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琛 孙永宏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无锡 214002)
当今社会乳腺癌的发病率极高,作为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且患者越来越年轻化,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肿瘤体积在3 cm3以内,病灶还未出现转移,且乳腺非人体重要的脏器,Ⅰ期及Ⅱ期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治愈率可达90%以上,是目前为数不多可治愈的癌症。手术是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措施,手术的方式较多,改良根治术自20 世纪70 年代开始在临床得到应用,其通过切除乳房并清扫腋窝淋巴结,使得患者的病灶得以切除,可保留患者术后活动功能,是乳腺癌治疗的基石,已成为乳腺癌外科治疗的标准术式,在我国使用范围广泛[2]。随着临床对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的深度了解,使得乳腺癌的治疗模式发生改变,也使人们意识到局部治疗应与全身治疗并重,而保乳术的疗效也渐渐得到科学证实,其切口小、术后恢复更快,对于符合适应证、对乳房外观有要求的女性,可成为取代改良根治术的一种新的手术方式[3],然而该种手术方式的应用在我国基层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其疗效还存在较大争议。基于此,本研究对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1]
选取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 年5 月至2017 年5月收治的160 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改良组与保乳组,各80 例。改良组年龄35 ~70 岁,平均年龄(48.22±5.58)岁;病程9 ~12 个月,平均病程(10.45±1.23)个月;TNM 分期:Ⅰ期54 例、Ⅱ期26 例;位置:左侧43 例,右侧37 例;病理类型:导管癌62 例,小叶癌15 例,其他3 例。保乳组年龄36 ~68 岁,平均年龄(47.89±5.50)岁;病程6 ~11 个月,平均病程(8.38±1.25)个月;TNM 分期:Ⅰ期56 例、Ⅱ期24 例;位置:左侧45 例,右侧35 例;病理类型:导管癌64 例,小叶癌14 例,其他2 例。患者年龄、病程、TNM 分期、病灶位置及病理类型经过全面对比分析后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均符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制订的《中国晚期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8 年版)》中乳腺癌诊断标准[4]。纳入标准:①经过影像学、病理学诊断为乳腺癌;②肿瘤体积在3 cm3以内,周围型肿块,远离乳头,距离其3 cm 以上;③TNM 分期为Ⅰ期或Ⅱ期;④符合手术指征,配合研究,表达能力正常。排除标准:①存在远处转移病灶;②双侧乳腺癌;③复发或接受放化疗治疗的患者;④存在手术禁忌证,或配合度不高,不接受随访的患者。本研究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下实施,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改良组:实施改良根治术,确定手术范围,行横向或纵向梭形切口,以病灶为中心,将距离病灶边缘3 cm 的皮肤切除,采用电刀将皮瓣充分游离,将乳腺腺体全部切除,保留患者的大小胸肌,清扫腋窝淋巴结,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对切口进行负压引流,随后包扎切口,术后3 ~5 d拔除引流管。
保乳组:采用保乳术治疗,通过影像学诊断技术评估肿瘤大小及位置,以乳头为中心,行放射状梭形切口,如病灶靠近上缘,行弧形切口,切除肿瘤边缘2 cm 的范围,将切除的病灶行病理检查,如结果为阳性,继续扩大切除范围,直至检查结果显示为阴性;清扫腋窝淋巴结,采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对切口进行负压引流,随后包扎切口,术后3 ~5 d 拔除引流管。
①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如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②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 年及3 年复发率、转移率、死亡率。③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出血、上肢感觉障碍及皮下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
采用SPSS20.0 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保乳组患者手术用时短于改良组,住院时间短于改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改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的比较(±s)
术中出血量(mL)改良组(n=80) 163.45±18.32 16.98±2.14 186.15±22.34保乳组(n=80) 124.89±22.24 10.24±2.26 90.41±23.37 t 11.970 19.369 26.487 P<0.05 <0.05 <0.05组别 手术用时(min) 住院时间(d)
保乳组与改良组患者术后1 年及3 年复发率、转移率及死亡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1 年及3 年复发率、转移率及死亡率比较[例(%)]
保乳组患者并发症率为7.50%,显著低于改良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极高,是世界平均发病率的2 倍,随着女性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及两癌筛查力度的加大,乳腺癌可被较早发现,使得患者能够抓住治疗的最佳时机。手术是此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传统意义上的手术是将乳房切除,虽然病灶可消除,但会造成女性重要的乳房组织缺失,影响身体美观及完整性,患者需要承受较大的心理痛苦,术后会出现各种负面情绪,使其出现自卑及消极心理,影响其社交活动,甚至使得夫妻生活质量下降[5]。因此,临床针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在提升其生存期的同时,还提倡保留乳房的完整性,从而选择更优的手术方式。
由于乳房属于身体的重要器官组织,一旦癌细胞脱落,向远处转移,会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6]。保乳术是目前兴起的一种新型术式,不仅操作简单,创口小、恢复快,还能满足患者的乳房美观要求,正逐渐应用于早期乳腺癌的治疗中[7-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保乳组手术用时短于改良组,住院时间短于改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改良组,与余中国等[10]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这与改良根治术的操作有关,其对患者皮瓣进行游离,显露肌肉组织,并切除大部分乳房组织,会对患者造成较大伤害,而保乳术则缩小了乳房的切除面积,减少了切除皮瓣及肌肉组织的操作,手术用时更短,出血量更少,患者恢复更快。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1 年及3 年复发率、转移率及死亡率对比无明显差异,可见保乳术及改良根治术的近远期疗效相近。另外,保乳组并发症率为7.50%,显著低于改良组的25.00%,与邓林[11]的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改良根治术切除的病灶面积大,对患者的损伤大,术后出现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的概率高,而保乳术切除面积小,可将对患者的损伤降至最低,因此术后并发症少。
综上所述,针对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保乳术及改良根治术治疗的术后近远期复发率、转移率及死亡率相当,但前者手术耗时短、手术出血量少、患者恢复更快,且其满足患者对乳房美观的要求,可保留乳房的完整性,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