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2020-04-05 18:50郭井生李静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单元教学

郭井生 李静

关键词 价值主线,单元教学,重点内容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05-0003-08

2019年9月,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在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海南、辽宁六省市开始使用,其他省市在未来几年也将陆续使用。统编教材有许多新的变化,如培养理念新了,以涵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编写体例变了,回归到大时序下的通史体例;内容相对多了,一年的时间要完成《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的教学。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首先完成教学任务,进而提升教学设计站位,基于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教学,成为广大一线教师特别关注的问题。笔者结合近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供大家探讨。

一、寻找新的价值主线

2013年开启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时代大背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步进入新时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举行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教育改革,加快补齐教育短板,教育事业中国特色更加鲜明。坚持立德树人为核心,树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中国特色,这两点应该是我们把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原则,是我们深入理解课标、教材和实施教学的目标导向。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严格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原则,承担培养符合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根本任务。所以与之前教材相比,《中外历史纲要》渗透着新的价值主线,比如之前的必修一政治分册要求学生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着眼于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现在《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叙述了从原始社会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形成了三条价值主线,古代史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近代史是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人民寻找救国救民道路的历程;现代史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叙述了从古代文明的产生到当今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历程,从古代到当代也形成了三条价值主线,古代中世纪讲文明的多元面貌及不同文明间的早期联系。近代史讲全球文明联结成一个整体,欧洲在从中世纪向近代转型的过程中,率先完成思想革新,建立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出现两次工业革命,建立近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不公平,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极不合理的状态。资本主义制度也并不完美,于是出现了马克思主义。之后,工人运动和殖民地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和解放的斗争成为贯穿近现代史的一条主线。现当代史讲两次世界大战、冷战带来的国际格局的演变,国际格局的演变是主线,但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社会主义国家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也蕴含在其中。与传统世界史教材不讲中国不同,《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在重点讲世界历史的同时,将中国历史置于每个阶段当中,更好地凸显出世界文明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华文明对世界历史的贡献。

明确新的价值主线有什么好处呢?它是我们进行教学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历史学科家国情怀这一核心素养的聚焦点;同时是我们把握单元教学主线和每节课教学重点的重要依据。以中国古代史為例,传统模块教学在政治上要求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要求梳理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概括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所以在之前的政治史模块教学中,我们会抓住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中央集权制、汉朝中外朝制、明朝内阁制、清朝军机处等内容来重点分析。但现在《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古代史部分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主线,因此第一单元的主线是讲中华文明从产生到早期国家,再由早期国家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要求探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所以国家发展、民族交融成为单元教学主线。再比如明清作为古代史的最后一单元,其教学的首要立意是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至于传统教学中的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等相关内容,可以将其与同一时期的西方政治转型相对比看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但与统一多民族国家这条贯通古代史的价值主线相比,则处于较为次要的地位。

二、树立单元教学观念

国内很多专家对单元教学已经提出了一些前瞻性的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认为,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提升教学设计的站位,即从关注单一的知识点、课时转变为大单元设计。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学科知识点的碎片化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教学设计与素养目标的有效对接。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强调要设计单元学习主题,立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以大概念的方式组织“学习”单元,在学科逻辑中体现较为丰富、立体的活动性和开放性。首都师范大学叶小兵教授主张,在统编高中历史新教材的教学中实施“大单元+大概念”的主题学习模式,根据大概念构建学习内容体系,使得学习内容围绕着一个主轴展开。

结合专家的理论和笔者的教学实践,下面再以第一单元为例,来看如何树立单元教学观念。第一单元包括4课,分别是: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从这4课的标题中可以看出,第一单元呈现了中国从早期国家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第1课重点讲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第2课是一个过渡,第3课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第4课则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由此可以提炼出本单元的两条主线,一是早期国家发展到统一国家,由此衍生出来的问题有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它与秦汉统一国家的区别;二是以华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融合,即中华民族的初始形成过程,由此衍生出来的问题有华夏族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推动民族交融的因素,西周分封宗法制、春秋战国的变革、秦汉的统一对民族交融有何意义等。用示意图可以表示如下:

有了这样的单元整体思考,再去看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能更好地抓住教学重点,从而服务于整体单元主线。

三、抓住关键核心内容

统编教材的编写体例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原来模块专题回归到大时序下的通史体例。如原来的必修一、二、三分别讲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历程,分三个学期讲完。现在的《中外历史纲要》则按通史体例将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整合在一起,两个学期讲完。由此带来的结果是教学内容相对多了,但课时却少了。比如第一单元第1课时间跨度非常大,从原始社会到夏商西周,内容丰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均有涉及。这一课的知识点有多少呢?有老师在区教研给全体教师培训时列举了如下的结构: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

①旧石器时代

②元谋人和北京人

2.新石器时代的文明进步

①新石器时代

②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③河姆渡文化

④龙山文化

⑤红山文化

⑥良渚文化

⑦“满天星斗”和“多元一体”

3.原始时代的社会发展

①原始社会的历史分期

②向阶级社会过渡

二、从部落到国家

1.三皇五帝的传说

①古史传说与文化遗存的关系

②炎黄部落联盟

③“禅让制”

④“万邦”时代

2.夏朝的建立及其统治

①夏朝的建立

②国家机构的设置

③聚族而居和间接统治

④二里头遗址

三、商和西周

1.商朝

①都城的迁移和盘庚迁殷

②青铜器和甲骨文

③国家机构和内外服制

2.西周

①分封制和宗法制

②“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

3.商和西周的经济

①农业生产工具

②土地制度

③青铜铸造业和丝织业

统计一下会发现,本节课一共包含27个三级标题,所以如果将这些知识放在一节课中讲,是无论如何也讲不完的。因此,依据单元主线,抓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完成教学任务的突破口。可是,这么多的知识点,哪些是关键核心内容呢?这就要参考课标及课标解读了。

第1课的课标要求如下:

1.1早期中华文明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从课标要求中能抓住3个关键词,即文明起源、国家产生及早期国家的特征。再看课标解读,有如下叙述:本专题有两个学习要点,一是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特点,二是了解中国早期国家特征。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特点,要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来认识。中国早期国家特征是指夏、商、周三个王朝的统治特征(周朝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放在西周表述),了解中国早期国家特征是本专题学习的重点。早期国家与秦朝之后的大一统国家相比,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共同点主要在于都是世袭王朝,具有职官、军队等国家机器;不同点主要在于以部族联合或分封制为基础,集权程度不高,管理比较松散。不同点是理解早期国家“特征”的关键。①具体到教学实施途径,解读中还提供了一条重要策略,即使用甲骨文、青铜铭文及文献记载等不同材料,知道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在历史研究中的不同作用。最后指出,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相结合,是了解上古历史的基本途径。②这一策略可以很好地向学生渗透史料实证这一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知道史料的多种类型,如考古挖掘出来的是实物史料,古代传说可以视为口述史料,《史记》等是文献史料,并在多种史料的互证中习得二重证据法等史学方法。

通过课标要求及解读,可以很好地确立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一是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特点;二是通过西周的政治制度认识早期国家的特征;三是通过西周分封、礼乐等制度认识西周对中华民族形成的作用。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不断融聚既是本单元的主线,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单元的主线一定会在每节课的教材叙述中呈现,把它们找到,罗列出来,即为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内容。如第1课的教材叙述中,针对中华文明的起源,教材第一子目“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有这样的叙述:

目前,中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且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

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等考古发现表明,这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他们通过战争不断争夺财富和权力,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在教材第二子目“从部落到国家”的首段有这样的叙述:

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也比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这里有一個新的学术观点,即新的学术研究将国家的形成作为文明形成的标志,改变了过去将文字、金属和国家三者作为文明形成标志的观点。明确国家的形成是文明诞生的标志,对于理解中华文明起源从万邦古国到夏商周王朝的形成这样一种多元一体的特征就容易多了。

针对夏、商、西周早期国家的特征,教材有如下的叙述:

夏朝社会仍然是聚族而居。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外,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

……

商朝的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商朝的政治势力与文化影响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

……

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史称“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

从上述叙述及图片中可以看出,从夏朝的间接统治,到商朝的内外服,再到西周的分封制,国家对地方的统治在不断完善。同时,早期国家依然没有摆脱以血缘为纽带的特征,作为早期国家最成熟的西周,其典型的政治特征依然是国家组织与亲族组织合二为一,政治权力分配基于血缘关系。相对于按照地域来划分的成熟型国家来说,西周依然属于早期国家的类型。

从西周的分封制图中还可以看出,在族群融合方面西周有突出的贡献,与商朝经常性的外出征战,然后得胜归朝,方国时叛时降不同,西周通过将自己的同族、姻亲分封到中华大地,从而加强了对这些地方的统治。同时,由于西周的分封是由周族贵族带着商的遗民去往一个新的地方,再与当地的土著上层结合,形成了一种“三结合”的人口再编组,从而有利于不同族群的融合。用学者钟伦纳的话说,是周初领袖放弃了狭义的种族和宗教排外性,大张旗鼓地结合起军事、拟血缘原则和超种族组织,终于超越邦国联盟这层格局,把华夏带上一个空间稳健的统合体制。这个比以往任何时期更为紧密的封建王国……还带领所有能结合的民族,闯进了一个意识和组织上都倾向于“天下一家”的境界,成为以后华夏分裂期中磨灭不掉的共同记忆。①

所以,无论是从国家走向统一的角度,还是从中华民族形成历程的角度,西周都将是本节课要讲的重点内容。理解了西周,能够更好地理解春秋战国变革乃至之后的秦汉大一统国家。

四、搭建知识结构

抓住关键核心内容后,教师可以建构出这节课知识框架: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

2.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

二、从部落到国家

1.国家初始形态的出现(万邦古国)

2.夏朝的建立(王朝)

三、商和西周

1.商朝的内外服制度

2.西周的分封和宗法制

3.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

4.早期国家的特征

通过这样的知识结构,一是简化了知识点,二是凸显出教学主线和重点。而且这样的知识结构还有利于建构学生的历史认知逻辑,比如中华大地上很早就有人类存在,中华大地上的人类创造了一系列的文化遗存,随着农业革命的发生带来的生产力水平提高,出现私有财产和阶级差别,中华大地上出现了众多的文明曙光,即纷纷进入国家阶段,形成文明起源多元的特征。考古学家把这个时期的中华文明状况称为“满天星斗”。那中华文明起源的一体性特点体现在哪里呢?我们来看一位学者的观点,在距今4000—3500年,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中华大地上的许多古文化突然间消失了。就在各古文化走向衰亡的时候,有一处的文化不仅没有衰亡,反而越来越繁荣,这就是以河南为核心的中原地区文化,其代表就是二里头文化。如果说中华文明曾经在4000多年前有过“满天星斗”的景象的话,那么接下来的距今3000多年前的阶段,则是“月明星稀”。②这一观点较好地说明了中华文明逐渐走向一体化的原因,与之前的“万邦古国”相比,夏、商、西周时期已经属于王朝时代,中华文明有了一个中心,并逐渐建立起对周边部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先进性。

五、精选材料设计问题

明确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梳理了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接下来就是要通过具体的材料让历史充满血肉,引导学生在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历史学科素养。材料的选择,问题的设计对推进教学过程至为重要。在第1课的设计中,笔者寻找到如下的一些材料,并设计了相应的思考问题。

“良渚文化”是一个考古学概念。考古学上的“文化”指的是在一定地域、一定时间段内有着共同文化特征的一群人所留下来的遗址或遗迹。新石器时代没有文献记载,这些发现的部落没有名称去对应,于是考古学者就使用“文化”的概念来区别不同人类共同体创造的东西,也可以就此比较哪些文化比较先进,哪些比较落后。

“文明”是建立在“文化”基础之上的。新石器时代的人在日常生活和交流之时,也会产生一些比较高雅的,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物品和风俗习惯。如果这类东西达到一定的规模,我们就可以把它称为“文明”。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赵晔答《新京报》记者

思考问题:文化是什么,文明是什么,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在哪里?

“文明”的定义最初是由西方人提出的,主要的三个标准是文字、青铜器和城市。但是后来,国际上的考古学家在考察不同区域的文明时发现,这个传统的标准是行不通的。因为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差异很大,南北半球的文明也有很大的不同。有些地域虽然有文字但没有青铜器,有些地域虽然有青铜器但没有文字。

现在国际上的判断标准是,一个文化能不能被称为文明,关键在于是否已经进入国家社会的形态,是否具有一套礼仪系统和统治管理的制度。在这点上国际社会已经达成了共识。良渚文化虽然没有青铜器,目前也没有成熟的文字,但是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在制作精细程度上一點不亚于其文明的青铜器。此外,良渚文化也出现了很多东方文明的因素,浙江省的良渚博物院就归纳了六个关键词:稻作文明、玉器文明、水利文明、原始文字、城市文明、早期国家。我甚至认为,良渚文化是东方早期一个集大成的文明。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赵晔答《新京报》记者

思考问题:传统观点认定的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是什么?现在国际上判断的标准又是什么?为什么说良渚文化已经进入文明阶段?

“探源工程”启动至今,已经确认,在距今5000年前后,以良渚文明为代表,中国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这个大范围里面,一些地方率先进入到文明阶段,有了自己的国家。而以此为起点,一直到距今3800年左右,在1000多年的时段里,各个地方的社会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步入了文明。这种诸多地方文明并立的现象有点像我们传说中所描述的,那个时代是天下万国、天下万邦的情景相吻合,所以我们借用这个意境,把这个时代叫做“古国时代”。

——《5000年前中国已进入“古国时代”》,

《北京日报》2018年5月29日

思考问题:依据材料概括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

国家形成的标志为:一是阶级的存在,二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阶级或阶层的出现是这一管理机构得以建立的社会基础,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则是国家的社会职能,是国家机器的本质特征。

——曹大为等:《中国大通史·导论·史前》

思考问题:国家形成的标志是什么?阅读教材,用证据说明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大地纷纷进入国家状态。

据文献记载,夏朝王畿内外分布着许多封国。首先是姒姓封国。史称:“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如: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等。

此外,还有承认夏朝为“天下共主”地位的众多异姓族邦,其中明确称之“夏伯”“夏方伯”的族邦就有祝融氏之后己姓昆吾……夏与这些族邦或长期结盟,或短暂结盟,随着夏王朝势力的消长,它们与夏王朝的关系或即或离,有的邦甚至后来演化成为夏的敌对势力。

——摘编自詹子庆:《夏史与夏代文明》

思考问题: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万邦古国”相比,夏朝国家有何发展?反映了中华文明怎样的发展趋势?

外服指王畿以外的臣属地区,散布着许多臣服于商的部落、部族,其中较大者被称为“方”,今天亦称方国。这些部族、方国首领要为商王承担一定的义务,被赐予侯、伯等称号。总的来看,外服之地只是间接地受商统治,隶属关系并不稳固,往往视商之国力盛衰而定。外服以至外服以外的方国,其经济多较商落后,故而也不时进入王畿抢掠。终商一代,与方国的战争十分频繁。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思考问题:商朝对地方实行怎样的统治政策?这种政策对商朝政治有何影响?

西周的分封并不只是周人殖民队伍分别占有一片东方的土地,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遂逐渐演变为春秋的列国制度。

……周人的世界,是一个“天下”,不是一个“大邑”;周人的政治权力,抟铸了一个文化的共同体。周人克商,又承认商人曾克夏。这一串历史性的递嬗,代表了天命的交接,代表了一个文化秩序的延续。这是周人“华夏”世界的本质。中国人从此不再是若干文化体系竞争的场合。中国的历史,从此成为华夏世界求延续,华夏世界求扩张的长篇史诗。中国三千年来历史的主旨是以华夏世界为文化主流。四周的四裔必须逐渐进入这个主流,因为这个主流也同时代表了天下,开化的天下。

——许倬云:《西周史》

思考问题:从学者许倬云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西周的分封制造成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西周家族组织与国家政权组织合而为一,形成宗法等级制国家。古希腊罗马的家族组织被打碎,建立了纯粹的地域国家。这影响了东西方治国模式的不同。西周崇尚礼制,它通过共同的语言文字、道德伦理和风俗习惯,使一个来源多样并由不同族群组成的王朝具有了心理上与文化上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西方罗马法的发展反映了罗马人崇尚法治的观念。

——王和:《历史的轨迹:

基于夏商周三代的考察》

西周建立的政治制度,使华夏大地众多人群走上了统一化的文明进程。中华民族的基础由此而得以生成。

——摘自李山:《先秦文化史讲义》

思考问题:综合两位学者的论述,从中可以看出西周的政治制度对中华民族的形成有何影响?

我国夏、商、西周三代因其已经出现凌驾于社会各阶层人们之上的公共权力机构,而被学者划入文明社会的范畴。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等条件的制约,人们仍然生活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各种“族”的网络中;血缘组织与政治组织的架构相互支撑并往往是融为一体的;作为成熟国家标志的地域组织并没有建立,或者仅仅在它的后一个时期有些萌芽。因此,学者多称这一阶段的国家为“早期国家”,以与战国以后建立在郡县制基础上的国家区别开来。

——沈长云:《上古史探研》

思考问题:学者沈长云认为早期国家的特征是什么?你是否认同这种观点?请用所学的夏、商、西周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概括起来看,所有的材料和问题设计均是围绕本节课的主线而展开,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理解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特点,二是认识早期国家的特征。材料的选择注重引入学术界新的、广为认同的观点,体现历史解释的时代性。再看问题的设计(文化与文明的区别是什么?什么是文明形成的标志?为什么说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已经初步具备国家的形态?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万邦古国”相比,夏、商国家有何发展?西周作为早期国家的成熟階段,其典型特征是什么),这些问题注重阶梯性和逻辑链条性,一方面符合学生的思维认识过程,另一方面通过这样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认识,突破教学重点。

六、素养角度设计教学评价

高中历史学习的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依据,以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为着眼点,将评价贯穿于历史学习的整个过程。评价主要针对学生将所学历史知识与技能运用于解决具体问题时体现出的学科核心素养水平。①

从新课标要求的评价观可以看出一些变化,一是注重学科核心素养评价,二是既注重过程性评价,也重视终结性评价,三是更加注重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评价。具体到本节课,教学目标即为评价目标,教学主线和重点即为评价要点,坚持教-学-评一体化。一方面,本节课注重过程性评价,在引导学生分析材料的过程中,通过有意识地按学科核心素养水平设计相关问题,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讲新石器晚期红山文化、龙山文化的陶寺遗址、良渚文化等古国文明的出现时,引导学生认识考古发现与历史传说、《史记》文献等相互印证,认识多种类型不同的史料在证史过程中价值的不同。最后探讨早期国家的特征时,引入了学者沈长云的观点,引导学生概括学者的观点,并判断是否认同这一观点并说明理由,这正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问题的能力。

当然,课后的拓展性评价也很重要,但设计的问题要与本课内容紧密结合,有利于加深对本课内容的认识,同时又能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此,笔者引入了如下材料,设计了如下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殷商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残民事神”,西周时代是“敬天保民”,代表是王国维的《殷周制度论》:“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

另一种观点认为,殷商其实是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主流,而周朝本来是西隅小邦,后来的发达只不过是继承了殷商的文化。代表是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

思考问题:对于“殷周之变”,你更认同谁的观点?查找相关材料,说明你的观点。

本题重点在于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可以达到历史解释学业质量水平4,即能够在独立探究历史问题时,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尝试验证以往的说法或提出新的解释。

总之,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有着许多新变化,广大一線历史教师面临新一轮的挑战和机遇。针对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必须改变传统的知识本位教学,要从知识本位转变为素养本位。“抓主线、抓重点”应该会成为未来高中历史教学的常态,但确立每个单元的主线,每节课的重点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上述思考只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浅见,抛砖引玉,期待同行们交流指正。

【作者简介】郭井生,中学高级教师,就职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李静,中学高级教师,就职于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王雅贞】

猜你喜欢
单元教学
浅析初中化学教学与生活的关系
小学科学课“单元教学”有效策略初探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化学平衡的移动”单元教学创新设计
运用分析、比较策略设计单元语言实践活动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现状与对策初探
“半成品”式的辅助学习要得吗
“学讲方式”在语文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数学整体感知策略在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单元教学模式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