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绍辉
摘要:运算能力的培养是目前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同时也是提升教学质量,开发学生思维的关键。为此,教师需要加强对运算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并不断探索可以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运算能力;培养;
运算能力的提高可以有效完善教学质量,所以高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措施,不断的加强学生的运算能力。下文通过对运算能力组成的分析,试图找出加强运算能力的措施,进而为高中数学教学效果的强化提供帮助。
1数学运算能力的组成
1.1题目信息的挖掘
该种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进行数学答题时,可以明确的掌握题目给出的既定条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的进行深层含义的挖掘,找出条件之间存在的关系,从而快速找出解题方法。
1.2运算方式的选择以及能力的应用
数学运算就是利用一些公式或者法则实施的计算作业。在计算同样的算式时,虽然学生之间的想法不同,计算方式也存在一定差异,但是最终的计算结果确是相同的,不过为了保证计算的准确性,需要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快速且准确的完成题目的解答。
2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高中可以说是教育的重要阶段。而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进而满足我国目前发展的需求。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教师在课堂上仍为主导地位,学生处在被动的学习之中,这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充分的发挥,影响了教学效果。再加上我国目前发展过程中,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如果不能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严重降低教学水平,阻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而且这也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3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算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3.1重點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兴趣
数学运算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要想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教师合理的进行教学内容的设定,利用不同的运算方式,提升学生参与的热情,使其了解运算的意义和实际目的,不断的提高学生运算的能力。
另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用数学家的例子或者一些趣味故事来活跃课堂气氛,增大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不断丰富训练模式,加强课堂教学的有趣性和生动性。例如,利用多媒体工具,增加预算练习的次数,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转变学生的想法,使其喜欢上数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进而增加学生的探索和研究数学知识的欲望,培养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其运算能力。
3.2从概念入手使学生掌握运算性质和公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运算不准确主要是由于学生对基本概念的认知不明确,且对公式的掌握和运用不透彻、不熟练。为此,在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对数学中的概念、公式、定理以及定义等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可以熟练的掌握这些基础内容。并在运算过程中,教师还要及时的解决学生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可提出合理的建议,让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在一起,不段的加强运算的准确性。
3.3利用算法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主要是对算理的理解,并在问题条件的基础上,合理的进行运算途径的设计。在这一过程中,算法和算率是最基础的内容,若学生对此不能完全掌握,就会影响其运算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需要以算法为基础,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算理和算率。
此外,数学运算具有层次性和程序性这两个特证,这使得学生在运算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基本功的练习质量,还要按照相应的规律进行习题的解答,以此增强运算的准确性,加快运算的效率。也只有不断的完善学生对算理的掌握能力,才能更好的选择运算方式,保证运算的准确性,提高运算能力。
3.4通过运算基础的熟练掌握强化运算的合理性
除上述几点外,运算还要求学生拥有做题的准确性和迅速性,运用合理的运算方式不仅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还可以有效的降低计算错误,简化运算步骤。故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运算方式,就需提高运算训练的效率,完善学生对基本功的掌握水平。另外,教师还可不断的融入现代的教学思想,通过对学生实行容易混淆习题的解答训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运算方法。此外,还需不断的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使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问题的解答。
4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科学的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而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让学生可以有效的掌握数学运算能力,并不断增加学生创新意识,最终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韩兆凤.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组成及培养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7(2)
[2]宋丽娜.高中数学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数学大世界旬刊,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