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珂 尤浩 张晓东 张静
(河南省安阳市第七人民医院 安阳455000)
脑外伤容易引发精神障碍,这类患者临床表现为情绪障碍、攻击行为等,对他人具有一定的威胁性,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其生活质量[1]。采取有效的治疗可改善患者症状,有利于患者远期预后。脑外伤所致的精神障碍临床常采用药物治疗,帕利哌酮是其中较常用的一种,但单用效果不佳[2]。有学者指出,在帕利哌酮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外伤所致精神疾障碍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攻击行为,减少不良反应[3]。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120 例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帕利哌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攻击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 年1 月~2019 年3月收治的脑外伤致精神障碍患者120 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男35 例,女25 例;年龄27~61 岁,平均(40.23±6.71)岁;病程3~17 个月,平均(7.33±3.12)个月。对照组男34 例,女26 例;年龄26~60岁,平均(40.31±6.81)岁;病程2~17 个月,平均(7.41±3.21)个月。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学手册》中脑外伤所致的精神障碍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有攻击行为。排除标准:长期服用其他抗精神疾病药物;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患有恶性肿瘤;原发性脑部疾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帕利哌酮(国药准字J20140066)口服治疗,起始剂量6 mg/d,逐渐增加剂量至12 mg,每日1 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丙戊酸钠(国药准字H20010595)口服治疗,0.5 g/d,依据患有病情引将剂量逐渐调整为1.0 g/d。两组均以5 周为1 个疗程,治疗1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静坐不能、头痛等。(2)两组外显攻击行为(MOAS)评分。(3)疗效,以MOAS 评分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MOAS 评分显著下降,降至正常范围为显效;MOAS 评分明显下降但未达到正常范围为有效;MOAS 评分无下降,甚至上升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用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1.67%(P<0.001)。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MOA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MO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OA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表2 两组MOAS 评分比较
表2 两组MOAS 评分比较
?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攻击行为多出现在脑外伤性精神障碍后,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无定论。但已有研究表明可能与神经生化异常及5-羟色胺(5-HT)功能改变[4]相关。有学者研究指出,患者大脑损伤后很可能会出现攻击行为,表明暴力攻击与大脑损伤具有一定的相关性[5]。脑外伤致精神障碍临床常采用药物治疗,帕利哌酮是其中一种常用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可通过拮抗5-HT 受体起效,但帕利哌酮的镇静效果较弱,单一用药疗效不佳[6]。丙戊酸钠是一种典型的丙戊酸制剂,可通过多种机制调节神经兴奋和抑制平衡,且疗效稳定,价格低廉,在临床上应用广泛[7]。
有研究指出,帕利哌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外伤所致的精神障碍可能具有较好的疗效[8]。梁小松采用帕利哌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外伤致神经障碍患者,发现帕利哌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攻击行为[9]。并且有研究指出,帕利哌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外伤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并发症较低[10]。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提高,MOAS 评分显著降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虽无显著性差异,但观察组要低于对照组。这提示帕利哌酮联合丙戊酸钠可显著改善脑外伤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攻击行为,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安全可靠。这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