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瑞娟
(肇庆市端州区华佗医院,广东 肇庆526040)
消化不良性腹泻常见于婴幼儿,发病率较高,主要病因是患儿身体机能发育未完全,出现饮食过度和喂食不当时,造成患儿脾胃虚弱,致使其消化功能明显下降[1]。 由于食物无法被消化,患儿表现出大便次数增多,腹胀腹泻,并伴有食欲不振。 当患儿长期保持腹泻时,会造成消化不良,出现各类营养相关疾病,导致患儿的生长受到影响。 临床上一般采用药物治疗,但整体效果一般,通过结合中医治疗,实施艾灸,能够大幅度增加疗效[2]。 本研究讨论中医艾灸和乳酸菌素颗粒联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56 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 例。 其中,对照组男性患儿42 例,女性患儿36 例,年龄6 个月~7 岁,平均年龄 (4.1±0.5) 岁; 观察组男性患儿44 例,女性患儿34 例,年龄3 个月~6 岁,平均年龄 (4.0±0.3) 岁。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P>0.05),可进行比较。 所有患儿家长均详细阅读本研究相关材料,知晓实验目的与实施步骤,签署知情同意书。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
1.2 治疗方法 ①对照组给予多酶片治疗。 患儿口服多酶片(四川省尚善堂制药有限公司,胰酶0.3 g,胃蛋白酶13 mg,批号: 国药准字H51020811),1 天1 次,每次1 片,持续服药3 天。 ②观察组给予中医艾灸+ 乳酸菌素颗粒治疗。 对患儿进行辨证分型,确定具体证型。 风寒型可选风门穴、大椎穴、列缺穴做艾灸,伤食型可选中脘穴、天枢穴、足三里穴做艾灸,脾胃虚弱型可选脾俞穴、胃俞穴、足三里穴做艾灸。 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 每次燃烧枣核大的艾团1~3 团。 同时给予患儿乳酸菌素颗粒 (康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 g/袋,批号: 国药准字H20103529),1 天3 次,每次0.5~1 袋。 持续治疗3 天。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胃泌素水平、P物质水平、腹泻消失时间、退热时间、止吐时间和总有效率。疗效标准[3]: 显效: 患儿临床表现消失,腹泻停止,各项生理指标恢复正常; 有效: 患儿临床表现明显好转,腹泻得到改善,各项生理指标趋近正常; 无效: 患儿临床表现未发生好转,腹泻持续出现,各项生理指标无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8.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胃泌素和P 物质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清胃泌素和P 物质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P>0.05); 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胃泌素和P 物质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胃泌素和P 物质水平比较 (±s)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胃泌素和P 物质水平比较 (±s)
组别 n 血清胃泌素 (p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78 183.7±11.0 238.2±16.9 33.6±2.7 46.4±5.9对照组 78 183.4±11.2 207.3±13.6 33.7±2.5 39.1±3.8 t 0.169 12.580 0.240 9.187 P>0.05 <0.05 >0.05 <0.05 P 物质 (pmol/L)
2.2 两组患儿的腹泻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和止吐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腹泻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和止吐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腹泻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和止吐时间比较 (±s,d)
表2 两组患儿的腹泻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和止吐时间比较 (±s,d)
组别 n 腹泻消失时间 退热时间 止吐时间观察组 78 2.3±0.5 1.2±0.4 1.6±0.3对照组 78 3.9±1.1 2.4±0.8 2.7±0.7 t 11.695 11.849 12.756 P<0.05 <0.05 <0.05
2.3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62% (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 [n (%)]
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主要原因是患儿年龄较小,胃肠功能不健全,出现胃动力障碍[4]。 在儿童幼龄时期,不适合使用大剂量或一些过多影响肝功能的药物,以防对肝脏造成较重负担。在功能性消化不良腹泻的治疗中,可通过调整患儿胃肠动力,刺激胃肠,增加其蠕动能力,使其加速分解食物。 一般情况下,会给予患儿胃蛋白酶、胰酶等消化酶,增加肠道内消化酶含量,促进消化。 现如今,可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采用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 在中医治疗中,将消化不良归结为 “胃痛”、“脘痞” 等范畴,主要病根在胃,与肝脾有直接联系,病机为脾胃虚弱、胃失和降[5]。 根据此种辨证,可将消化不良进行具体分类,并选用不同穴位进行艾灸,同时服用乳酸菌素颗粒,能够加强对婴幼儿胃肠道的保护能力,纠正菌种水平失调。 通过艾灸治疗,能够使患儿在短时间内恢复肠胃功能,但由于患儿生活饮食、年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复发可能。
在中医理论中,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属于 “泄泻”,患儿脾胃功能出现损伤,脾气失调,气血亏虚,脾胃虚弱,形成气机阻滞。 在现代医学理论中,由于患儿年龄较小,脾胃功能发育不成熟,消化能力受到限制,消化酶分泌不足,消化系统出现紊乱,形成恶性循环[6]。 多酶片中包含胰酶、胃蛋白酶。 其中,胰蛋白酶可以促进脂肪分解,形成甘油和脂肪酸,和胃蛋白酶一起使蛋白质转化为蛋白胨。 乳酸菌素颗粒进入肠道后,可以阻止病原菌的侵袭,刺激肠道使其分泌抗体,增加肠道免疫力; 同时乳酸菌素颗粒还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可以杀灭肠道致病菌,保护有益菌生长,还具备调节黏膜电解质和平衡水分的作用,促进胃液分泌,加强消化功能。 艾灸可以激发经气,调整紊乱生理功能,在艾灸之前对患儿病症进行辨证,确定具体证型,实施对症治疗,通过挑选合适穴位,刺激穴位,使患儿消化功能恢复正常。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胃泌素和P 物质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的腹泻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和止吐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62% (P<0.05)。 中医艾灸联合乳酸菌素颗粒治疗能够改善腹泻情况,使患儿饮食回归正常,加强消化能力,保护肠胃功能,促进其健康成长。 在治疗完毕后,家长要密切注意患儿的饮食,而且由于在消化过程中,胆汁会与消化酶互相作用,提升消化效果,可以按照实际情况给予患儿一些促进胆汁分泌的药物。
综上所述,中医艾灸联合乳酸菌素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整体效果较好,可改善生理指标,终止腹泻,改善临床表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