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岚
摘 要:新课改于高中美术教学而言无异于异常聚变,随着核心素养教学事业不断推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成为历史。高中美术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落实核心素养的实践教育显得十分必要。著名雕塑家、思想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术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方略就是擦亮学生眼睛的重要举措。培育核心素养是丰富学生感知、开拓视野提升审美能力、艺术素养的有效途径。如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每个高中美术教室需要直面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特针对当前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性提出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美术;核心素养;优化策略
高中美术课程中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系统性学习的各个阶段应当具备的素养要求,也就是叙述应当适应自身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必备素质和基本能力。美术教学对高中生的审美观、文化观具有积极的引导价值。在新课改深入实施的背景下,教师通过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发挥美术教学中的独特优势,为塑造学生综合素质具有积极意义。
一、美术教学中的核心素养概述
自2016年教育部公布各学科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进行了细化解读。高中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图像识图、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美术的核心素养不仅仅只是上述五大方面单独培养,而是要在教学活动中将五大要素有效整合,穿插落实,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综合成长。这就转变了高中美术教育的的传统教育职能,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主要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基础知识,如今的美术教学中,则以基础知识、绘画技巧为根基,侧重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增强审美判断,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二、加强高中美术核心素养教育的意义
高中美术教育工作是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高中阶段的学生对美的事物已经有了一定的基本认知,高中美术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要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科学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美术教学的核心意义就是要美化学生的心灵与人格,让学生能够用真确的审美观来看待周边的事物,懂得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信任人,并能够以高尚的审美标准来约束自身的言行举止。因此,落实高中美术核心素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传统的教学活动过于枯燥,侧重于对有美术天赋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这种教学氛围下抑制了大部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二)有利于优化美术教学模式,促进新课改深入推进
高中美术核心素养教育目标是对学生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培养。有利于促进美术教学模式的不断优化创新,将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到实处。
三、当前高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中,美术学科在高中的教育地位较低,主要源于高考制度所致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均不看好高中美术的发展前景,导致许多高中施行两套课表制度,一套包含众多副科用以应付教育部门审查,一套实际教学用来应战高考。在常年的教育环境下,导致学校对高中美术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教学观念仍以升学率为唯一衡量标准,致使高中美术教师的学习动力不足,对教学模式的研究不足,难以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各地区的高中纷纷回头,开始注重素质教育,以美术、音乐、体育为代表的学科地位不断得到提升,但是效果甚微,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教学模式不合理
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支配着学生来进行灌输式教学,以分数论来衡量学生学习成果。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观念较为保守
当前的高中生家长绝大多数是1980年以前出生,他们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家长间的攀比主要以分数之上,认为孩子只要能考上好学校即可。家长拥有对学校的选择权,使得学校为了稳定招生,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只重视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范围内的科目教学质量。没有侧重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导致教师和家长对美术等学科不够重视,观念过于保守。
四、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高中美术核心素养教育的举措
高中美术核心素养教育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课程。笔者认为落实新课改的教学目标,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落实。
(一)增强师资力量
教书的综合素养直接决定教学方法的创新情况。学校要想培养高中生的创造性能力和个性,就要实现教学创新。美术学科的人文素养、审美观离不开优秀教师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创新能力来落实。只有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美术教师乔勇新颖、高效的教学方法结合时代特点和新时代学生特点,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來个性教学方法。
(二)启发式教学,促进实践
启发式教学就是指通过教学实践的方式来启发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来感知、了解、认识只是。美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实践生活中发现而来。因此,教师要通过亲近自然的方式,在实践教学中融入更多生活案例,让学生关注自然,从自然中找灵感和创作源泉。此外还要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活动中锻炼鉴赏能力。
(三)挖掘人文资源,丰富美术素材
视觉形象是美术的立科之本,美术学科的价值也是如此。因此美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不断丰富教材内容,领用运用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充分挖掘素材。挖掘人文资源要求学生和教师在高中美术教育过程中,积极探索社会化资源,全方位多角度从事美术教学素材,让高中美术核心素养教育的载体更加具体化。
参考文献:
[1]钱丽丽. 核心素养下高中美术课教学思考[J]. 美与时代(中),2017(03):102-103.
[2]金铭. 探究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 美术教育研究,2018(21):155.
[3]金业明. 网络资源及技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美术教育研究,2018(22):135.
[4]邹沁.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设计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2019(02):71-73.
[5]王雪,杨晓杰,姜淑娟,李思蒙. 基于STEM教育的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 高师理科学刊,2020,40(02):107-110.
[6]邹沁. 浅谈视觉文化时代下的高中美术设计模块教学[J]. 美术教育研究,2020(02):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