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夹脊穴电针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03-24 17:15麦璧连黄志毅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20期
关键词:夹脊电针腰椎间盘

麦璧连,黄志毅

(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广东佛山 528234)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1]。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且多发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髓核突出并对周围神经组织产生压迫所致,患者年龄多集中于20~50岁范围内,主要临床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还伴有感觉以及运动功能障碍,对患者日常工作以及生活均具有严重影响[2]。临床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案较多,例如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等,常规手术治疗创伤较大,且临床预后不稳定,因此,选择疗效确切的治疗手段成为当前热点研究问题[3]。该文选取该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腰夹脊穴电针配合牵引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均与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相符,排除了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哺乳期以及妊娠期女性患者、精神与认知存在严重障碍的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所有入组患者均已签订知情同意书,且医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了该次研究的开展。研究组:男21例,女9例;年龄39~62(48.32±1.73)岁;病程0~5(2.39±0.26)年;19例患者腰痛,11例患者下肢痛;病变部位位于L4-5的患者17例,位于L5-S1的患者13例。研究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37~63(48.93±1.62)岁;病程0~4(2.37±0.32)年;18例患者腰痛,12例患者下肢痛;病变部位位于L4-5的患者16例,位于L5-S1的患者1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单纯应用牵引治疗:指导患者取俯卧位,展开骨盆双向对抗牵引,牵引力宜在20~40 kg范围内,实际牵引力的设置要结合患者的耐受情况,牵引治疗时间为30 min,牵引治疗结束后嘱患者后保持10 min平卧休息。每天治疗1次,连续14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研究组先牵引治疗,后进行腰夹脊穴电针治疗,牵引治疗方法、时间与对照组相同。腰夹脊穴电针,选择部位为病变椎间盘上下椎体两侧的夹脊穴,常规进行穴位消毒,应用型号为0.30×50 mm的不锈钢针(肥胖患者应用的钢针型号为0.30×75 mm),采用斜向角度进针,将钢针深刺直抵患者椎板,应用捻转手法至针感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连接电子针灸仪[汕头市医用设备有限公司,6805-AⅡ型,粤食药监械(准)字2009第2260310号],频率的选择要结合患者的耐受度,连续通电30 min,每天治疗1次,连续14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疼痛评分。临床总有效率的评定:接受治疗后患者腰腿痛等临床症状消失,为治愈;接受治疗后患者腰腿痛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为显效;接受治疗后患者腰腿痛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为有效;接受治疗后患者腰腿痛等临床症状未改善甚至病情加重,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生活质量的评定应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分值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好。疼痛情况的评定应用VAS评分,满分为10分,分值高说明患者疼痛程度严重。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66%)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对比[n(%)]

2.2 生活质量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体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提高,且研究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生活质量对比[(),分]

表2 生活质量对比[(),分]

2.3 VAS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VAS评分对比[(),分]

表3 VAS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中较为常见,近年来疾病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因此需要探索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当前,腰椎间盘突出症西医治疗效果一般,外科手术具有较大风险,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复发率高,西药治疗不但临床疗效不理想,并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较为严重[4]。中医学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为该病的临床治疗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中医学指出,肝肾亏虚、寒湿凝滞、经脉不通、气滞血瘀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主要机制,疏通经脉、活血化瘀为治疗重点[5]。

夹脊穴位于人体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间,现代医学认为夹脊穴能够对相关部位的痛觉、知觉、运动、反射等功能起到支配作用。采用针刺夹脊穴方式,既能够调节两经经气,也能够进行两经联络,使两经气血得以疏通,实现对患者的整体调节[6]。给予患者椎间盘突出部位的腰夹脊穴电针治疗,能够使病变部位的深处肌肉受到规律电刺激,形成具有节律性的肌肉收缩以及松弛,对松解粘连、改善突出物与神经根的关系均具有重要帮助作用,使神经压迫得以缓解,另外也有助于患者病变位置血液循环的改善,使组织细胞间代谢加快,对炎性物质的转运以及降解过程产生促进作用,缓解神经根水肿症状以及疼痛。

牵引治疗是通过拉宽椎间隙的方式来缓解椎间盘压力,使后纵韧带保持紧张状态,从而实现突出物与神经根位置关系的改变,对突出部位的水肿以及炎症消退起到促进作用[7]。有临床调查研究结果显示[8-9],在给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牵引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电针夹脊穴治疗,临床治疗效果理想。

该次研究可知,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更高、VAS评分更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腰夹脊穴电针配合牵引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更优,患者疼痛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生活质量大大提升。

综上所述,与常规牵引治疗方案进行对比,腰夹脊穴电针配合牵引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更理想,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疼痛情况,消除神经根炎症水肿情况,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猜你喜欢
夹脊电针腰椎间盘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电针基于不同参数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案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颈夹脊穴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及高频热疗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