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明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福建 福州,350007)
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职业教育要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总书记的讲话引发了高职院校对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刻思考,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二十条”)的出台,“三教”改革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的广泛重视,开展“三教”改革对于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是教师、教材、教法的合称。“三教”作为贯穿在教学全过程的基本要素,缺一不可;“三教”是保障高职教育质量的“生命线”,更是深化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切入点。“三教”改革是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统称,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对“三教”中任何一个方面的改革均已开展了丰富的研究,但将“三教”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性开展改革探索则是近年才引起研究热潮。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新常态和开展的供给侧改革,各行各业亟需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以满足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需求旺盛的同时,我国高端技能人才缺失严重,杨清丽等研究指出,当前我国技能劳动者仅占城镇从业人员的33%,而发达国家该比例普遍50%以上;高端技能人才在技能型劳动者仅占21%,而发达国家该比例普遍高于30%;[1]于志晶等指出,我国技能劳动者仅占就业人员的19%,高技能人才比例不足5%。[2]以上数据凸显出我国高端技能人才缺失的窘境,也反映出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不足的问题。邓斌指出,许多高职院校存在专业设置与市场脱节、教学内容陈旧、师资队伍脱离社会发展需要、学生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导致毕业生不能满足企业用人要求。[3]高职院校必须通过“三教”改革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确保更好服务现代化建设、更精准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2019年出台的“职教二十条”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指明了职业教育的建设方向,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进入内涵发展的新阶段,正因为如此,2019年被称为职业教育改革元年。“职教二十条”将“三教”改革作为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的突破口,不是将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孤立开来,而是将它们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在阐述对它们各自具体要求的同时,更强调三者的联系和协同性,如“职教二十条”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实现教材和教法改革的协同;“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的要求强调教师和教法改革的相互促进。
目前,我国已启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以下简称“双高”建设),通过“三教”改革,能有效促进“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和“提升校企合作水平”等模块任务的完成。由此可见,“三教”改革既是落实“职教二十条”的根本要求,也是建设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群)的重要举措,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职教二十条”指出我国职业教育存在“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可谓一语中的、切中要害。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比如“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2018年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总量为45.56万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31.48%,[4]与“职教二十条”2022年“双师型”教师比例超过50%的目标尚有差距,“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的背后,是高职院校教师知识技能水平与企业脱节,槐福乐等发现高职院校教师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方面不够主动[5]。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不少学生存在知识基础不牢、知识接受能力较差、学习动机不强烈等问题,引起高职教育者的焦虑,张乐新等指出计划招生数逐年增加的同时,河北省高考生中填报高职志愿的人数逐年下降,导致了专科录取分数线大幅下滑,高职院校的生源在知识基础和知识接受能力方面呈现下降趋势;[6]褚静静等发现高职财会类专业不少学生存在上课迟到、玩手机等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7]针对基础差的学生,很多高职院校教师套用本科的教学和考核模式,最终学生一头雾水,教师亦身心俱疲。基于以上种种问题,高职院校亟需开展“三教”改革,根据高职学生的基础及培养目标,因材施教,探讨新的教学模式,提升办学水平。
高职院校长期以来开展了诸多教学改革,在“三教”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夯实了“三教”立体化、一体化改革的基础。综上,开展“三教”改革时机成熟、时不我待。
教师、教材和教法在教学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共性,“三教”改革更应该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牢牢把握职业教育的目标。黄炎培提出职业教育在于“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对“三教”改革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根据黄炎培提出的职业教育目标,“三教”改革首先要围绕促进学生发挥个人优势而展开,学生的优势因人而异,例如有些学生理解能力弱但实践能力强,有些学生理论基础差但沟通能力强,这就要求教师能够转变思路,不再以服从安排、应试能力强作为评价好学生的标准,而应因材施教,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优势,加以引导和培养,使之优势更优、长处更长,最终实现人人皆可成才;其次,“三教”改革须围绕着提升学生就业能力而展开,应深入对接企业需求,培养学生的谋生技能;再次,“三教”改革应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求,培养学生服务社会、促进科技进步的责任感及能力,实现人人尽展其才。
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三教”改革只有以学生为中心,坚守教师立德树人的初心,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才能更高效地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黄炎培指出,“只从职业学校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教育界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农、工、商职业界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的沟通和联络;提倡职业教育的,同时须分部分精神,参与全社会的运动”。[8]同样的,“三教”改革也不能单纯从高职院校出发,必须依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首先,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实现项目式、模块化教学,引进“实景课堂”,离不开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其次,编制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离不开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再次,在教材中引入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的案例必须依赖于企业的支持,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同样离不开产教融合;最后,项目教学、情境教学、翻转课堂等教法的改革同样离不开企业的支撑,由此可见,“三教”改革必须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依托,校企共同推动。如福建省通过开展“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度结合企业需求,由高职院校和员工所在企业联合对在职员工开展职业教育,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师资来自校企双方,且可根据培养需要在生产车间开展教学,这种深度产教融合的模式,可为“三教”改革提供良好借鉴。
基于近年来全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一直倡导各国开展职业教育转型。UNESCO强调转型后的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创新性、可持续发展及人类幸福生活之间的关系,专业结构方面强调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强调对学生社会交流和情感技能、非常规认知技能和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培养,倡导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学习成效及其他方面的改革。[9]在UNESCO倡导下,很多国家开展了职业教育改革。我国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质量,一直致力于职业教育改革,在此背景下,“三教”改革应与时俱进、持续创新,以响应UNESCO的倡导和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政策。
就国内而言,近年的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一是新兴产业将在很大比例上替代传统产业,该替代过程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二是聚集在价值链低端的产业将向“微笑曲线”的两端攀升,推动服务业迅速发展,需要大量技术研发和营销管理类人才;三是粗放型产业向密集型产业转变,将打造精细化生产技术和流程,需要大量的现场工程师和技术人才作支撑。[10]上述变化长期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形成压力,客观上也要求“三教”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持续创新。
要想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打造能够胜任企业前线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前提,因为只有能够胜任企业前线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培养能够胜任企业岗位的毕业生。打造能够胜任企业前线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首先应针对“双师型”教师的岗位胜任力改革高职院校的教师引进制度,确保所引进的教师在对应岗位具有足够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积累;其次应营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氛围,通过改革绩效制度、职称晋升制度,让能够胜任企业前线的“双师型”教师获得更好的待遇和更佳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考核和晋升指挥棒的作用,最终引导更多的教师向“双师型”教师队伍看齐;再次应深入开展产教融合,通过与企业合作现代学徒制、“二元制”、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项目,以企业职业技能标准作为学生的培养和评价标准,通过联合培养和评价学生,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最后,应加强教师下企业实践管理,确保教师在企业的实践能够深入前线,积累与教学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高职院校应打破原有的教学体系,深入对接企业需求,重构课程体系,基于企业需求建设模块化教学资源,实现跨界融合。通过打造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立由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团队组成的模块化教学队伍,督促他们聚焦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教学分析和教学设计,团队配合中发挥各自的专长和优势,实现知识技能互补;在团队中引进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人才,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应用,逐步打造成为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实现多样性的学生因材施教。
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应打破“按部就班”的习惯性思维,充分发挥教学创新团队成员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倚重骨干教师的同时充分激发全体团队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发挥集体智慧,协作备课、共同开展教研活动、齐力组织教学实施,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加强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培养,通过培训和研讨强化专业教学法,推进“课堂革命”,引导教师尝试“工单式教学”“任务引领式教学”和“标准引导式教学”,实现教师团队创新与教法创新的协同增效作用。
秦华伟等指出,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教材内容过时、更新缓慢、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选用不规范和缺乏线上线下一体化教材等问题。[11]建议通过以下方式解决以上问题:首先,由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共同编制反映生产实际且融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规范的新型教材;其次,为解决教材内容陈旧、更新缓慢的问题,新型教材宜采用活页和工作手册的形式,以便及时更新;再次,增强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的实操性,强调差异性,以便针对人才培养的不同需求和学生的不同特点,迅速调整教材内容,进而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开展教学;最后,充分借助在线教育平台,配套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的信息化资源,供学生课前课后、校内校外开展学习,发挥教材改革和教法改革的协同效益。
建议高职院校与时俱进,运用信息化媒介开展教法改革,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例如通过3D虚拟技术将知识点设计成为实践场景,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容易结合实践,实现翻转课堂;以Flash动画技术开展游戏式情景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运用信息化媒介还有助于推行“探究式”“抛锚式”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通过运用3D虚拟仿真、Flash动画、视频、图片等媒介,增强学习材料的趣味性;通过在学习素材中引入游戏元素,探索以游戏通关的方式促使学生不断深入地完成学习任务,提升教学过程的趣味性;通过以问题为导向,采取“探究式”“抛锚式”“项目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查找资料、咨询专家、征询建议等方式,自主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充分发挥“三教”改革的协同效益。
在“双高”建设背景下,教师、教材和教法的改革彼此间不再分割,而是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通过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打造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等方式,依托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和信息化媒介,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的理念,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逐步推动“三教”的一体化改革,促进协同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