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波宇 向黎 杨思玉
摘 要:如何提升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协同日常思政教育更好地发挥其育人功能,是当下思政理论课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青年大学生面临着与传统社会不一样的时代条件。文章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互联网环境下青年大学生思想与行为需求及特征,分析了新形势下思政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育人所面临的新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构建良性互动模式,增强思政教育生动性与时代感,以满足互联网环境下学生成长发展的期待。
关键词:互联网;青年大学生;协同育人
社会在发展,人们的生存条件、生活环境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也让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独特的时代烙印与特征。在当今信息时代,互联网的普及和深入是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特征形成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做好他们的思政工作,需要思政教育者根据大学生思想成长的特殊环境与发展特点,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研究与实践,抓住互联网环境下青年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的发展规律,了解他们当下的想法与现实诉求。只有这样,才能更高效更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引导。
2012年《高等教育专题规划》指出:“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加强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发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党团组织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排忧解难。”主渠道与主阵地是高校思政工作中相辅相成、互推互促、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部分。两者有不同的侧重点,其作用发挥的场地与作用发挥的效力也各不相同。如何在新形势与新环境下促进两者更有效地协同育人,形成两者的良性互动,是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工作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思想与行为需求及特征
网络作为有别于传统媒介的新型社会文化传播介质,以“嵌入式”的状态融入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生活之中。在科技发达、信息爆炸的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网络与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形成与发展具有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研究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思想与行为需求及特征是构建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良性互动模式的基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现代行为科学理论中十分重要的理论之一,对研究人们的需求动力以及行为动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青年大学生思想与行为需求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特征。
生理需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生理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是人类得以生存、种族得以延续的基础动力。值得注意的是,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的渗透让人们投入它的怀抱中,舍不得离开,也不能离开。特别是作为“网络原住民”的95后大学生从小生活在互联网环境中,更是对其有着密不可分的感情。随时随地的网络在线似乎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条件。这是互联网之于当代青年大学生不可小觑的强大力量,也是思政工作者不可忽视的重要特点,如何引导和利用这一特点便是我们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安全需求。在滿足生理需求的前提下,安全需求是个体对自身免受身体、财产等威胁,获得安全感的需求。互联网环境下的安全需求从现实空间延伸到了虚拟空间,从对现实空间中的社会秩序、法律、教育等保障体制的安全要求发展成了对网络空间规范秩序、信息与隐私安全等的需求。当下,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网络信息泄露等无一不威胁着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安全,给他们提供一个绿色、干净、安全的互联网空间是新形势下满足他们安全需求的基本保障条件。
社交需求。社交需求是指个体对亲情、友情、爱情等关系的需求,也被称为归属与爱的需要。它体现了个体对社会关系的需求,期待被他人或团体接纳、关注、支持、爱护等。互联网环境下,当代大学生有着与传统社会不一样、更方便快捷的社会关系建立渠道,互联网社交软件、知识问答区等都可以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建立社会关系,他们也会因兴趣相投组成网络“文化群落”。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快速建立起来的关系由于纽带的不稳固有着“易碎”的特性,来得快也去得快,因此满足不了大学生对稳定又持续的社会关系的需求。如果长时间沉迷于虚拟世界,而忽视了现实社会人际关系的建立,容易造成认知偏差,与现实脱轨。
尊重需求。尊重需求是较高层次的需求,是对自尊和获得他人尊重的需求。网络世界中,大学生们通过对网络符号(如网络语言、各大问答区中的点击量、点赞量等)的生产和运用来获取身份认同感,化解身份焦虑。同时,“也就获得了话语权和文化再生产的权力,进而定位、稳定了身份地位”也在相应的“文化群落”(如COSPLAY文化群落、电竞文化群落等)中获得了他人的肯定与支持。可见,这已成为互联网环境下,当代青年大学生获取社会地位,得到自我、他人及社会认可的一种重要途径。
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是个体渴望实现自我价值,发挥自我潜能的需求。大学生在互联网世界中得到尊重需求后,便可以通过自我努力、发挥创造力来进行软件开发、互联网文化符号的持续生产与更新,以及通过提升在某“文化群落”的能力等方式逐渐实现自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们通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思想与行为需求的简单分析可以看出,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在思想与行为上更具主动性、创造性,也更加注重对话语权的掌握,对获取尊重与肯定,以及稳定的地位有更加强烈的要求,同时他们也表现出期待通过自我价值的实现对他人产生影响。
二、互联网环境下思政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育人良性互动模式的建构
思政教育主渠道是通过课堂授课的方式将思政相关理论知识传授给大学生,思政教育主阵地则是注重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实践引导。“虽然途径不同,但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它们都致力于提升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与全面发展。”互联网环境下两者良性互动模式的建构有利于提升新形势下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与生动性,增强思政教育的亲和力与感染力。
首先,从单向信息传递转向双向互动信息共享平台搭建。与传统社会相比,互联网环境下的当代大学生有着更加便捷的话语表达平台,在观点阐释、意见生成和社会问题讨论等方面有着更高的参与性与主动性。他们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生产者。因此,传统形式上的教师知识单向传达已经不利于他们对信息的接受,现在,“翻转课堂”“慕课”等网络新课堂的出现让原本形式单一的理论课有了更多的可能性,线上线下、课堂上与课堂下相结合的形式让单调的理论更具吸引力,双向互动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更加有利于大学生对知识的接受。
其次,从对学生信息数据收集的简单聚合转向大数据智能分区。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为思政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互联网大数据不仅可以更真实地了解受教育主体思想与行为的客观情况,还能透过大数据充实教育评价体系,构建更加完善的思政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育人反馈机制,“实现思政教育的物联化、数字化、智能化。全员协同的育人机制,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思政的育人模式”。
再次,从共性教育转向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互联网中的“文化群落”现象是青年大学生为了满足社交需求根据自身兴趣有方向性地形成的,他们在各自的“文化群落”中相互交流、产生共鸣、更新认知,这种因兴趣而产生的“共鸣性”信息快速地被大学生接收并内化。而传统思政课堂的全员共性化教育模式显然已不能满足当代青年大学生对信息吸收的方式要求。因此,遵循大数据思维,利用互联网上的“文化群落”现象,在混杂的互动数据中得到对学生的精准定位。在抓住学生共性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达到知识接受的持续共振。
最后,从“教育者引导”转向“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相互影响+自我教育”。 互联网打破了“主—客”的简单模式,每个个体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生产者,个体之间不是单向的信息传递,而是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因此,互联网環境下思政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育人需利用网络的力量,发挥教育者相互教育的能力,让学生榜样以学生的话语体系影响他人,增强思政教育的亲和力,最终帮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实现个体的自我价值。当然在受教育者相互影响和自我教育的过程中离不开教育者的引导,无论是在以理论传授为主的思政理论课堂上,还是日常思政教育中,思政教育者都应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平等交流,相互尊重,在给予学生充分话语表达空间的同时,做好方向把控和观点引导,提升学生自我尊重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另外,思政教育主阵地与主渠道的协同育人还需通过队伍保障、平台搭建、驱动及反馈机制构建等保障学生,在增强学生信息资源所有权意识的同时,以更贴近大学生信息接受路径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对其进行思想引领,实现网络道德保障。
三、结语
如何提升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协同日常思政更好地发挥其育人功能,是当下思政理论课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在互联网时代,青年大学生面临着与传统社会不一样的时代条件,作为社会历史范畴的思政教育,要紧随时代,把握其社会性与时代性。根据新环境下青年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特征与发展规律以及对不同需求层次的现实诉求,利用思政教育主阵地与主渠道的优势互补,共存互促,构建良性互动模式,并在互联网思维下解决局部关键性问题,带动教育全局的优化,进而实现两者从简单的“相加”到“相融”,确保立德树人工作的整合性、连续性、稳定性和同一性。
参考文献:
[1]冯 刚.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理论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1):18-23.
[2]龙波宇.基于对网络符号的文化分析透视青年大学生身份焦虑[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9):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