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之思

2020-02-25 01:34贾孟喜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师德时代

贾孟喜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广东 广州 511450)

党的十九大报告宣布,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一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这个新时代对包括高校教师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思想、素质、知识、能力的要求。鉴于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在强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同时,特别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等重要会议和场合指出,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与强调教育、教师工作重要性相联系,阐发的以“三个牢固树立”、“四有”好老师、“四个相统一”、“四个引路人”、“六个下功夫”为主要内容的师德思想,体现了新时代对于高校教师师德要求的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和价值旨归,凸显了对高校师德建设问题的高度重视。消除多元价值观的消极影响,根本改变高校教师师德建设被软化、弱化状况,阐明新时代师德教育的价值意蕴,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按照新时代新要求,高校教师应有怎样的遵循,所立育人之德才能实现树有德之人的教育目标,是本文欲探讨的问题。

1

高校教师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崇高志向。

“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不同国家、不同社会、不同时代对这一问题会有不同回答。社会本质决定教育的本质。“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1]这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社会主义”定语,强调的是高校在办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把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和政治引领放在首要地位。要做到这一点,高校教师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崇高志向。一是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理论修养,弄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结合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从理论上弄清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二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深入分析和理清中国近代以来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500年来的历史脉络、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深刻理解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回看历史上走过的路、比较别人走的路、远眺前行之路,在思想上弄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切实做到理论上清醒和政治上坚定。三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和时代内涵。它由于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能够帮助我们清醒认识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存在的长期性、复杂性,因而必须以更高的政治站位,重视防范和抵御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的问题对于教育人、培养人的重要意义。

战争年代,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面对敌人严刑拷打所以能宁死不屈,就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作为精神支柱而能获得无穷的精神力量。从政党来说,这也是无产阶级政党能经受住一次次挫折又一次次奋起的根本原因。反面观之,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东欧剧变也正是从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理想信念动摇开始的。当前,国内国外两个大局相互交织,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各类思潮碰撞激荡,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把中国的发展视为对其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挑战,加大对高校的意识形态渗透,各种错误的、落后的思想观念与体现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观念杂陈。一些教师由于政治站位不高,受社会错误思潮影响,在课堂上夸大社会生活消极面,传播旨在抹黑、歪曲和诋毁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言论,对学生成长发展必然产生消极影响和严重危害。一些教师在工作生活压力和利益诱惑下,失去对各种错误思想的辨别力,在互相激荡的多元价值选择中迷失自我,认识不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和政治引领的重要意义,出现了轻思想政治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和思想品德熏陶的偏向,其结果,一些学生人生价值观扭曲、错位,德行无底线,成了社会的“危险品”。

新时代要求高校教师必须从意识形态高度认识问题,用坚定信仰、坚定理想信念炼就出“金刚不坏之身”,在大是大非面前政治站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2]习总书记在针对教师提出的“三个牢固树立”和“四有好老师”中,将理想信念置于首位,就是强调这是高校教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备的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培养人的问题上,高校教师“明大德”,就是必须明确这一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保障,是立足中国实际、具有鲜明特色、明显优势、能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先进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成长为具有强大政治领导能力的成熟政党、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政治底气。高校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就要把教育学生确立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思想意识放在学生成长成才要求的首位。高校教师从坚定信仰、信念的高度来理解自己的职业追求和工作责任,把对信仰的追求放在第一位,把心系祖国发展和人民需要的追求贯彻到教育的全过程中,让学生传承下来,以此塑造学生灵魂。

2

在社会生活中,高校教师应自觉同随市场经济而来的功利性、物质主义价值取向和道德失范现象作斗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新时代有责任担当的社会公民。

就现实生活实践来看,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引发的道德问题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有论者提出,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一些人物欲膨胀,功利化、浮躁等病态社会现象在发展中对包括师德在内的社会道德建设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一些教师也崇尚即时有用,追求物质享受,拒绝责任担当;一些教师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对待工作,只想着简单地完成教学任务,而热衷于兼职兼薪工作,沉溺于报课题、找项目、搞科研,使培养人这一本应尽职尽责的工作受到影响。从受教育者方面看,学生只看重学到专业知识,忽视自己在道德修养、精神境界、社会责任、公德意识等方面的提升。家长也是只注重教育对孩子就业和家庭功名的短期功效,轻视教育在形成健全人格、丰富精神世界、提升人的文化生活方面终生受益的价值。

以“纯粹经济人”方式存在,即使在资本主义社会也是不足取的。马克斯·韦伯论述支配问题时阐述了这一道理,他指出,如果管理干部和支配者之间的结合,是以纯粹的物质利益或利害考虑为基础,这个结合必然不十分稳固。通常还会有其他的如感情、理想因素补充物质利益考虑的不足。但作为支配的基础,单靠习惯、个人利害、纯感情或理想等动机来结合仍不够坚实。除了这些之外,通常还需要另一个因素,那就是正当性的信念。[3]这种正当性或是法律规定的权利、传统的神圣性,或是对道德规范或社会秩序的遵从。韦伯启示我们:不是只以纯粹的物质利益或利害考虑为基础,而应从更深的对于维护生活有序进行的社会规范的正当性的信念层次去正确理解作为社会人的高校教师在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追求。

习近平指出:“我们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前提下发展市场经济,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社会主义’这个定语。”[4]“社会主义”这个定语表明,我们国家仍然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前进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依然是我们的基本遵循。共产党员能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领导干部勤奋工作、廉洁奉公,普通公民面对生活于其中的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也应该明白“人无德不立”的古训,拥有坚定的道德理想、道德信仰和道德意志,在社会生活中给人以品行端正、一身正气、有气节有骨气的形象,面对困难、逆境、阻力而坚韧不拔,自觉提升个人修养,抵制各种不道德思想行为的侵蚀,这些仍是新时代不可或缺的优秀道德品质。利益最大化原则,只能被严格控制在经济生活领域范围内发挥作用。在社会生活中,高校教师不应被大众的浅近需求所同化,而应致力于人民文明素养和公德素质的提升,以及社会文明程度和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对受市场大潮和多元价值观冲击形成的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价值取向,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物质主义偏向,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的道德失范现象等进行深刻的理性批判,引导摆脱了生存危机的广大民众在追求丰裕物质生活的同时,深刻认识到膨胀的物欲会遮蔽对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等最本真问题的探究。引导人们更多关注自我内在的精神追求,思考人作为一种精神存在应具有的信念信仰、价值追求、使命担当、终极关怀等问题。履行这样的社会责任的自觉意识和积极意愿,正是新时代对高校教师的新呼唤新要求。

在现代中国社会,随着人们交往范围的扩大,社会公共生活的范围日益扩大,在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利益和权利的同时,以维护公共利益和强调社会责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成为社会道德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地,高校教师作为独立个人,应注重提升自己的社会公德意识和公民意识,以具备公民道德素养、忠诚履行公民权利义务的品格与能力作为自己在新时代师德提升的时代内涵。一是以独立之思想,摆脱依附性人格,形成独立、自主、平等的人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会用平等、自由、公正、法治的方式对社会公共问题和道德问题进行价值判断;二是以自由之精神,在基于对自己的个人利益和个人发展负责而践行权利的同时,尊重和保护他人的自由,对他人表现出友善、信赖、互助意识、人道主义,不断提高自己解决公民道德冲突和自觉践行公民道德责任的能力;三是以主人翁之责任,积极参与管理国家、社会和公共事务,致力于使自己生活其中的社会成为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文明、和谐的社会,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致力于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此基础上以自己的示范行为塑造全体社会成员的高尚品格、健全人格、公德意识和公民素养,这是新时代对高校教师更高层次的师德要求。

3

从职业道德看,高校教师师德的核心是敬业,一是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二是对学生的仁爱。

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高校被赋予崇高的责任和使命,但高校教师无疑是这一责任和使命的具体承担者。我们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美国学者唐纳德·肯尼迪甚至直接说,大学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教师。[5]高校教师要能承担起这一责任和使命,就要将自己的工作做到圆满,敬业是最基本要求。

何谓敬业?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演讲中说,人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甚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在他看来,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政治家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具同一价值,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有同一价值,因为同是替社会做事。“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6]高校教师能做到“一点不旁骛”“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甚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是能够做到圆满,真正承担起人类文明推进、民族复兴、社会进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个人发展需求所赋予的责任和使命的。相反,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便是亵渎职业之神圣,其结果一定把事情做糟。

高校教师从内心深处敬重自己所从事的高等教育事业,恪守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忠诚热爱,具体可从研、学、行三方面来做。“研”即科学研究、探索真理、创新知识、潜心问道。这是高等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特点,是对高校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雅思贝尔斯就认为,只有最好的研究者才能带领学生接触真正的求知过程,只有自己从事研究的人才有东西教别人,通过他的循循善诱,在学生心中引发出同样的动机。[7]高校教师只有潜心问道才能充分理解、吸收国内外相关专业研究成果,创新知识形成自己的精品文章论著,并提升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学”即对知识一以贯之渴求的好学乐学态度,“结发受学,白首不倦”,终生孜孜以求,熟悉经典著作,因拥有专业方面的渊博学识扎实学问而“学为人师”“经为人师”。“行”即注重修身,谨言慎行。从“学”和“行”的关系来看,因“学”所得之“知”能够在与实践之“行”的互动中化“知”成“识”,做到知行合一,理性认识与实践践行相统一,科学理论性的东西表现在自己的言论行为中。由于弘扬“行为士则,德为人表”的优良传统和对崇高品德的追求,“德行可以为世范”。

高校教师以培养人为中心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纵有再多难处,也坚持追求“做到圆满”,勿有任何动摇,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对教育事业的忠诚热爱。从研、学、行三个方面做到“才为世贤、学为人师、行为世表”,因高深学问、高尚品德和崇高人格为世人尊敬和敬仰时,也就以职业成就了自己。

高校教师对学生的仁爱是由塑造灵魂工作性质决定的。塑造灵魂的过程实质是一个通过理想信念、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进行精神建构和学生精神成长的过程,通过教育提高学生自主成长的素质能力和道德水平,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其理想结果就是构建一个完整人的精神状态。在新时代,高校教师要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必须在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注重将体现人文关怀、家国情怀、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的人文知识融入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教学中,同时,只有通过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分析其所思所想和成长需求,结合不同学生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生活引导,身体力行地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才能完成新时代赋予我们的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和使命。

高校教师“对学生的仁爱”归结起来就是尊重学生成长发展的主体性和规律。

一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留给学生自由探索之空间。教育过程是教师用人类创造的关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丰富科学文化,关于对人的生命、生活意义与价值的叩问和理解所形成的思想成果来教化、塑造学生,以自己的崇高品德、高尚人格熏陶、化育、启迪学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能将学生视为只能盲从的被教育对象,不能简单地只是把自己想象中的知识图景加给学生,以学生头脑被各种知识装满为目标。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成就学生的过程,要以尊重学生独立人格为前提,立足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注重发挥学生成长发展主体性,根据其兴趣爱好、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进行引导,促进学生自主成长发展。这就要在教育过程中留给学生可自己思索的自由时间和空间,以自由之精神,根据自己的内心标准进行价值判断,重新审视生活和生命的意义,自主探索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是用内心的真正热爱让教育往心里走,往深里走。对教育事业的敬重、忠诚热爱与对学生的仁爱,促使教师全方位关心每一位学生发展成长所遭遇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刻检视自己思想观念的缺陷、矛盾、局限性,依靠科学理性,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教师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是否充盈、人格是否健全,引导学生懂得尊重与感恩,学会宽容与理解,深刻领悟生命的价值、意义与尊严;促使教师以师德、师能、师艺的结合设法接触学生,了解学生,以诚信、耐心、热心、爱心在课内外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能深入内心世界、触及灵魂的深度切磋交流。师生之间共同探究问题的激情、热情、兴趣和真诚,能春风化雨般地浸润学生心扉,在潜移默化、熏陶感染中,心智得到启迪,情操得到陶冶,丰富情感与个性逐渐形成。

教师的仁爱之心,虽一直为大家所强调,但面对一些教师受市场拜物教熏染造成的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缺失状况,强调这一点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立德是高校教师的必修课,修身是高校教师成长的基本功,高尚师德似乎就是高校教师的化身。不断进行师德提升是伴随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从小事小节做起,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绷紧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这根弦。积尺寸之功,才能在长期的职业发展中立从教育人之厚德,引领教育发展的新时代。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师德时代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基于模糊多标准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研究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