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产教融合模式下,院校与企业应当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深入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此外,还必须要发挥教师在校企产教融合工作中的关键作用,应重视院校师资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使其更适应于产教融合模式需求,更有有利于新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需求。
关键词:产教融合;师资队伍;校企合作
在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视阈下,院校与企业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人才培养的引导者和管理者,双方互利共赢,为人才培养而深入合作,实现新时代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而教师是院校教学、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执行人和贯彻着,在院校教育中同样具有重大作用,即便是在的产教融合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也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以产教融合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要重视教师作用的发挥,重视院校教师队伍的培养,以高素质教师队伍为产教融合奠定坚实基础,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
一、产教融合与师资队伍建设
产教融合是指院校根据专业目标和需求将教学活动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协同合作、互惠互利、共同促进,形成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实现院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科技服务的功能目标,同时促进产业转型发展。产教融合模式下,教师将理论基础知识与实践生产活动相结合、将教学活动与生产技术相结合,不断能够有效培养和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和素养,还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有利于院校打造高素质的教师人才队伍。
当前,大多高职院校在任教师都是高校毕业生及退休教师,另有一部分是企业中转型而来的“前辈”“经验者”,这些教师有的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经验,但是却相对缺乏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对于专业所涉及的实际操作、技能应用不熟悉、不了,难以对学生形成有效的实践引导;有些教师由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但是专业知识学习欠缺、理论知识体系不系统、不全面,专业知识教学不擅长、不情深,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些问题在当前高职院校教学中普遍存在且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要求院校必须要认识到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必须要科学构建和完善校企产教实习基地,以为院校教师能力培养和素质发展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取的产教融合方式是短期企业锻炼与培训,其为教师能力和素质发展提供了一些机会。教师应积极投入企业实践,利用产教融合契机不断发展积累经验,提升实际操作能力,了解和把控行业动态,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使经验成果惠及广大学子。
二、产教融合模式下师资队伍建设路径分析
(一)加强政策落实,提高教师对产教融合的正确认识
新时代,产教融合的进一步深入是社会发展、产业转型、院校教学改革所期望的,贯彻落实产教融合理念与工作都是当前乃至未来高职院校教学工作开展的重点,都是院校和教师必须要为之努力和付出的。但是,实际情况上,我们不难发现部分院校、教师乃至企业都对产教融合存在错误、片面的认识。部分院校管理者出于院校發展稳定、人力资源与资金资源投入有限的考虑,并不愿意完全落实和努力实现产教融合校企的深入合作,此外,受到传统思维、传统教办学理念影响,部分院校管理者认为产教融合中教师培养成果难以惠及院校自身,而可能会流入企业行业,或流向其他院校,因此也不会加大资金、人力投入去努力培养教师人才队伍,使院校产教融合工作无法有效展开,以产教融合为重点的相关教育教学改革也无法彻底、广泛推行,无法充分发挥产教融合功能和作用,教师也无法从中得到发展。对此,政府和院校必须要明确相关政策支持,在评审政策上要重点体现,让管理者有深刻的认知,同时通过政策留人、待遇留人,使得教师愿意参与改革,敢于跨出去、又愿意留下。
(二)构建共培互聘师资队伍建设机制
产教融合院校教学模式下,应当充分利用校企双方的资源优势,构建共培互聘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以使院校教师能够得到立体型、层次化、多方面的培养和提升。对此,院校与企业之间应当制定结对培养工作机制,鼓励教师参加师资培训、技能培训、知识技能比赛及,并开展、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聘请企业家、企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对院校学生的专业学习进行项目教学与指导,企业对在企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的学生进行指导与管理;鼓励青年教师访问、攻读硕博、出国深造,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步提升理论与实践知识,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团队。
(三)实施导师制培养,提升职业综合能力
对院校青年教师实施导师制培养,即由院校名师、企业大师对青年教学能力与素质培养提供指导,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岗位实践、创新创业能力。其中,老资历教师传、帮、带,引导和贯彻实施青年教师综合能力提升技术,鼓励教师出国深造、放学或入企挂职锻炼,培养和提升岗位实践和职业素养。外次,对教师进行信息化技能培养,培养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使其能够在日常教学中熟练掌握和应用现代化技术,提升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四)教师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和专业学习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必须要对自身、企业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有明确认知。教师应深入企业展开调研和学习工作,以搭建产教融合背景下院校与企业、教师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对接。对此,院校应组织教师深入到企业中展开学习和调研,以丰富理论知识,提升实践技能,并为教师在企业中的工作和学习中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在保障教师在企业工作与学习的正常开展的基础上,院校还应对教师成果进行相应的考核和奖惩。
一般来说,教师在企业中的调研与学习的内容主要为,深入接触企业技术与管理认为,正确分析和了解企业的人才期望和需求,以科学制定专业教学课程与人才培养方案,有效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找到校企合作的突破点和有利途径。在结束阶段性的入企实践后,教师应将自身所得学习成果和实践经验反馈到课堂教学中,以为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提供更大帮助。
(五)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提升教师专业技能
在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下,师资队伍的建设必须要成立专业的指导委员实施指导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中英包含行业精英、行业专家,使其为院校提供技术、实践指导,帮助明确和改进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并为院校提供利于学习实践的先进技术与管理模式。此外,专业委员会应陶青企业专家与院校优秀教师进行学习研讨,邀请企业人才做演讲和培训,使其为院校教师提供实用性、针对性强的企业咨询,以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
(六)加强企业文化灌输与培养
企业文化体现企业价值观,体现企业的经营发展理念,是企业的内核精神,是员工活动的目标、价值标准语行为规范,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教师应通过深入企业实践,了解企业人才期望与需求,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实际情况与院校人才培养之间的差异,正确认知院校人才与企业、社会需求之间的联系。院校与企业合作,双方沟通并指定专门技术、管理人才进入院校担当客座教师进行专题讲座,使教师及时掌握、了解企业实际、行业动态,正确认识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价值观,对企业文化形成有效认识,从事实现院校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基于此转变和完善教学实践活动,从而实现院校教育、学生发展、企业用人的三方目标的有效实现。
(七)加强网络课程建设,深入开发教材及教学资源库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院校可利用网络开展教学。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微课、信息化课程开展教学,院校应当进一步提高院校网络教学能力,完善网络课程体系,为教师教学提供广阔的途径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进一步培养而锻炼,以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通过网络课程建设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學习机会,紧抓线上、线下两个课堂,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此外,教师应当利用产教融合模式搭建的合作平台,加强与企业沟通与合作,深入企业采集真实教学案例,设计开发更具实用性、实践性的符合行业实际、专业需求、行业规范的专业教学教材,丰富教学资源库,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三、总结
产教融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应当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构建高素质、高水平师资队伍,使其适应于校企合作工作需要,适应于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对此,可以通过构建共培互聘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实施导师制培养、教师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和专业学习、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加强企业文化灌输与培养、加强网络课程建设等几大途径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把握好新时代产教融合模式下师资队伍建设新方向,切实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以为人才培养、企业用人提供强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张坤哲.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高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究[J].科技风,2019(31).
[2]洪柳华.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05).
[3]林培亮.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美术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09).
基金项目:2018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湖南先进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政产学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8C1339)
作者简介:伍俊晖(1983-),男,湖南永州人,硕士,讲师,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对外合作交流处处长,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发展及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