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力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吉林长春 130021)
中风为中医病名,西医称之为脑卒中,是一组以脑部缺血(脑梗死、脑血栓形成)或出血性损伤(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发病急,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小脑性共济失调系以小脑为主的脑组织变性所致的随意运动失调临床综合征,四肢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亦可有眼球震颤、书写障碍、吟诗样言语等表现。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临床较为常见,由于随意运动广泛不协调,降低了运动完成质量,增加了意外事件发生风险,存在安全隐患,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家庭负担。该类患者治疗的关键是改善共济失调,西医主要采取药物保守及手术疗法,但疗效都不确切,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针康法是头穴丛刺与现代康复技术的完美结合,能改善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协调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1]。该研究随机选取该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92例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针康法对患者步行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92例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剔除与脱落标准参照文献[1][1],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59.5岁;从小脑病变类型看,梗死31例,出血15例;治疗前步态能力检测值为(1.30±0.37)级,平衡能力检测值为(15.30±3.83)分。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19~75岁,平均年龄60.5岁;从小脑病变类型看,梗死29例,出血17例;治疗前步态能力检测值为(1.26±0.33)级,平衡能力检测值为(15.24±4.36)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小脑病变类型比例、治疗前步行能力和平衡功能检测值等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抗自由基、原发病(糖尿病、高血压)控制等药物治疗和运动、物理等常规康复训练。
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康法治疗,包括头穴丛刺长留针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常规康复训练同对照组。头穴丛刺长留针法的基本步骤为[1]:消毒于氏头穴七区中枕下区(脑户-风府及玉枕-天柱)局部皮肤,0.35×40 mm毫针倾斜15°刺入帽状腱膜下约30 mm深并向下透刺,针后捻转5 min,200次/min,留针6~8 h,期间每隔1 h捻转1次至出针,1次/d。
两组均治疗8周。
参照共济失调量表,采用尼莫地平法将疗效分为基本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个等级[1]。
治疗4、8周时,采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评定患者的步行能力:0级指不能步行或需2人以上协助者;1级指需1人持续扶持方可行走者;2级指需1人间断性触碰身体辅助行走但步行安全性较差者;3级指需1人监护和语言指导但不需接触即可行走者;4级指平地可独立安全行走但上下楼梯或斜坡需帮扶者;5级指任何地方都能独立步行者。
治疗4、8周时,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价患者的平衡功能。该量表包括14个评价因子,每项分值在0~4分之间,满分为56分,得分值与平衡能力之间呈正比例关系。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患者中,11例基本治愈,9例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3.91%;观察组患者中,21例基本治愈,13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1.3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P<0.05)。
治疗4、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步行功能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步行功能检测值比较[(),级]
表1 两组患者步行功能检测值比较[(),级]
治疗4、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平衡功能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平衡功能检测值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平衡功能检测值比较[(),分]
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是小脑出血性或缺血性病变所致运动笨拙和不协调,属中医学“骨摇”之范畴[2]。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与传统康复技术有机结合可以丰富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的临床治疗手段,有效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3]。与西医的药物和手术治疗比较,中医学在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文献报道的治疗方法包括如下几类。
枕下区丛刺治疗法。孔静等[3]随机将选取的进行常规基础治疗的60例病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同时取穴针刺枕下旁线,治疗组同时取穴枕下区丛刺针刺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低于治疗组,两组病例治疗后共济失调量表总评分及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间共济失调量表总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枕下区丛刺方法治疗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谭莉娜[4]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针灸学》里的治疗方案,针刺枕下旁线,双侧各取一针,治疗组采用枕下区丛刺,在病灶侧枕下区取四针,此外两组均采用电项针作基础治疗,两组患者每天针刺2次,每周针刺6 d,休息1 d,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显示,枕下区丛刺治疗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疗效确切,优于对照组;枕下区丛刺方法可改善患者姿势与步态、动态功能评分,疗效优于对照组;枕下区丛刺在改善患者语言障碍、眼球运动障碍方面疗效不明显,疗效与对照组无差异;枕下区丛刺方法可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疗效优于对照组。
透穴刺法治疗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王顺等[5]采用随机、平行对照、单盲、多中心的研究方法对4家医院的224例患者按1∶1的比例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透穴刺法,对照组采用普通刺法,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透穴刺法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基底动脉、椎动脉及小脑后下动脉TCD(Vs、Vm、Vd、PI、RI)的作用优于对照组,说明透穴刺法治疗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头部电针透穴疗法。程艳红[6]选择60例因小脑梗塞所致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随机分为头部电针透穴刺法组和体针刺法组,结果证实头部电针透穴刺法能够明显改善TCD检测的BA、VA、PICA的收缩期及舒张末期平均血流速度,疗程前后、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头部电针透穴疗法能够治疗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具有治愈率高、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的特点,对该病的临床治疗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康复平衡训练法。曲红伟[7]将90例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采用康复平衡训练法治疗,对照组分别采用头穴透刺治疗和头穴透刺结合康复平衡训练治疗,结果表明头穴透刺结合康复平衡训练法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疗效确切,明显优于治疗组及对照组;头穴透刺结合康复平衡训练法能改善患者的身体平衡功能、控制姿势和步态、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头穴透刺结合康复平衡训练法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为传统医学与康复医学的结合及相互渗透提供一条新的思路,具有疗效显著、不易复发等优点,为临床提供了一项新的有效治疗方法。
运动疗法。盛素琴等[8]将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干预的86例小脑梗死伴共济失调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同时采用运动疗法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4、8周后观察组ICA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MBI、PASS、BBS评分及FA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运动疗法可明显提高小脑梗死伴共济失调患者的平衡及行走能力。
针康法是采用头穴丛刺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的一种方法,为唐强教授首创[9]。该方法包括头穴丛刺法、现代康复疗法两部分内容,形成了三期六阶段的中风康复治疗新方案。头穴丛刺法是针灸专家于致顺教授头穴针刺系列研究的总结与深化,于氏在多年大量的临床经验和科研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头部腧穴分区法—七区划分法、丛刺长留针法和“针场”假说。
唐强等[10]开展了针康法对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言语功能影响的研究。针康治疗组采用头针丛刺双侧颞区留针6 h,留针期间进行言语专项训练,对照组采用头针丛刺右侧颞区30 min,起针后进行言语专项训练,治疗1个月后针康治疗组患者的失语商(AQ)评分较对照组提高明显,治疗2个月后针康治疗组患者的自发语言、听理解、复述及失语商(AQ)评分较对照组提高明显,说明针康法能提高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的言语功能,效果显著。
针康法能改善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协调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1]。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高于对照组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4、8周后的步行功能和平衡功能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康法能提高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步行能力和平衡能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