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雨风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融入情境教学法,是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能促进课堂氛围,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核心素养、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核心素养、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核心素养、能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核心素养.本文围绕着“核心素养”这一主题,结合一线的工作经验,提出并分析了小学数学课程中情境教学的一些典型的案例.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培养;核心素养
什么是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简单来说,就是小学生通过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后天学习,且在特定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实施教学时有针对性地添加或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形象和教学场景,有利于学生快速地掌握所学内容.笔者认为小学数学课程中的情境教学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對于问题的思考,对数学知识可以重新进行了解、认识、分析、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提问意识和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养成经常提问的习惯,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还可以促使他们去请教别人,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锻炼和培养自己的思维.
一、情境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核心素养
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轻松的课堂氛围会使得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为明显.从学生的层面来说,情境教学能给学生最大的自由,让他们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环境,从情境中寻找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各种乐趣;从教师的层面来说,情境教学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能和谐、平等的相处.不受拘束的师生关系,能使课堂氛围更为融洽.学生一旦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其中,他们之间的相互信任、积极向上的态度和乐学的潜能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例如,小学数学“位置”知识点的教学,教师可以把学校某个场景搬到课堂上作为情境图,也可以把课堂搬到学校内的这个场景中.其实这个场景就包含有非常丰富的教学内容,涉及东南西北、上下左右等一系列的知识点,这时候学生就是题目中的“主人翁”,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需要怎么走,规划什么路线都能有切身体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实际的场景绘制成图,也可以给一个事先画好的图让他们按照图的指示去完成任务,这样,课堂氛围也轻松了,学生的参与度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逻辑思维等核心素养也就自然养成了.教学与生活场景联系在一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能增加学生对教师、同学以及学校的情感感受.
二、情境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核心素养
在小学数学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对于学习通常是以生活经验为前提的,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需要依托学生生活中所能看到的一些场景.教师为学生创设的数学教学情境需要精心设计和准备,能为学生创造更多实操、观察的机会,引导他们从实际操作环节中直观体会数学知识,从而使学生能主动学习数学知识,形成自主的数学知识体系.比如,在学习“计算圆周长”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好软绳或者软铁丝,然后,教师发给每名学生事先准备好的大小不一样的圆形硬纸片,要求学生利用自己想出的办法来测量自己手里的圆形硬纸片的周长,学生自然就会想到用手里的软绳或者软铁丝沿着纸片绕一圈,然后展开成直线,再测出软绳的长度就可以了.这样学生对圆的周长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进一步的引导,为什么每个人手里的圆纸片大小不同周长就不一样呢?学生自然就很容易发现,原来圆的半径和它的周长是有关系的,勾起了学生想要进一步学习“圆”知识的欲望,再去利用手里的工具继续寻找圆的半径与周长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潜移默化地形成,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提高了,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还拓宽了学生对数学题思考的思路.
三、情境教学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核心素养
有人说“若是世间所有的事物都能够用数字表示,那么万事的效率都会提高”,这反映了数学学习的目的和重要性,也就是要求学生能将数学思维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来进行事情的推理,从而快速解决问题.逻辑推理是数学发展的核心内容,制订各种规则实际上就是逻辑推理的过程.运算和推理能力在数学核心素养中是重点,演绎推理,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将规律的东西公式化,利用这样的做法,学生能够体会一些普适性的定理,用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式各样的问题.例如,在学习混合运算时,有这样一道数学题目“4+3×6=?”,这就需要创造场景推理运算法则,假设创立场景:教室里有4名同学在做游戏,这时又来了一队同学,3个人一排,每排6个人,请问现在教室里有多少人?学生看到场景内表演的同学,自然就会想到:现在的人数=原来的同学数+新增的同学数,顺理成章的推理出“先算乘除,再算加减”的运算规则.教师引导学生自我总结运算规律,然后再用这个规律解决其他题目,这就是典型的演绎-推导-总结的过程,它能建立有效的数学思维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核心素养之一.
四、情境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核心素养
为了更方便快速地解决数学问题,能够快速将不同的抽象问题归结到某个具体且熟悉的“模型”上来,这个过程称之为“数学建模”.“数学建模”能让学生系统地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字与数字之间的联系,解决实际问题,增加应用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教师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创建合作情境,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之所以要创建小组合作的情境,是考虑到小学生对数学学习能力的差别,擅长与短板,他们之间的互补就容易擦出思维火花,更容易取长补短.此外,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数学学习能力也在提高,向身边的同学学习是有助于这些核心素养的养成的.“数学模型”情境的建立,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推广,以课外活动的方式来进行,比如,教师可让学生做一个校园绿化植物种类和数目的统计调查,有的学生善于数据统计,有的善于画图表分析,有的善于计算,相互协作,各展所长,最终完成一套完整的“数学建模”数据结论.
五、结束语
总之,数学情境教学对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是积极有效的,它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逻辑思维以及建模能力,当然,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而采用不同的方法,通过构建合理的情境,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发现、思考、研究、解决能力,为他们未来数学的学习,以及利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高发.创设情境让学生感悟,培养数学之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23):159-160.
[2]李克虎.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探究[J].江西教育,2018(15):51-52.
[3]黄前.数学教学创设思维情境培养创新能力探究[J].科学咨询,2014(17):58.
[4]姜忠伟.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6(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