班背景下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归属感?

2020-05-03 14:00王春易
中小学管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选课走班教学班归属感

王春易

摘要选课走班背景下,学校教学没有了行政班,学生按照个性化课表到不同教室上课,对学生归属感的建立提出了挑战。北京市十一学校充分发挥课程多样性和选择性的特点,通过教学班建设、学科教室建设,从多个维度帮助学生建立归属感。

关键词 选课走班;归属感;学科教室;教学班;活动类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0)03-0043-03

归属感是个体与所属群体间的一种内在联系,是自己被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固定的行政班、固定的同学和教室,往往有利于学生建立“我是某某班一员”的意识,归属感相对容易形成。北京市十一学校(以下简称“十一学校”)实施选课走班后,学生根据所选课程走班上课,不同的课程在不同的学科教室,与不同的老师、同学接触。学生由从属于一个行政班变成了属于多个教学班,这种流动的状态会不会让学生缺少归属感呢?

心理学研究表明,归属感的形成与安全感、参与感、相似性三种因素有关。在一个团队中,一个人拥有越强的安全感、参与感和越多的志同道合、关系亲密的伙伴,越容易找到归属感。概括地说,归属感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情感的建立有关。一个人与其他人、与团队,甚至与空间或者地域建立起深厚的情感时,他也就找到了归属感。因此,帮助学生建立归属感,也要围绕学生与伙伴、团队、空间等几个维度的关系下功夫。经过多年探索,十一学校充分发挥课程多样性和选择性的特点,通过教学班建设、学科教室建设,从多个维度帮助学生建立归属感。

一、建设选择性课程,让学生找到有归属感的人群

一个团队越具有共性,越具有凝聚力,就越容易让学生产生归属感。在这方面,十一学校的选择性课程具有独特价值,在帮助学生建立有归属感的“新团队”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1. 分层分类课程,帮助学生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十一学校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实施分层课程,这些分层课程是为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发展方向以及高考选考不同科目的学生准备的。课程分层分类,方便了学生选择课程,让具有共同志趣爱好的同学更容易走到一起,形成新团队。

例如:高中物理有物理Ⅰ、Ⅱ、Ⅲ三个层次的课程。高考不选考物理的学生可以选择物理Ⅰ;而选考物理的学生,又可以根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学习基础,选择物理Ⅱ或物理Ⅲ。这样,在物理Ⅲ的教学班里,就集中了一批特别喜爱物理学并有志于从事物理专业研究的学生,他们更容易结成学习伙伴,进行更加深入的物理研究。在物理Ⅱ的教学班里,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相近,他们之间的合作交流、小组研讨更加充分,彼此之间更容易获得认可。而在物理Ⅰ的教学班里,由于学生高考不選考物理,老师更容易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控制教学难度,让学生获得物理学习的成就感。

分类课程同样有利于学生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例如:体育属于分类课程,学校共开设了包括田径、游泳、篮球、足球、武术、攀岩等34个模块的分类体育。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进行选择。分类课程不仅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共同的爱好、相近的水平也将学生紧紧地连在了一起。课堂上他们可能是分组的对手,课下的运动场上他们又可能是一个团队的队友。由于每个学期课程都要不断地选择,学生在发现自己潜能和特长的同时,也结识了一个又一个志同道合的新伙伴。

2. 综合类课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亲密关系

综合类课程由于其综合性与实践性的课程特点,在帮助学生建构新团队上跨度更大,范围更广,一个课程可能包含从初一到高三六个年级的学生。这类课程的实施也常常需要走出教室,离开校园,到自然博物馆、社区和科研院所来进行。这就为学生的交流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更大的舞台,帮助学生在更大范围内找到新伙伴,结识新朋友。

例如:“戏剧课”就是整合了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门类的综合课程。在一个剧目中不仅有男女角色,也会有年长和年幼角色,所以在选课时,学校打通了年级的界限,进行跨年级选课。这样一个剧组中就会有不同年级的学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的交流范围。同时,为了促进学生更有效地沟通和交流,学校还要求选择戏剧课的学生不仅要承担一个角色,同时还要承担一项剧务,如负责服装、道具、灯光、舞美等。这样的课程设计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商,促进了团队建设,也让学生找到了多个位置,更容易得到同伴的认可。

学校的综合类课程除了包含戏剧课在内的艺术课程外,还有游学课程、高端项目研究课程,以及多种综合活动类课程。这些课程在建设和实施中,都会想尽办法让学生之间建立连接,帮助学生找到有归属感的人群。

在学校层面,有三种活动类课程。第一种是面向全校的大型活动类课程,如“开学典礼”“狂欢节”“红窗汇”等。第二种是校园特色文化日活动类课程,如“感恩日”“道歉日”“同伴关系日”等。第三种是学生社团活动类课程,学校有200多个社团,由学生自发组织,自主建立。虽然每种活动类课程的规模不同,但是都包含明确的课程目标、活动主题、活动内容和评价方式。选择这些课程的学生,不仅是课程的参与者,更是课程的设计者与建设者,他们在一起交流研讨,在历时数周的磨合碰撞中结下深厚的友谊。

在年级和学科层面,活动类课程更是百花齐放,有“百家猫”学生讲堂、各种沙龙分享,以及“讲演比赛”“建模大赛”“实验创新赛”等。这些活动类课程,为学生搭建了发现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也为学生获得更多的认同感、结识新伙伴提供了机会。

二、建设教学班,为学生建立有归属感的“班集体”

选课走班后,学生没有了行政班,但是有很多个教学班。对某一个具体的教学班而言,学生、教师、教室还是固定的,所以教学班就像行政班的姊妹,它可以从“班级”的层面为学生提供归属感。教学班的任课教师就是班主任,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归属感是教师的重要责任。

1. 用文化和价值观凝聚归属感

首先,十一学校的《行动纲要》中关于帮助学生建立归属感、关注学生全面成长、建立良好“学生观”有明确规定,这是全体教师已经形成的文化共识,是十一教师共同的价值追求。例如:“让每个孩子在教学班中找到存在感,建立归属感,取得成就感”“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师生关系的主导方在教师,教师应该主动承担起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责任”“全人教育,学科教育与学科育人并重,全面关注学生的成长”。

其次,每位教师在学校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彰显个人特色,建设更具个性的教学班文化。例如:有的教室门上贴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引导学生深耕学问,交往有真学识的人。有的教室倡导“关注结果,更要重视过程”,引导学生脚踏实地,重视过程的积累。有的教室贴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引导学生要有责任担当,认真履行“卫生天使”的职责。更多的教师则会从良好习惯和做人准则出发,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由于公约是学生全员参与、民主协商形成的,所以每一位学生都会通过班级公约约束自我,从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2. 用尊重和平等汇集归属感

伴随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的个别化需求,在学习方式上也更加尊重学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性,让教学班里的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学习起点和目标,用尊重和平等汇集归属感。

当学生的学习过程展开,教师就会发现学生更多的差异和特质。首先,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教师为其提供的学习资源就不能整齐划一,而是需要为学生准备有一定梯度的学习资源,如不同难度的试题、不同层级的阅读文本等,体现出差异性。其次,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路径不同,教师就需要针对听觉型、视觉型、动觉型等不同学习类型的学生,提供不同种类的资源,如文本资源、实验资源、音视频资源等。再次,不同学生在不同方面各有特色,有的学生喜欢阅读,有的學生爱做笔记,有的学生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善于倾听,有的学生思维缜密,有的学生合作意识强,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等等。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不断地发现学生,另一方面需要不断为不同的学生搭建平台,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使他们获得成就感。同时,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分享、展示、交流、合作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和学习团队,建立归属感。

三、建设学科教室,为学生营造有归属感的学习空间

选课走班后,学生拥有了自己的个性化课表,到学科教室去上课。建设好学科教室,为学生提供更专业、更丰富、更舒适的学习空间,既能助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建立归属感。

1. 打造学科魅力,让学生不请自来

教室是学生在校园里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哪间教室能留得住学生,哪间教室也就更能发挥教育功能。因此,教师要努力打造有学科特色的、实现学科育人功能的教室,让教室不仅成为学科的领地,还是学生探究的乐园、精神的家园。例如:在十一学校,语文教室营造了“最适合阅读的地方”,通过布置书画、书架、诗词墙,让古雅书香之风扑面而来。生物教室里的花草、小动物,学生做的果酒、泡菜等,让学生和这里的花草鱼蛙一起呼吸、一起成长。政治学科的“思辨墙”、英语学科的“TED·十一”讲演台为学生搭建了思考和表达的空间。地理学科建设了“数字星空教室”,以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技术学科的教师更是将服装设计教室、机器人教室、汽车设计教室打造得更加专业化,有特色。

总之,教室有了浓厚的学科氛围和教师的专业特色,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他们就会愿意“泡”在这样的教室里愉快地学习和生活,归属感也就自然而自然地产生了。

2. 丰富学习资源,让学生沉浸其中

在十一学校,教师用丰富的学习资源充实自己的学科教室,把资源放在离学生最近的地方,让各种学习资源“看得见”“摸得着”,以帮助学生随时随地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学科教室里配备了各个版本的教材、为学生编写的学习读本、与学科紧密相关的图书资料、教师讲义、联网的电脑、打印机等。学生进入学科教室后,就像进入一个专业的阅览室,可以通过阅读各类与本学科相关的文献资料、图书、杂志展开学习。像物理、化学、生物这样的实验学科,学科教室内不仅有大量图书、文献资料,还有大量模型、标本、仪器、挂图等实验设备,如生物教室里通常有显微镜、恒温培养箱、加热水浴锅、DNA扩增仪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随时进行实验,展开探究。

丰富的学习资源往往让学生进到教室后流连忘返,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学科教室有了专业上的认同,更愿意沉浸其中,学习更加投入和深入。

3. 记录成长足迹,让学生充满依恋

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是学生思维发展、个性张扬的地方。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精心保存下来,将其作为教育资源再次反哺学生,使学科教室内始终留有学生学习生活的痕迹,让学生“看得见自己的成长足迹”。

在十一学校的学科教室,学生的习题集、作文、课堂笔记、读书反思、书画、制作的模型和工艺制品等,都被放到教室的墙上、窗台上,甚至房顶、地面上进行展示。学生的作业、作品让学科教室弥漫着成长的味道,让学生品尝学习中的收获、体验成功的喜悦,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另外,学科教室还开发出一些用来增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区域,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比如:有的学科教室开辟有“每日一题”“互助答疑区”“读书角”等,这些区域人人可参与,人人可展示,成为学生思考和交流的领地。此外,学科教室里还摆放着一些学生学习生活的照片、值得回忆的图片,记录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与勉励,记录着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精彩过程和难忘瞬间。

当教室里有了学生校园生活的青春记忆,有了可见的学习过程和阶段性学习成果时,这间教室就更容易让学生找到情感上的归宿,他们就会对这间教室充满无法割舍的依恋。

总之,归属感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很重要。从选课走班的实践来看,学生所属群体、所占空间呈现多样性的特点,归属感的来源也随之更加丰富。归属感的建立也从过去“我要在这个集体中找到我的位置”,扩展为“我可以创建一个团队来证明我的存在”“我可以选择一间我喜欢的教室来学习”“我可以和其他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来完成任务”。这些途径对学生建立自我意识、认识自我也有很大帮助。

(编辑 崔若峰)

猜你喜欢
选课走班教学班归属感
雅韵·智慧·健康
学校教育中归属感培养的思考
归属感:班级建设的纽带
澳大利亚教育研究理事会发布学生归属感报告
普通高中教学班与行政班管理的分析
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选课走班教学思考
选课走班形势下的分层化学课程建设实践研究
围坐在圆桌旁开会,气氛更和谐?
“分层-分类”选课走班复习策略设计
加强教学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