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丽霞 李忠伟
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如果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将古代文学的知识渗透进来,提升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学、文化素养,首先要提高文学教育者自身的知识素养、文化素养和学术素养。
所谓知识素养,就是对本学科的一些基本知识做到成竹于胸,这是文学研究的最基本前提。
我们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为例,来分析一下如何拥有必备的知识素养。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就要透过书中的句子,探究其所表达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这是一个从学到思的过程。
问题一:大家都学过《岳阳楼记》,谁能指出《岳阳楼记》的点题之句是哪一句?说说理由。
相信多数人会回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但实际上并不是这句,而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可以试着做一个简单的分析,范仲淹在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的铺陈手法,诸如“淫雨霏霏,连月不开”、“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等等,将近两大段进行对比。意思是说大部分人看到晴天就高兴,看到阴天就伤感,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是迁客骚人。而那些真正想成就大事业的人,绝不会因为天气的阴晴改变自己的心境,如果内心足够强大,风雨雷电是没办法对其产生骚扰的。这正是范仲淹所追求的境界,也是他要告诉滕子京的观点。如此思考,我们就可以知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并不是全文的主旨,全文的主旨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胸怀,才能把风雨雷电、阴晴圆缺置之度外。所以说,读书的时候进行思考,就会发现有些观点并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
问题二:有谁能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岳阳楼记》?谁能结合你查到的范仲淹和滕子京生平、交游事迹谈一谈?
当然,如果要说明思考的结论有道理,还需要通过查阅资料去证明。比如说,《岳阳楼记》是庆历五年写的,文中第一句是“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那么,我们首先就要思考,庆历四年,范仲淹和滕子京分别是什么职务?前者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后者谪守巴陵郡。庆历五年,范仲淹又是什么职务?他已被罢免参知政事之职,改为资政殿学士,知邠州,兼陕西四路缘边安抚使;冬十一月,范因病上表请求解除四路帅任,出任邓州,仁宗升为给事中,出任邓州。随着范仲淹、富弼等大臣的离京,历时仅一年有余的新政也逐渐被废止,改革以失败告终。在了解了范仲淹曾在哪一年到哪一年担任参知政事,哪一年提出革新,哪一年被免官,他和滕子京是什么关系后,我们可以知道,滕子京被贬谪后,曾寄给范仲淹一幅画,叫做《洞庭晚秋图》。范仲淹看完这幅画后,就给滕子京写了这篇《岳阳楼记》。这样看来,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极有可能就是劝滕子京不要因为外物而影响到自己的心境。所以说,作为研究生,就要有这样一种思路,从历史的背景中去学习作家和作品。如此,才能由学转换成思,才能明白作品所表达的内在含义,使我们的学术研究更有深度。
由此可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从互文角度解读,就像白居易《琵琶行》里的“主人下马客在船”一样。不以外物悲喜,不以自己的遭际悲喜。要准确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情感,《岳阳楼记》这篇文章的主旨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如果作为教材,还应该理解编选者的编选意图。《岳阳楼记》一文,最能体现作者思想和襟怀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因为他不执着于个人的得失和外界景物的变化,而是胸怀家国天下,体现了家国情怀,这正是这篇课文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世界观教育的落脚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因此,讲授《岳阳楼记》之前,文学教育者一定要准备好以下几个超级链接:史实类、典章制度类、人物轶事类等。通过对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分析,我们可知:其一,是准确深入地理解作品(或文本),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文献功底,还有了解古代的职官制度(如参知政事、给事中、知州等)、政治变迁(宋朝的太后把权和仁宗亲政等)等基本概念、基本常识。其二,在具体解读文本时,更要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从作者的生平入手,就像阅读他的简历一样,知道范仲淹在哪里出生,他的童年和青年时期都是在哪些地方怎样度过的。他何年中的进士,与他同年中进士的还有滕宗谅,二人借此缘分结为挚友。范仲淹一生的思想倾向,以儒家的积极入世为主,像杜甫一样,心忧家国天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正因为有了这份情怀,才有后来我们熟悉的北宋历史上的“庆历新政”。其三,我们要考察这篇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文章开头为“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我们有了这样一个认知,这句话与这篇文章的产生关系异常密切。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庆历四年这一年,以及这一年的前前后后几年,在北宋历史上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对于滕子京产生了哪些影响?对于范仲淹又有怎么的影响?滕子京和范仲淹之间的关系如何?要揭开这些谜团,就需要我们查阅相关历史文献,比如《宋史》,尤其是范仲淹的传记、滕子京的传记等,还要围绕着宋仁宗皇帝的脚步,看看他和范仲淹的交集,以及宋仁宗对于范仲淹本人及其庆历新政都是怎么处理的。这些问题都应该是在读书时想到,久而久之,通过这种途径加深自己的学术底蕴,每读一本书都可以提出无穷的问题。列出一个好题目,就意味着文章成功了一半,因为组织材料来证明是比较容易的。所以,一个好的教育者,不在于他能解决多少问题,而在于他能提出多少问题。这样,我们既学会了查找文献,又懂得了怎么运用这些文献去解读我们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些疑问。经过这样一种训练,我们就能体会到文学研究的一个基本方法——通过考证古人的交游来了解一篇作品。总的来说,大到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知识体系,小到某一篇作品背后的社会背景,这都是我们所必须要掌握的。只有具备了这些常识,在读书的时候才能够左右逢源,不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古代文学教育者的文化素养,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
第一,历史和地理知识。第二,天文知识。第三,民俗知识。
就历史知识而言,我们要知道研究对象所处的时代,大致生活在哪个皇帝的时期。
要从事古代文学研究,还要懂得基本的地理常识。举例来说,《孔雀东南飞》提到“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过去有外国学者问中国学者,“孔雀为什么往东南飞呢?”中国的学者回答说,因为“西北有高楼”。当然,作为外交辞令回答是可以的。但作为一名学者,就要思考孔雀为什么要往东南飞。首先可以确定的是,这句诗用的是起兴的手法。但所有的起兴都是有根据的,为什么要以东南为方向?有学者就根据这句话展开研究,先翻阅《庐江县志》,明确了汉朝庐江的位置,然后根据刘兰芝回到娘家后,当地的县令向她求亲这个线索,推测出刘兰芝娘家的位置。最后他发现,刘兰芝从焦仲卿家回娘家是朝着东南方向走的。所以说“孔雀东南飞”,是孔雀用来比喻刘兰芝万般无奈地回娘家,“五里一徘徊”说的是她不忍心离开。总之,具备了地理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就如同探囊取物一样容易。
《孔雀东南飞》长诗还涉及到许多风俗,有婚娶、休遣、再醮、游戏(初七、下九)等风俗。比如婚俗,缔结婚姻的“六礼”:缔结婚姻的“六礼”,即是六道程序,见于《仪礼·士昏礼》,具体的说,就是:“纳 采”、“问 名”、“纳 吉”、“纳 征”、“请期”、“亲迎”。过此“六关”,婚姻才算告成。汉武帝独尊儒术,民间娶嫁亦多沿此俗。《孔雀东南飞》是这样描写“纳采”的:“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叮咛,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图之。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府吏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这段描绘,可堪称汉代“纳采”全过程:媒人上门提亲,女方因故婉拒,媒人离去,婚姻不成,然话说得却非常的客气:“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因有刘兰芝“亲父兄”的逼迫,她只好违心答应:“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纳采”成功了。接下来是“问名”,也就是民间的“开八字”。媒人带礼品来到女家,女家家长将“纳采”所议之女的姓名、年龄、生辰八字,写在一个纸或帛绢上,由媒人带回男方。有的地方又称为这种礼仪为“写红帖”。这首诗既未谈“问名”,也就没写“纳吉”。“纳征”,又称纳币。实际就是民间所说,“割彩礼”、“下聘金”。这首诗中的那位太守,为娶刘兰芝为儿媳,花的聘金也不少: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为要娶一个儿媳,得花上“三百万”的钱、“三百匹”的各色彩绸,数字也真算吓人。更吓人的是,在交通极不发达的条件下,翻山越岭到千里之外的交、广二州去采买,谈何容易!可见官宦之家娶亲的豪侈。“请期”。即男方让媒人拿写着结婚日期的红帖,到女方家去征询意见。女方一般得听从男方的安排。诗中提到,刘兰芝再嫁具体日期是男方家长——太守定下来的。太守在得到媒人所转女方同意这门亲事的答复,马上忙乎了起来。“亲迎”。这是“六礼”中最后一道程序,是指新郎到女家去亲自迎娶新娘。按汉时风俗,“亲迎”是黄昏时刻,新郎穿黑色礼服,乘黑漆漆的车子,或乘黑色骏马,随从得几十人至上百人,前有执导,后有众涌,浩浩荡荡,热热闹闹。[1](90-92)
我们在读《尚书》等古书的时候,会发现其中记载了很多奇怪的天文现象,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的天文学非常发达,一般老百姓都懂得不少天文知识。再比如说《诗经》里有一首《七月》,提到大火星往西走,天就开始转凉,现在的人多不知道这个含义,误以为“七月流火”就是指七月份的天气十分炎热,如同火烤一般。《诗经》里面还有一些说法,像“三星在户”,我们要知道“三(叁)星”指的是参(shēn)星,而不是三颗星;“在户”,户是门前的意思。杜甫有句诗形容相见之难——“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因为参星和商星此出彼落,永远没有相见的机会。这些都是基本的天文学常识,如果不了解,就很难理解古人的意思。
我们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发现还有一些日子非常重要,像古诗中经常会出现“人日”的说法,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中国古代从正月初一到初七都有一个小占卜,顺序依次为“鸡、狗、猪、羊、牛、马、人”,正月初一称为鸡日,如果这一天阳光万里,天气晴好,说明今年适合养鸡;如果初二天气好,就适合养狗,以此类推。而如果正月初七天气很好,就说明今年不会有瘟疫。所以在古代,正月初七对老百姓来说来讲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农村一般都比较重视正月初五,叫“破五”,这实际上是唐朝以后佛教对中国节日的改造。
总之,这些知识对我们研究古诗文,读懂古代文学作品,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而要掌握这些知识,就需要我们平时不断地积累。
所谓学术素养,就是从事学术研究必须具备的基本修养,虽然教育硕士不是以学术研究为目的,但也要有基本的学术素养,否则为何叫“研究生”呢?好的语文教师需要能够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深度研究。那么,研究古代文学,必备的学术素养有哪些呢?
第一,文献阅读能力。良好的文献阅读能力,能使我们把一篇文章读明白。具体来说,只要我们读到某篇文章,就要把其中的字义和典故研究清楚。比如,骆宾王的《咏鹅》中有一句“曲项向天歌”,什么叫项?为什么不说“曲脖向天歌”?因为,项指代的是脖子后边,脖指代的是脖子前面。东汉的董宣被光武帝称为“强项令”,说的是脖子后边很硬,不肯低头,而不叫“强脖令”,脖子前边硬是有病。
除了文章中的字义和典故外,现在接触的很多成语,像视死如归、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南辕北辙等,也都应该知道它们的出处。讲到这里,还有一个问题,综观先秦愚人,要么无明确国籍,有国籍者则以宋人最多,其次是郑人、楚人、齐人、卫人、鲁人。仅《韩非子》便在八则寓言中塑造了宋愚人的形象。先秦文学中有关宋人的寓言,如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宋人名母、舐痔结驷等;有关郑人的寓言,有郑人买履、买椟还珠等。那么,先秦的很多寓言故事中,做傻事的宋人和郑人居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
宋国不是姬姓国——在宗法社会中,“种族歧视”顺理成章。西周初,武王与成王时期,曾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分封。据《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记载,武王伐纣后的第一次大分封,共分封兄弟之国15 人,姬姓之40 人。姬姓国占绝对优势,其他各姓相对而言就是少数民族了。周公东征之后,又一次进行大规模分封,他在诛灭武庚、管、蔡之后,便将他所辖的殷遗民一分为二,一部分分封给了商王纣的哥哥微子启,地处商丘,国号宋。另一部分则封给成王的叔父康叔,封于殷商故墟,国号卫。可见,宋、卫、鲁等国的国土均为殷商畿内的一部分,老百姓有许多是殷遗民。周统治者虽然煞费苦心地笼络人心,对殷人采取安抚政策,但老百姓不管这些,因西周的宗姓为姬姓,而作为殷遗民的宋是子姓国,所以周人对宋人的歧视溢于言表。而宋此时已无法与强大的宗周姬姓相抗衡,只好忍气吞声。
宋国商之后裔最多,殷商为西周所灭,他们属于亡国奴。——在一般人心目中,亡国奴都是愚蠢的,所以,宋人自然成了被嘲弄的对象。加之公元前286年又为齐所灭,宋人再次沦为亡国奴,更加被人瞧不起。由此,先秦寓言中愚人形象宋人居多便可想而知了。
第二,逻辑思维能力。
就是说写文章的时候要有基本的逻辑概念,也就是文章应该写哪些内容。在写文章的时候要明确自己的逻辑起点,并在此基础上,一步一步地分析,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需要我们有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论证明什么问题,都要先考虑清楚它的前提条件、必要条件、充分条件是什么。只有充分考虑清楚,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顺着自己的逻辑写下去。
有的同学写文章喜欢兜圈子,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种情况,可采用三段论的写作方法。具体来讲,就是把文章分为三小节,前两节各证明一个问题,第三节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总结,这是论文的基本模式。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使用起承转合的格式,第一节为起,点明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第二节是承,讲述这个问题怎么解决;第三节要把另外一种可能性排除掉,这叫做转;最后得出结论,算作合。这是一种递进式的写作方法,包括四个基本的步骤。刚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同学,在写论文的时候,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句与句之间不连贯,缺乏逻辑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构思文章的时候,把文章的概要写出来,明确每一节分别介绍什么内容,确定每一节的内容之后,还要思考具体每一段要阐明什么问题。一般来讲,第一段如果得出一个结论,那么第二段就要从这个结论开始写起,依次顺延。
第三,文字表达能力。
文字表达能力是需要长期训练出来的,它需要基本的语言功底。“老吏断狱”是最高明的文章写法,就是要一下子抓住文章的要点,用简洁的语言把复杂的含义表述出来。在诗歌研究中,当大家为某个问题争论不休的时候,有的学者只用两三句话就把问题讲清楚,让其他学者心服口服。写文章首先要有“老吏断狱”的境界,要具备基本的文字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让文章富有情采,试着把文章写得机趣横生。进入到研究领域,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思考。即便我们的见解并不惊世骇俗,但要能从一些看似寻常的字面中揣摩出新意来,表达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样,在语文教学中也要面临许多文本解读问题,既要吸纳别人的观点,也要有自己的见解;在今后教师生涯中也要解决许多课题,这些都需要以良好的学术训练作为根本。
文学教育者要通过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的学习,有意识地培养和增强自身的知识素养、文化素养和学术素养,为正确深入地解决语文教育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