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精神性成长需求模型:面向三个世界的建构

2020-02-28 14:31
煤炭高等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精神性信仰个体

一、精神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立德树人成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核心使命。立德树人是我国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要求之一。当前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就如何实现立德树人问题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很少从教育心理学视角探索立德树人的内容体系、实践路径和动力机制。从教育心理学来看,精神性作为一种影响人心理健康的因素,对人们的情绪调节、生活质量、疾病应对、生活行为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它能整合身心的积极力量,激发个体潜藏的生命力、成就感以及幸福感;它可以使人的身心进一步更完善地成长,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精神性在强调个人存在意义的同时,也更好地把人们同自然、社会、他人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给予人们更多的支持性力量。也即是说,精神性作为个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统一,能够反映于人们的思想、行为中,体现人的生命意义,对个人生活、实践及思考等都存在着影响[1]。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初步形成并趋于稳定。然而,在此过程中,大学生由于在接触更多新事物、迎接更多新挑战中,心理上会出现更多的问题,面对压力与挑战,不同程度地陷入迷茫与困惑。因此,在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重视精神性的作用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精神性内涵及维度分析

1.关于精神性的认识

(1)精神性的内涵。精神性基于一定的文化、宗教和社会背景,在不同的团体中通常有不同的概念内涵。研究者们一般认为,精神性是人在身体、社会和其他个性特质之外的一种内在特征,是一种永恒不变而神秘的特质,是人存在于宇宙本源中的充满活力的、无限的创造力和发展潜能[2],它包括了宗教类与非宗教类的内容。查特斯(Chatters)证实了宗教参与的多层面问题,并揭示了宗教因素如何通过各种生物行为和心理社会结构,将宗教与健康联系起来的拟议机制影响健康状况[3]。哈里斯(Harris)等探讨了宗教如何使人在压力状况下产生积极情绪[4]。宗教信仰的存在,可能与文化相关,它可能是文化的一部分,构成文化,包含并超越文化,受文化影响,塑造文化,或在影响认知、情感和行动时与文化互动[5]。非宗教类精神性更着重于对精神性进行科学上的探讨,避免其脱离科学的概念,更侧重于将精神性定义为人自身的内在力量,认为理解人的精神,更应从人的思维、动机、感觉出发,与人的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等紧密相连[6]。康宁安(Cunningham)提出,精神性可被看作是指导个人在他们的生活和发生的事件中寻找意义的框架[7]。因此,对于精神性内涵的理解,不能忽视上述的其中任一部分,既要重视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内心力量,也要重视其受其文化影响而形成的精神力量。不能片面地将宗教类的与非宗教类的精神性割裂开来,而是要打破它们之间的隔阂,将之统合在一起来研究,以拓展未来研究的新方向[8]。由于精神性概念的复杂性,在结构维度方面一直没有适合的维度以供探究其中各个方面的关系。

(2)精神性的影响因素。精神性在个体成长过程中日益彰显其重要性,然而如何从个体成长需求的角度促进精神性成长,这就需要关注精神性成长的影响因素。从现有研究中可以发现,有关精神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教育程度对个体精神性成长的重要作用。例如,不同的教育经历,对待生活的态度、实践世界的能力和意义世界的感知具有差异性。其他影响因素还有性别、人生阅历、家庭环境、个体禀赋等。例如,不同的性别影响着不同的人生阅历,而不同的人生阅历是精神性成长的关键环节;父母及其家庭精神性氛围将影响着未来人生的精神性需求;个体禀赋及其性格差异影响着积极人生观或者消极人生观,等等。

(3)精神性的内容。一直以来,国外的宗教信仰文化根深蒂固,因此,在对精神性的研究上,许多研究都探讨了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和敬畏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但随着西方宗教的发展和演变,如今也有一部分研究主张“信仰而不归属”,着重于人自身的精神力量。国外这些研究多以微观的角度,通过深入访谈所得到的数据,具体地研究了精神性的作用。同时,国外也开发出一些精神性的量表,但是很多都没有得到很好地验证。还有许多研究者着重于对现有的研究结果的验证分析,同时,也希望各领域都能够更加重视精神性以及信仰的作用,并将之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国内对于精神性的研究相较于国外稍显不足,主要体现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上。国内对于精神性的研究更多地是将其放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中,以宏观角度来探讨精神性的应用。相当一部分研究者表明,国内要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文化,将对这种文化的崇尚视为一种道德信仰,认为要将之融入到德育和美育中,重塑现代民族的文化根基,以实现精神上的现代化。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认为应将精神健康纳入其中,在教育价值取向、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有所调整和补充[9],这倒与国外精神性研究的观点相契合。同时,除了传统道德文化观念外,国内关于大学生精神性的研究更多地从国家战略、加强政治信仰的角度,而忽视了完满人生精神性的生活信仰、职业信仰和生命信仰,这与国外精神性研究略有差异。同时,国内在精神性结构维度研究方面始终有所缺乏,以精神性为主题的实证研究处于初步阶段,也较少关注精神性与个体成长的关系。

2.精神性内涵的维度分析

精神性是个人对人生终极意义的答案、超越体验的追寻,它存在于日常生活及不断奋斗的过程中,是人们适应并超越个体计划的体验。当个体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精神上的问题时,所遵循着一直以来人们所认同的“真善美”的价值,而探求答案,就是在发掘精神性。精神性既是能够激发个人生命意义与成就感的一种身心上的积极力量,也缔结与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万物甚至于超自然力量的联系,使个人内在生命能够向外衍生。也就是说,精神性的内容涵盖了最为基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对这个世界实践和探索,同时,也是使个人内在的思想与外界建立联系的思想上的力量。

(1)生活世界中的精神性:实现个人物化完满的支持力量。生活世界是一个物化形态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们致力于物化形态的完整与和谐,而精神性在人们追求完整与和谐的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支撑性作用。在生活世界中的精神性从内容上主要可以分为非宗教性和宗教性两类。

对于非宗教性的精神性,可理解为一种积极、正向的认知。比如关于健康的认知,在生理健康方面,较高的精神性对人的生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对生活质量、生活满意度、幸福感等方面有着正面的效应。比如,健康信念对生活感知等方面的影响最大,一些研究者如罗(Roh)等也提出,精神性与总体幸福感有联系[10];在针对一些特定群体的研究中,马奎斯(Marques)等发现精神性会提高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11];在非裔美国人背景下,斯卡鲁普斯基(Skarupski)等则发现了精神体验对生活满意度有积极影响[12];对于西班牙裔女性而言,她们也重视精神性对健康生活的作用[13]。从传统的儒家视角出发,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信仰与健康长寿追求的关系认为,道德是健康价值的前提之一[14]。总之,非宗教性精神性对个体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对于宗教性的精神性,可以理解为精神信仰。宗教性不是迷信,它是精神性的重要体现之一。宗教性的精神性以对人情绪调节、创伤恢复、精神疾病应对的作用以及宗教性所给予的精神支持作为切入点,以此来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精神信仰会作为安慰来源提高生活质量[15],也可以作为内在的调节机制平衡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治疗效果产生积极的效果。与此同时,精神信仰的行为也对生活满意度以及幸福感等产生正向影响。有研究者访问在伊朗战争中受硫芥子毒气侵害的17名退伍军人,发现宗教信仰帮助退伍军人接受中毒对他们生活的影响,使他们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16]。同样地,宗教实践是个体应对压力的健康心理策略[17]。类似地,宗教信仰水平越高,抑郁水平越低[18]。这一点在临床医疗上也得到了证实。在个人日常生活方面,个人的某些品质、一些生活行为、婚姻质量等都可能受宗教信仰和内在宗教性的影响。此外,一些研究也探究了父母宗教性对教养孩子的影响[19];对巴西大学生宗教信仰与吸毒的关系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宗教信仰发挥着保护作用的机制,能够帮助成瘾行为的戒断[20];在探讨精神性对非裔美国人的婚姻的影响上发现,在该问题上使用祈祷有利于加强双方关系[21]。总之,宗教性作为个体精神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个体生活具有重要的调适作用。

(2)实践世界中的精神性:实现个体行为完满的隐性力量。精神性不仅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世界中,同样也存在于人们的实践世界中。实践世界是人们探索与发展、开拓与创新的行为场域。在这个行为场域中,人们始终致力于探索、建构与创造等一系列行为活动。在这一系列过程性的行为中,既有显性的行为表征,也有隐性的力量支撑并推动着这种行为的持续,这就是精神性。精神性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工作也会有影响,尤其是会影响个人职业发展中必要的品质,如自尊、自我超越、宽恕、利他、同情心、智慧等。有研究表明,自我超越作为一种积极情绪,一定程度上调节了精神性和幸福感之间的作用[22],从而有利于职业人生的追求;精神性冥想对提高自尊方面的积极作用,有利于个人生活质量方面的提高[23],也会对积极职业精神的形成产生影响。精神性与人的心理社会功能也有着紧密的关系。高精神性群体通常更具有宽容的心态[24],精神性能激发利他和同情[25]。这种人际交往的心态可能会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际关系,使人们赢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有利于个人职业发展。此外,精神性与个人成长、参与创造性和知识积累的生活任务以及智慧等方面的幸福感呈正相关[26]。

精神性除了通过个人品质间接影响职业发展外,也能够直接影响个人的工作状况。许多研究都指出工作场所精神能够帮助人们完成工作目标,应对超负荷工作带来的压力以及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也可能影响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领导力等方面。工作场所精神在其工作表现和情感承诺中起到中介作用,有潜在的积极影响[27],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是建立在其精神性基础上的。胡国栋等学者指出,在中国特殊的文化和制度背景下,儒家伦理所蕴含的价值观体系与工作场所精神性的诸多结构维度高度契合[28]。这一结果也得到了卡兹米普尔(Kazemipour)等研究结果的进一步证实。同时,工作场所中的精神性有利于提高领导效能,并能够进一步激发企业员工的创造力[29]。而精神性对职业发展的影响,一方面是家庭传统的精神信仰可能会影响孩子未来的职业选择,如在关于非裔美国大学生的宗教、精神和职业发展的研究中,研究者们确定了宗教和精神认同程度、父母对宗教和精神信仰的影响会在其职业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30];另一方面,则是精神性通过影响个人成年后的心理社会功能,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从而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起到一定程度上的作用[31]。

(3)意义世界中的精神性:实现个体精神完满的深层力量。意义世界中的精神性通常作为一种整合身心的积极力量,是生命力的根源所在,能够激发个人的生命意义和成就感。它通常是基于一定的文化基础与文化认同所形成,根深蒂固。比如,庄严仪式通过影响精神性,影响着个体行为态度和看法等。白大褂仪式(WCCs)作为医学院的一种庆祝入学仪式,标志着教育、个人和专业形成过程的开始。这样的仪式使得学生们确认了自己将作为一名医生的使命和义务,对这份职业产生认同感,对个人的生命价值也同样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32]。精神性同样影响着人们对世界、他人、自身的生活状况的看法。这种影响常常是与日常精神体验、日常道德情感联系在一起,它能够调解人的情绪,改变人们的态度,激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探求,改善人们的幸福感,被视为了一种潜在的健康资源。因此,意义世界中的精神性能够帮助预防、减少一些不良行为。

意义世界中的精神性,可以是个体的,也可以是群体的。比如,精神性也能表现在家庭精神上,家庭的精神信仰能预防青少年药物使用和性危险行为的发生[33]。通过对拉丁美洲的萨尔瓦多青年的精神信仰与暴力行为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宗教应对和精神信仰水平的提高与反社会联系的减少有关,而反社会联系反过来又与高风险和参与帮派活动的萨尔瓦多青年中较低水平的暴力行为相关,在这个高危人群中,宗教应对和精神信仰是对青年暴力的间接保护[34]。另一研究结果表明,精神信仰以及在较小程度上的宗教应对方式保护了有可能参与犯罪行为的萨尔瓦多青年。然而,就其与社会发展中介因素的关系及其与特定犯罪行为的直接联系而言,精神更能一贯地防止犯罪[35]。总之,意义世界中的精神性是个体成长过程中的根源性力量。

三、大学生精神性成长需求模型的理论建构

1.面向生活世界的精神性:生理—心理—行为一体化

所谓生活世界中的精神性,指的是精神性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等多方面的影响,如生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生活中的行为等。在生理健康方面,高精神性对于提高生活满意度、幸福感有着积极的正向作用。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又与主观感受到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即是说,高精神性同样与高生活质量相关。同时,当人们感到生活幸福,对生活满意时,心情较为愉悦,其内心积聚的正向力量也源源不断地增加,因而会有较少的抑郁、焦虑、孤独的情绪和情感,可以进一步提升自我效能感与自我认同感。

基于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全覆盖和全方位的三全教育模式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全人教育全过程的实践路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生理、心理的健康状况都值得关注。国家教育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其行为也应该受到更好地规范。因此,大学生在生活中的精神成长需求是基于其“生理—心理—行为”一体化的精神性成长内容体系。所以,在生活世界之下,对大学生来说,精神性是否及其对他们的生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以及行为规范产生的影响,是他们精神性成长需求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重要命题。也就是说,我们所培养的大学生,一定能够从个体完满实现的角度出发,真正关心个体精神性成长需求,真正关注生活世界幸福感的动力源头。

2.面向实践世界的精神性:从工作场所精神性的培育到职业发展的准备

所谓实践世界,是指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准职业发展的经验感知与积累和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准备。大学生正处于为未来职业发展的储备阶段,对其实践世界上的精神性应当引起重视。在实践世界的维度下,精神性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储备以及工作场所精神所产生的影响与未来职业发展存在着某种内在的关系,这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重大议题,关系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命题。因此,回答“怎样培养人”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回答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如果“怎样培养人”无法解决未来实践世界中个体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这就说明“怎样培养人”的路径出现了大问题,这是高校始终需要警醒而且值得关注的议题。

3.面向意义世界的精神性:三观的生成机制所在

所谓的精神性的意义世界,就是指在精神性成长过程中,逐渐通过生活世界和实践世界的阅历而形成的有关个体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感受、体验和看法。这种意义世界的精神性是人完满精神性的逻辑体现。个人精神成长过程中,其主体性需求也相应地增长,可能出现理想与现实脱节的情况,陷入到精神成长的困惑与挣扎中,而宗教/精神信仰则调适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称之为意义世界。与生活世界中的精神性相类似,意义世界的精神性也同样影响了人们的生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和行为,同样也是通过如医疗、情绪等更小的维度来反映的。不同的是,意义世界中的精神性更强调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生命意义的直接影响,而生活世界中的精神性直接对生活质量所带来的间接影响。在大学生的精神成长过程中,这种信仰是否指引了他们解决了精神世界的困惑,帮助他们探寻更美好的生活意义,这是大学生精神性成长的最终评判标准。

因此,精神性的意义世界的形成,就是个体主体性的觉醒和文化性赋予的过程,这实质就是人的现代性的构成。据此可知,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前提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就是人的现代性的彰显,也是精神性发展的终极意义所在,从而回答了“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这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四、精神性成长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

1.人的精神性是人的现代化的核心

自启蒙时代以来,人类社会呈现一种含目的性的、不可逆转的持续进步的态势,而人类为了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也为了更美好的未来,始终都在追求卓越。而对于人的现代化而言,其核心就是精神性的现代化,精神性的现代化就是基于人的精神性成长需求的完满的内容体系,而不是狭隘的精神性内容。人类现代化的历程中,思想与现实的碰撞会导致许多困惑的产生,此时,心理层面的健康状况尤其值得注意。精神性的现代化表现为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的优化,表现在科学、道德、审美等方面的思想上的不断完善。精神性的健康发育应当指向“完整的人”,即是在“生理—心理—精神”上的完整。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将把精神健康纳入其中,关注人的社会文化属性,关注人的精神性的发育。其实质仍是人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中所必须经历的。

2.立德树人是教育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以及实现教育现代化成为了国之大计。教育现代化其关键在于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如前所述,其核心在于人的精神性。因此,无论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都要从培养对象的内生角度出发。目前,国内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仍有很大的不足,在社会生活和教育领域中,精神性教育未能引起应有的关注和重视,聚焦于提高人的精神性从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急迫。许多学生自觉幸福感低下,对生活不满,出现不良甚至极端行为等,都是精神性教育匮乏的表现。同时,精神性内容体系仍处于偏颇的危机之中,如何构建精神性的丰富内涵成为大学生精神成长需求的重中之重。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道德始终居于重要的地位,这种思想观念,也深深烙印于我们的血脉中。对道德的信仰在许多时候也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使我们在对善的事物以及社会价值形成强烈的认同与崇敬。这种道德信仰实际上提高了我们的精神性,使我们在这个社会中得到更多的认同和支持,建立起我们的社会关系。因此,在全人教育的视角下,立德树人应以实现人的精神性现代化作为重要前提。

3.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实现的有效路径

教育现代化需要培养创新性人才,需要优化教育体系结构,实施全人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回归到人本主义教育教学观。要使“躯体、心智、情感、心力融为一体”,精神性健康教育应当引起重视,这也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人才培养必须要重视的问题。高校教育多元化以及大学生教养教育对大学生的精神性教育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而今,借鉴其他民族经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观念,立德树人,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中国精神是中国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大学生精神性成长需求教育中,思想政治思想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极为重要的内容。在思想政治思想教育中,应当注重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它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目标,能够帮助形成坚强的个性和坚定的意志。而对于学生的精神信仰,要加以尊重,同时正确引导,使大学生的精神需要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适应,使大学生成为现代化进程中更优秀的人才。

猜你喜欢
精神性信仰个体
上下级工作场所精神性匹配与下级主动行为的关系*
多元视角下的职场精神性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张灿 以“谦逊”的设计,赋予空间感染力和精神性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论信仰
铁的信仰
西方精神性研究评述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