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位于国民教育的顶端,对建设“双一流”大学、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方式采用导师负责制,师生关系贯穿研究生教育的始终,是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关键所在。但是,近年来关于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的负面新闻频频出现,不仅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影响,也对研究生教育质量及其持续健康发展十分不利。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异化的外在表征如何,根源何在,新时代如何重构良好的研究生师生关系以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等问题已成为亟待从理论上作出分析、从现实中加以解决的“难题”。
学术资本主义理论深刻地阐释了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国家政治、经济的变动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以及大学及其科研工作者为应对这一影响产生的行为。导师与研究生是大学科学研究的主体,其行为也受到学术资本主义的影响,行为的转变进一步导致二者之间的关系产生变化。基于此,学术资本主义理论可以为我们分析当前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异化现象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视角。
1997年,美国学者斯劳特和莱斯利在《学术资本主义:政治、政策和创业型大学》一书中首次提出“学术资本主义”这一概念,将“学术资本主义”定义为“就大学和教学科研人员而言,涉及市场的和具有市场特点的行为”[1]10。自此,学术资本主义这一概念及其相关理论开始进入高等教育研究视野。到目前为止,这一论述仍然被认为是权威性的,本文也将依据这个定义来阐述研究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
学术资本主义理论是对全球化、市场化和资源依赖多元化等理念的强调。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竞争加剧,高校成为国家竞争的重要工具。一方面,国家为充分发挥高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转变高等教育政策,减少对高校的财政拨款,在高等教育领域倡导建立市场竞争机制;另一方面,高校作为对外部资源具有依赖性的组织,为了获得充足的经费,也不得不以市场为导向,转变自己的行为、观念和态度等。可见,学术资本主义既产生于时代土壤之上,又对高校的办学活动、师生关系等产生了实际的影响。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呈现出多种异化现象。所谓师生关系异化,就是将师生关系的目的与手段颠倒过来,割裂了师生关系的本意,扭曲了师生关系的本质,最后造成师生关系变成学生的地狱和教师的炼狱[2]。师生关系的异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现实中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由原有的“导学关系”异化为了“放任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导师态度上的不担责。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导师或因自身私务较多,或因自身能力相对较弱,不愿将更多精力放在学生指导上。(2)为导师行动上的不作为。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采取“放养”的办法,几乎不给予研究生应有的指导,或者是指导的频次低、指导的内容浅等等。甚至可以说,导师完全放弃了与研究生之间所应有的导学关系[4]78。
学术与科研是导师和研究生共同的事业,导师和研究生是科研上的合作伙伴。正如薛天祥在《研究生教育学》中说道:“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第二个方面是科研合作关系,体现为主持领导与参与的关系。研究生在参加科研的过程中,与导师有科研合作和领导关系……如果不建立学术共同体,知识就会变成孤僻的东西,在孤立中进行研究的孤独学者,其狭隘的研究范围、独断主义和未经考验的假设都是脆弱的,站不住脚的。”[3]68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建构学术共同体有利于双方成长。
但是在现实的研究生教育中,导师和研究生的合作关系却异化为了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学术共同体转变成学术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共同体[5],研究生的“劳动力”特质被突出,科研“主人翁”的独立地位被忽略,“合作者”的身份被忽视。雇佣关系首先表现在称呼上,研究生称呼导师为“老板”,称自己是“廉价劳动力”“学生工人”,将自己的学术科研活动称为“给导师打工”“干活”“搬砖”。其次表现在研究生与导师科研合作的过程中,最为普遍的现象是导师在承接课题之后,给研究生发放经济报酬,研究生以纯粹的劳动力的身份参加课题研究,负责完成导师分配的任务。在这种模式中,导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商人”“企业家”,将研究生定位为纯粹的“科研劳动力”和“打工者”,研究生的科研主体性被忽视。
在现实的导师与研究生的相处中,民主平等的关系被打破,导师的话语权过大,研究生处于被支配的一方,二者的关系变成了“从属关系”,主要表现为导师对研究生的控制过多和过强。首先是导师强制性地侵占学生的私人时间,分派给学生各种行政或私人事务。其次是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不尊重、不顾及研究生的科研兴趣,要么强制性地要求研究生从事自己的科研课题,要么导师规定好研究的框架,让研究生做“填空题”。最后是科研成果的支配权,例如“第一作者”的署名权、研究成果的专利权、著作的版权等是一直以来都有争议的话题。
民主平等关系异化为“从属关系”,首先会使研究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被忽视,研究生对导师易产生埋怨情绪并疏远导师,极有可能激发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其次,在“从属关系”中,研究生与导师之前没有合适的交流与沟通,不利于研究生科研能力、沟通能力、人际关系的发展与提升。再次,研究生在导师的长期压制下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研究生心理的健康积极发展。最后,“从属关系”中,导师的权威超越了对真理的尊重,不利于研究生真理至上观念的树立。
学术资本主义是高校应对资源依赖压力和经济全球化的反应,其实质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知识生产与转化方式[6]。学术资本主义对高等教育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并间接影响了研究生师生之间的关系。因此学术资本主义理论对研究生师生关系异化有着强大的解释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给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者施加了压力,从而改变了高校内部做事的方式[1]65。研究生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受到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制度与政策的影响。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导致各国之间竞争的加剧,为了争取国际话语权,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政府就会转变高等教育政策。政策的实施会促使研究生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国际竞争中,导致研究生教育的内外部规律失衡,研究生教育内部的育人功能被忽略。而导师作为研究生教育的“第一负责人”,在研究生感到被忽视时,将会成为第一责怪对象。同时,研究生对所受教育的失望将会转嫁到对导师的期待上,加剧了对导师产生不满,师生之间关系就会冷漠、紧张甚至产生冲突。
(2)信息化与价值观的影响。全球化最大的特点是信息化,而信息的广泛传播带来了更多元的价值观。研究生正处在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培养阶段,面对价值观的冲突,无法准确全面地衡量与导师之间的关系,在实际生活中无法正确自在地与导师相处。此外,在全球化背景下,师生之间以“类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伦理规范不再适用,而新的伦理关系尚未形成,因此在新旧师生伦理关系的交锋中,师生冲突此起彼伏[7]。
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下,学术成为市场上的重要资本,被“资本化”。而学术资本的拥有者,即高校及其组织行为者也参与到市场运行机制中。市场作为进行资源调配的一种手段,市场各主体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资源,市场强调的利益至上和优胜劣汰的理念和机制必然会传输到高等教育机构和组织行为者之中,研究生师生关系也在这一过程中受到影响及产生异化乃拜其所赐。
(1)高等教育市场化及市场机制中利益至上观念的影响。一是高校教师的评价考核指标中不包括研究生教育的成果。我国高校教师考核存在的“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五唯”现象,研究生教育育人的成效不是教师考核的范围,研究生指导成为了导师的“良心活”。同时,在这种评价考核指标之下,导师的注意力被这些指标“绑架”,就会导致导师对研究生培养采取放任的态度与行为。二是利益至上。利益至上认可、强调经济利益动机对高等教育的“入侵”,研究生师生关系的伦理性就会被经济性所取代,“雇佣关系”也自然而然地随之产生。
(2)市场竞争机制优胜劣汰的影响。高等教育市场化意味着优胜劣汰的竞争模式进入高校,并且会使优胜劣汰的观念传入高校中。一是在高校层面表现为各校之间的排名之争。除了“THE”“QS”等直观的排名,还有“985 工程”“211 工程”“双一流”等潜在的排名竞争。排名的背后意味着资源的倾斜。各校为了提升自己的排名,就会以排名指标为导向设置目标,并将目标分配给各院。学院实行“工分制”的管理模式,给每个人都安排了绩效目标,导师们由此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研究生教育的成效不在排名评价指标范围之内,导致学校及学院对研究生的成长漠不关心,导师也会在这种氛围下轻视研究生培养。二是导师之间出现分层现象。有科研项目、科研课题、学术成果产出等的导师群体职称和职务会上升得更快。导师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一方面可能重视课题、成果等,忽视对研究生的培养,另一方面可能会将研究生作为自己的科研项目的“实施者”“填表者”或者“劳动力”。研究生虽然参与到了科研项目之中,但是其本质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以提升能力为最终目标,而是“为导师打工”。在这一过程中,研究生有可能对导师产生失望、抵触、甚至愤怒的情绪,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恶化。三是在学生层面表现为研究生在就业方面的优胜劣汰。研究生为了提升自己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就会努力丰富自己的履历,例如参加研究生会等社团、实习等,不注重自己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的成长,与导师的要求相悖,导致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与对立以致产生异化。
资源是一个组织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在资源短缺时,组织一要高效利用已有资源,二要积极寻求新的资源。高校作为一个组织,在资源短缺时,会采取同样的措施来应对这种压力。
首先,国家对高等教育拨款方式的改变,是导致部分高校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为了让有限的国家财政拨款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无论是政府还是高校都试图通过高效率的管理来分配资源。私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在市场中的成功运行给了政府和高校管理者启示,以效率、绩效为核心的新管理方式也被引入了大学的管理中,即“新管理主义”。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导师不仅要尽力在有限的拨款中争取到科研经费,还要在一定时间内产出一定数目的科研成果,因而导师的主要精力就会被争取科研经费和产出科研成果的活动所占据,而分配到研究生培养上的精力就会被削弱,对研究生的指导就会有懈怠。这样,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导学关系”就会异化为“放任关系”。同时,导师在项目任务繁忙的情况下,极有可能会把研究生当做纯粹的“科研民工”,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异化为“雇佣关系”和“从属关系”。
其次,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高校及其组织行为者为了维持自身的运作,就必须寻找新的资源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学术是高校所拥有的最雄厚的资源,将这部分资源投入市场获得更多的利润,是大学应对资源依赖压力的主要办法。学术被“资本化”,作为拥有者的高校及其科研工作者的身份就随之发生了转变。高校由“天下之公器”转变为了“创业型大学”“企业型高校”等;导师与“科研工作者”转变为了“商人”“企业家”。在这种氛围与环境中,导师的着眼点更多地落在自身利益的获取上,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自身学术资本的产出上。但是研究生培养成果的对导师获取资源几乎没有帮助,因而导师极有可能会不履行自己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义务,对研究生的成长采取放任的态度与行为。此外,导师与研究生之间为了真知而组成的合作关系,就会转变为以获得资金为最终目的雇佣关系。
最后,“像给大学这样的组织提供资源的人有能力对这些组织行使很大的权利,简而言之就是:‘谁付钱,谁点唱’”[1]63。高校资源的不稳定,使得高校更大程度依赖于收入提供者,并且失去自主权和主导权。为了维持稳定性,高校及其科研工作者就会“把政府固定拨款(以及学生学费收入)作为已存在的事实,他们把所有边际的(额外的)努力集中于写计划书、申请专利以及发展与维护同潜在资助者的关系等事务上。这些边际努力经常集中于可以带来学术出版的研究”[8]。对教学科研人员的努力方向就会产生影响。最终的结果就是导师将自己的努力从由政府固定拨款学费资助的活动,尤其是教学及其相关活动中抽取出来,转向创造收入的活动中。因而研究生教育在这一影响下被忽视,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关系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异化现象。
现代研究生师生关系发生异化现象是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的“拦路虎”,因此重构良好的研究生师生关系迫在眉睫。学术资本主义理论揭示了其异化现象的根源,因此我们应针对现状,于系铃处解铃,提出优化研究生师生关系的路径建议,重构良好的师生关系。
高等教育不仅要关注外部(社会、国家)关系,也要关注内部(即高等教育与人的关系)规律。学术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高等教育的内外规律之间的平衡受到冲击。因此,高校要坚守研究生教育的本真——育人,重构良好的研究生师生关系。
高校要保证自身的独立与自由,坚守研究生教育的本真,首先要理性地看待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既最大化利用政策,同时也要根据自身发展状况贯彻落实政策。其次,高校要与社会保持适当的、宽松的距离。保持高校适当的独立与自由,可以使研究生教育被外在利益束缚的同时,留出一些空间,发挥其育人功能。首先要给导师以教育,使之承担起自身第一负责人的责任,落实导师的科研育人职责;同时,也加强研究生的“学生属性”教育,使之内省自身,不忘追求真知、探索真理的初心。总之,只有导师和研究生能够就教育本身进行交往,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得到重构。
科研活动在研究生教育中举足轻重。研究生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但在学术资本主义的影响下,研究生教育中的科研活动不再注重知识的普世价值与持续意义,而是以资本内在控制的课题申报为自身活动的风向标,资本与权力在哪里,科研活动的热点与方向就在哪里。以外部利益为导向,科研活动这个中介桥梁就会产生异变,进而导致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产生异化。因此,必须重塑求是创新的科研精神,这样才能为师生之间的正常交流提供健康桥梁。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科研观,端正科研动机,把追求真理无条件地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其次,导师和研究生要坚持求真创新的科研精神,研究生与导师的交往才不会偏离规范。同时,只有在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下,导师才会担任起教育者的角色,才会承担起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的责任;研究生才会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在师生交往中更加积极主动。最后,要转变大学关注的领域,不仅要关注社会和市场需要的应用性研究,还要重视基础研究和人文社科类的研究。导师与研究生只有在共同以科研创新为目标的基础上进行交往,导师才会正确行使指导研究生的权利、履行指导研究生的义务。
在我国的导师制下,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在权利、地位上的不平等是导致师生关系异化的重要原因。因此,重构和谐的研究生师生关系,在对话机制上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保证导师和研究生在地位、权力上相对合理的平等性,规范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交往过程。具体措施而言,要改革导师制度,限制、监督导师对研究生权利的行使;研究生和导师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双向选择,并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和沟通;要遏止导师对学生进行肆意剥削和使用的行为,导师不能取消或者克扣学生科研津贴,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导师不能随意占用学生的科研成果。二是要做好师生之间交流的良性机制。研究生作为独立的个体,要主动地汇报自己的科研想法和进度;研究生与导师要在一种“对话关系”的氛围中进行良性的沟通与交流。三是要建立健全研究生“申权”机制,保证研究生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有处可诉,有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