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中的班主任——赵老师,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她的教学成绩有目共睹,她任教过的所有班级的成绩在整个年级都是名列前茅的,而她带班的严厉也是全校闻名的。我记得她当时大概30岁左右,身材矮小,却威风凛凛、气势逼人,她每天都有无数种生气发火的理由,令我们谈之变色、见之欲逃。
进门不喊“报告”,她生气
开学报到第一天,同学们三三两两地结伴进教室,结果一进门没两步就被赵老师一声河东狮吼给震了回去:“给我出去喊报告!”只见这几个人吓得赶紧退出去,在门口毫无气势地来了句软软的“报告”,赵老师回答“进来”之后,才低着头灰溜溜地钻进教室,坐到最后一排,大气都不敢出,默默地看着下一波同学经历和自己相同的际遇。在全班同学到齐之后,她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宣布我和另一位同学为班级的学习委员,原因是我们俩在进教室时主动喊了“报告”。她说:“教室里有老师时,进门要喊报告,这是你对教室里面所有人的尊重,如果你们小学时没有学会,那从今天开始必须养成这个习惯!”
跑操队伍不齐,她生气
初三时,为了迎接体育中考,我们每天放学后都要集体到操场跑步。许多班级都是学生自由组织,所以跑步时纪律松散。只有我们班的赵老师——一位灵活的小胖子,每次都组织我们排好队整齐地跑,她还会拿着一根小棍子跟在队伍的后面跑。我们班一有人掉队,她就会朝着那个人的屁股装模作样地来一棍子,并大声说:“我多少斤你多少斤,我多大你多大,跑得还没我快,好意思吗你!”于是我们班所有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在操场上“风驰电掣”。当其他班的学生幸灾乐祸地发出笑声时,赵老师又是一嗓子:“笑!还笑!明天就轮到你们。”于是,第二天,一堆班主任拎着棍子在每个班的队伍后面跟着跑。中考时,我们班的体育成绩全校第一。
班歌唱不好,她生气
每年学校举行的班歌比赛是赵老师最为重视的班级集体活动,她说:“班歌反映了一个集体的气质与灵魂,你们一定要好好唱,唱出我们班的气势。”每天晚上,赵老师都会减少我们的作业量,并利用晚自习的时间带我们到操场上反复练习。一开始,总有一些同学宁愿待在教室里做作业也不肯参加,还有一些同学混在队伍里滥竽充数,只张嘴不出声。赵老师看了火冒三丈,毫不留情面地说:“你们都给我听好了,集体活动就是集体活动,我不会允许任何一个人无故缺席,也不允许任何一个人敷衍了事。”赵老师在班集体活动上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精力和热情,渐渐地,再也没有人会对集体活动不屑一顾或是浑水摸鱼了。全校班歌大赛上,赵老师亲自上台领唱,我们班获得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时至今日,我们初中班级群里还保留着那次比赛的珍贵的照片与音频资料,这些都成了我们最美好的回忆。
男女生交往不当,她生气
青春的荷尔蒙在早春时节愈发躁动不安,班级里开始有男女生“眉来眼去”了。一开始,赵老师并没有过多关注,可当其中一个女生的学习成绩开始明显下降时,赵老师开始行动了。一天放学后,她把这个女生叫进了空荡荡的办公室,不出三分钟就把女孩骂哭了。她一边骂一边给这个女生递餐巾纸,骂完了,又开始感叹自己都还没有男朋友,最后又是一番苦口婆心的劝导,直到女孩保证会处理好男女生关系,不会再耽误学习,赵老师才放她回去。此时天已经黑了,这个女生注意到,赵老师一直偷偷摸摸地远远跟在自己后面,直到自己进了小区的大门,这个女生就是我。我非常感谢她那天晚上骂醒了我,又在漆黑的夜幕下沉默地做我的守护神,送我到有光的地方。
任课教师布置的作业多,她生气
赵老师“执掌”的班级:作业特别少。不仅她自己任教科目的作业少,其他任课教师的作业也不能多。每天放学前,赵老师会仔细过目各科课代表抄在黑板上的作业,心里计算大致时间。她对各科作业的量都把握得非常准,一旦哪一科的作业超过了她心中的标准量,她二话不说,就会直接打电话给任课教师,请他们减少作业量。如果任课教师实在不能减少作业量,她就会主動减少自己这科的作业量。她说:“刷题并不是提高成绩的唯一方法。你们要做的就是多休息,保证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是的,赵老师的观念就是,刷题比不上听课和睡觉,学习比不上身体健康。
除此之外,赵老师还有太多太多生气的理由。但赵老师的每一丝怒气,都牵挂着我们成长的一点一滴。
现在,我进入师范院校学习教育专业,从我学习的教育理论来看,赵老师的许多做法确实有些过激和不妥。她肯定不是那种温柔谦逊、善解人意的理想型教师,她只是一个普通的、脾气暴躁的、有自己教育原则的普通人。她有那么多的缺点,易燃易爆,既动口又动手;她也有那么多令我们动容的瞬间,不厌其烦地劝我们多睡觉、多跑步,下班前送家远的学生回家。我从小立志做一名教师,所以对自己遇到的每一位教师,我都会在心里默默地比较,我会想:如果我是她(他),我会怎么做,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理想的教师。遇到赵老师后,我发现其实没有什么所谓的理想型教师,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不应该用统一标准去要求每一个教师,但是我觉得好的教师肯定应该是懂得因材施教的、为学生终身发展考虑的教师。时至今日,我依然保持着和赵老师一年一会的习惯,而她的教育风格也一直都是那样,没什么变化。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本科生)
中国目前拥有400多万班主任,是教师队伍中最庞大的一支队伍。在班主任队伍中一定存在着个性迥异、风格不同的各类班主任。学生眼里的班主任形象是值得当下的班主任和教育研究者关注的。当师范生们站在基础教育之外,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理论重新审视当年的班主任们,他们眼里的班主任和那段人生经历一定是别有一番滋味。而这段经历对于他们未来的教师生涯一定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希望的一种“不忘初心”:即不要忘了自己曾经是学生。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在我的“班级经营与班主任工作”这门师范生的专业选修课上开展了“我和我的班主任”教育故事演讲,以此作为挖掘师范生自身学习资源的一种尝试,实施下来效果很好,大大缩短了学生与这门课程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在学生们的讲述中,班主任的形象也变得日渐丰满起来。
刘珂的《佛系的老周》一文,为我们呈现了一位具有较高的带班教育智慧、淡定从容、举重若轻的佛系班主任形象。面对高二文理分科后的竞选班委的第一节班会课上全班学生的冷漠,老周并没有急于采取干预行动,而是选择了等待,他用等待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面对高二学生对于异性交往的神秘感和好奇心,老周及时召开性教育的主题班会,对异性交往进行正面引导,而不是消极扼制,体现了对高中生情感发展的高度尊重和信任,以此唤醒了学生的自尊与自律。面对班级常规管理中的纪律问题,他没有采取严厉的惩戒措施,而是选择了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充分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老周看似“无为而治”的班级管理,实则是很高的教育艺术,前提则是建立在对学生的充分理解、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之上的。
王雯娟的《爱生气的赵老师》一文则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与老周性格迥异的赵老师的形象。赵老师以教学成绩优异和带班严厉见长。在学生眼里,她最大的特点是“爱生气”。她不是学生们心目中那种温柔谦逊、善解人意的理想型老师,她只是一个普通的、脾气暴躁的、有自己教育原则的普通人。她有那么多的缺点,易燃易爆,既动口又动手;也有那么多令学生一瞬动容的瞬间,不厌其烦地劝学生多睡觉、多跑步,下班前送家远的学生回家。她颠覆了我们心目中完美教师、完美班主任的形象。而学生喜欢的恰恰是赵老师这样的敢爱敢恨、个性鲜明、有着明显缺点的普通人。我想,王雯娟要告诉我们的是,只要班主任是发自内心地爱学生,为学生着想,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哪怕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是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的。在某种意义上,孩子比大人、学生比老师更宽容。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