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琴
“双师型”教师培育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研究
陈良琴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1)
大学生创业园需要雄厚的师资支持,以基础知识理论为背景,为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科技研发支持。本文分析了“双师型”教师培育环境下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的内涵,并针对当前大学生创业园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措施。
大学生创业园;双师型;教师培育;创新
以高校为主,建设校创联动型的大学生创业园,为服务本学校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更多便利化服务。但是,随着大学生创业园运营,暴露出较多的问题,其中创新创业职业教师的培养缺乏,使得创业园教师管理者与专业课教师不能够共融,即普通教师在教师岗位上不能够很好地实现教学与管理。对于创业团队来说,不仅需要充实的专业知识理论背景,同时还要有良好的专业实践能力及动手能力,因此在大学生创业园运行与建设的过程中,应重视“双师型”教师培育,这样才能够针对创业团队提供专业知识培训和坚实的专业技能培训[1]。
大学生创业园是高等院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重要载体,同时也为公共就业及创业服务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能够提供给大学生创业资源的分享,同时能够提供优质的专业知识理论教学,并开展有价值的专业教学实践。因此在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的过程中,应注重“双师型”教师培育,为加快创业学生技术成果的转化,提供了源动力。“双师型”教师培育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建设注重以专业教学与专业实践能力提升为基础,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创业教学资源,开拓创业团队的眼界,并能够为更有效的研发创新提供理论支撑。“双师型”教师理念已经伴随中国教育几十年的时间,应用到大学生创业园建设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也体现着“双师型”教师培育教学理念已经得到创新[2],更加适应当前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理念的应用。
大学生创业园的运营最适合“双师型”教师教育培育,但是,由于高校创业园现阶段的管理模式及运行方式较为单一,只是为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创业支持,因此对于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都较强的教师培训及教师教育团队的建设力度不够,影响了大学生创业园内部创业专业知识的培训,阻碍了创业团队的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
由于创业园内的创业平台缺乏“双师型”教师的指导,造成创业园创业培训的模式单一。学生在进行创业的过程中,成功的关键是专业知识理论与专业实践技能的结合程度,因此创业园内创业培训至关重要,在“双师型”教师培育环境下,应重视创业培训方式的多元化,借助充足的创业知识体系,构建适应性的创业教学理论及模式。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显然会遇到各种专业技能问题,需要创业园配置相应专业领域的专职教师进行理论指导,同时也会遇到实践问题,同样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学,因此“双师型”教师培育非常关键。
在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可续的激励制度,因此导致了教师的培训及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导致主体积极性不高。大学生创业园运营管理的过程中,应建立以学生创业团队为主体,“双师型”教师为辅的创业园运营机制,造成激励制度缺乏的主要原因有三点。其一,在现行的教师职称资格认定及评价的过程中,仍以教学水平和教学工作量为唯一的评价指标,对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及学生实训效果等的考察较少,评估机制不完善,较为片面,从而导致创业园内“双师型”教师培育缺乏激励制度。其二,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的过程中,“双师型”教师培育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进而导致教师教学成绩及教学理论内容的获得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最后,大学生创业园中对于“双师型”教师培育流于形式,缺乏制度管理,从而导致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缺乏完善的运营管理机制[3]。
为了能够满足大学生创业团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需求,应以建设“双师型”教师培育体系为重点,提高大学生创业者的专业理论水平,更好地为创新创业的研发过程服务。因此在加强“双师型”教育培训力度的过程中,应首先规范创业园教师的考核标准,这也是创业园教师团队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在规范化教师考核机制下,能够便于发现学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同时能够有利于获得教师自身评价结果的赞同。科学的“双师型”教学评价的完善不仅代表了创业园投入力度,同时也代表大学生创业园的教学规范化,营造了良好创业指导教学氛围。
大学生创业园对于创业团队的培训质量包括很多方面,其中受培训教室职业能力的影响因素最大,因此应建立完善的“双师型”教师教育培训体系,不但要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同时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全方面地加强创业辅导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例如,应创建基于创业园建设的教师技能培训模式,形成“以赛促学、技赛结合”的教育教学培训方式,鼓励创业培训教师带领大学生创业团队积极参与到各类创业大赛中,在创业大赛的举办形式上,可以以大学生创业园建设为契机,注重学科专业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的结合。参与创业大赛,可以提高学生创业团队的实践能力,同时作为带队教师,可以调动教师的创业指导教学积极性,将创业园的创新运行模式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其次,可以引入“工学结合”的项目创业教学理论指导模式,以大学生创业园为主导,联合高校教师教学资源,围绕相关企业的发展模式,提高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创新自主性及产品的研发性[4]。
大学生创业团队需要充实创业培训,而创业培训的主体是专职的创业指导教师,将创业实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战与市场结合,创业交流会、校企合作交流会、创业技术指导等模式的交叉应用,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创业团队的基本知识体系及创业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够提升创业指导教师的教学理论,为“双师型”教师教学培育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在培训模式的创建中,应构建创业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空间,进而了解指导教师彼此间创业团队的不足,并增加相应的技术指导,提升创业团队整体实力。在创业园之间运营交流会议上,可以以建立实践资源为主,深化大学生创业教学培训计划,并将创业园的创业培训模式进行分享,构建和打造创业文化氛围。
例如,在大学生创业园“双师型”教学培育的过程中,以“请进来、走出去”的交流培训模式,让创业培训教师能够通过交流会议,明确自身的教学目的,并清晰了解自身教学实践中的差距,并通过培训了解自身带队的创业项目的未来市场需求;此外应挑选优秀的创业导师导其他优秀的创业园区开展交流和学习工作,并可派遣部分教师参与技能培训,到企业挂职锻炼等,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创业指导教学,实现不同层次的交流与沟通,为更好地服务大学生创业园而准备。
首先,从大学生创业团队的角度来看,对于优秀的创业项目,应大力的进行挖掘,并通过创业园培训与孵化,将优秀的创业项目进行转型,将技术成果进行转化,体现创业项目的自身价值,同时大学生创业园区应吸纳此创业团队,并免费提供相关的创业空间及场所,免费提供创业培训等,此外还可以给予一定的项目启动资金,以实现项目快速顺利开展。从创业辅导教师角度来看,应联合高校,选拔优秀的创业导师,到大学生创业园区进行指导教学,同时结合优质的创业项目,积极开展知识讲座,将专业知识与创业项目进行充分的融合,同时也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
可成立创业导师库,对于入选创业导师库的创业指导教师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同时也可以吸纳一定数量的创业成功人士到创业导师库中,对大学生创业团队中遇到的实际创业问题进行疑难解答,并鼓励高校创业导师将教学科研项目成功的融入大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创业欲望,提升教师教学创新理念[5]。
可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对于创业指导教师与学生创业团队合作运行创业项目的,给予一定的资金资助和政策倾斜,加大对创业指导教师的考核力度,将科技转化成果的数量和质量纳入考核标准等,以此激发创业导师的培训与教学理念。
综上所述,在“双师型”教师培育环境下的大学生创业园的建设需要实现“校创联动、研发创新”,同时有针对性行地解决创业园的建设环境及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才能促进大学生创业园的可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1]陈伟,韩啸.基于南京工业大学为例的工科院校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实证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8):32-34.
[2]王艳,杨方.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研究——以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三思树大学生创业园为例[J].唯实(现代管理), 2017(1):28-29.
[3]刘海龙,付向阳,白艳姝.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大学生创业园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8):79-81.
[4]高菊兰,李文晋.大学生创业园建设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8(11):78-81.
[5]刘力夫,李玮.高校创业园区的建设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中的功能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28):10-12.
2019—12—04
陈良琴(1984—),女,汉族,江苏南通人,硕士,研究方向:高校后勤管理与大学生创业园研究。
G646
A
1673-4564(2020)02-00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