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 杨斌
摘要:美术教育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了审美意识和价值观,还应该融入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本文从生活化教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生活化教学概念的阐述,找出目前高中美术教育当中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这对高中美术当中的生活化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 高中美术教育 日常生活
一、生活化教学概述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是把相关的教学活动置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背景下,進而激发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欲望,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生活的乐趣,而后获得新知识。生活化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一)生活化。生活化是将生活的实际情况融入教学中,以平易近人的交流和教学方式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生活与教育的有机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简单化。生活化教学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基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使学生可以更轻松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要点,提高学习效率。
(三)系统化。系统化是指通过生活化教学,分析和理解当前的社会现象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并从中收集各种实用材料,系统地解释其包含的社会哲学或课程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高中美术教育中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强调学科中心
在设计美术教学时,教师对美术科目过于严格,甚至把美术科目与数学和化学一样严格对待,过分强调科目标准。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美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应将高中美术教育作为一种兴趣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事实证明,过分重视学生的艺术知识和技能,必然会忽略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效果不佳。
(二)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关注进度而忽略了效果。目前,大多数中学的情况是美术学科的时间被其他学科挤压。因此,在没有很多学时的情况下,他们自己的教室经常被其他学科占用。为了赶上课堂进度,美术教师只能快速地进行授课,有时甚至需要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班级压缩为一个班级,这是一种走马观花式的美术教学模式,根本就没有办法设计出美术教育当中的生活化教学模式。
(三)知识结构设计过于死板
教师不会在课堂美术知识的设计中建立深厚的联系,也不会将知识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通常,知识点的设计来自教科书,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教师会忽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反应。教科书设计的知识点使学生感到这些知识与日常生活相去甚远,不能产生学习兴趣。更严重的是,教科书的编排是相对正式的,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所属地域特点无关。
三、强化高中美术教育中的生活化教学对策
(一)强化日常生活指导
家庭生活中的美术教育是在生活中积累的一种教育形式,这是学生生活中的一种教育,通过生活中的事件或对象将其引入美术教育中。这种通过现象看本质的教学方法比通过知识欣赏图画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学生认为这是生活中所经历的事实,更易于理解且难以忘记。
(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改变美术教学环境。多媒体技术的创新促进了美术教学,使许多不可能的教学方式变为现实。通过灵活地使用计算机,通过使用丰富的图片和文字,展现出丰富多彩、和谐生动的美术信息,重现生活状况并创造想象空间,学生将迅速进入课堂情境,感受到上课就是在回忆自己的日常生活。
(三)回归生活经验
美术教学应回归学生的生活经历。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一定的经验,才能产生强烈的需求。例如当要求北方的学生画阳桃时,他们将无法想象,因为他们未见过阳桃,也不知道阳桃的颜色,甚至形状大小。所以,在设计教学计划时,教师应考虑内容的各个方面。
四、结语
总之,美术教学不应该是老师一味地灌输绘画技巧和知识,还要开展生活化教学应用。美术教师应该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艺术,从实践中体验艺术,让学生善于发现和塑造美,将美术学习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将美术融入生活,将生活变成艺术。
参考文献:
[1]谢念群.如何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8(15).
[2]黄徐土.心之所至,美之所现——高中美术教育生活化策略浅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8(20).
[3]郭宝兰.试析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运用[J].才智,2018(29).
[4]巨沂平.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运用[J].美与时代(中),2016(01).
[5]陶可森.情景教学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学周刊,2016(28).
(作者简介:李翔,女,硕士研究生,天水市第三中学,中教一级,研究方向:美术鉴赏与批评)(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