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微课设计与应用研究

2021-01-11 10:41王爽爽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念奴娇怀古赤壁

◎王爽爽

《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词人泛舟于赤壁之下,睹物思人,咏怀古迹,写下千古名篇,成为怀古词中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历来是教学研究的热点,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如何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是值得研究的新话题。其中,微课作为当前方兴未艾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创新学习方式,提升教学效率上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抓手。

一、微课的问题与对策

“微课”概念发轫于2011年,至今已经走过近十年的历程。作为一种信息化教学资源和学习方式,从各类微课比赛的遍地开花,到微课教学研究日渐升温,微课已然成为教育信息化研究中的热点,为信息化环境下重构教学模式,实现课堂变革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但是至2018年,中国知网以“微课”为主题的论文发表量在连续数年的攀升中首次出现下滑,各地微课大赛因成本和成果转化问题也在逐渐消减。当前,微课研究正处在从数量、规模向质量、内涵发展的拐点,如何促使微课可持续发展,继续发挥其正向价值的问题值得研究。

(一)微课的设计要以应用为导向

微课是教育技术发展的趋势,当前微课持续热门但多以比赛为导向,缺少现实应用,或是停留在研究层面,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力度不足。本节微课将设计与应用一体化,因应用而设计,依据课前、课中、课后三种不同的应用场景,开发对应的设计与应用方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资源的获取、教学过程的实施方面充分体现教学针对性。

(二)微课制作立足于微课群的建构

微课以单一知识点为主体内容,既迎合了碎片化的信息传输方式,又加剧了知识碎片化,难以形成学习体系。因此,微课应当立足于微课群的构建,实现专题化、序列化、系统化,形成学习合力。本节微课作为“宋词品读”微课堂系列之一,前期已经制作《声声慢》《雨霖铃》等微课,以宋词鉴赏为主题,从题材、风格、作者角度分类,以一节微课讲述一类宋词,同中寻异,形成比较研究。

(三)微课应以混合式学习为手段

微课是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资源,因而应当融入信息化环境,成为线上移动学习和线下课堂学习相结合的桥梁。依托于本校的泛雅教学平台,将微课等教学资源上传,学生可以通过APP 在线查看,并且发弹幕,留言评论。结合微课布置课前预习任务,学生课前完成资料搜集整理,课堂展示。

二、微课的设计

基于以上理念,我们将《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微课设计定位于怀古词的鉴赏方法学习,期望以一篇诗词的学习掌握一类古诗词的鉴赏方法,从而实现微课的专题化、序列化。

(一)学情分析

怀古词鉴赏重点在于由表及里感受作者寄托的深厚感情。学会准确把握词作内容,理解作者情感是学习者需要掌握的技能和方法。学生或者是对于古人古诗存在着历史隔阂,或者是对于词人志趣存在着情感隔膜,在鉴赏和学习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培养学生的“鉴赏勇气”,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再培养学生的“鉴赏技巧”。从基础做起,引导学生围绕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传达展开体验和思考。在落实基本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品读文章应落实到语言层面上,从语感与知识结合的角度去鉴赏作品,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作品三者的关系的协调。

(二)教学任务分析

1.以线上与线下混合学习实现课堂翻转。学生由原来在课内主要学习显性知识转变为在课堂外通过微课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而在课堂内开展学法探讨、思维碰撞,进而师生共同完成知识整合、知识建构、知识融合、知识内化和元认知能力提升等高级学习任务,促使高阶思维能力的形成。

2.采用任务驱动、主体探究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学而掌握知识的方法,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教师首先布置任务,学生做自学计划,教师督促、检查、指导学生实施自学,组织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在任务驱动下实现学生主体探究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目标

古诗词学习往往缺少以题材为线索系统学习,鉴赏方法缺少梳理和总结,学生在鉴赏过程中缺乏鉴赏技巧,诗歌学习效率低下,因此本节怀古词鉴赏课即是古诗词鉴赏系列之一,目的在于从题材角度横向介绍诗词鉴赏方法,实现与课文诗词鉴赏的纵横相连。因此,我们将《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五读”鉴赏《念奴娇·赤壁怀古》,学会怀古词的鉴赏方法与技巧。

其中,怀古词的鉴赏思路可以分为以下五层读法:初读为音读,因声求气,氤氲情感;再读为意读,解读词中所咏何景何事何人;三读为品读,品味词中表现情思的方法;四读为悟读,探究词人为何生发情思;五读为情读,领会词中抒发何情何思。

(四)教学过程

1.导入:视频资料展现赤壁之战和苏东坡泛舟赤壁场景,引入诗词鉴赏。【开篇以壮阔的赤壁场景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主体内容:

(1)目标呈现。学会怀古词的鉴赏方法与技巧,掌握怀古词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方法论意义】

(2)知识梳理。教师介绍怀古词概念和特点,明确怀古词同怀古诗的关系。【把握怀古词特点,为鉴赏做准备】

(3)鉴赏思路。呈现“五读”法,简介每种读法所达到的目标。【从整体初步感知鉴赏思路】

(4)典型例题。

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从五个层次展开鉴赏:

鉴赏法音读具体内涵因声求气氤氲情感实施步骤解决生字词→揣摩语速语调→因声求气意读咏怀何事何人何景设计意图观摩名家朗诵,轻声跟读,在书上标出抑扬、停顿,初步感受词情明确全词内容,实现整体把握词意品读如何写景怀古赤壁之景→赤壁之战→三国周郎找意象事件→品精妙词语悟读为何生发情思知人论世情读抒发何情何思细读末句细细品读词句,掌握词人写景怀古的方法结合苏轼的思想特点及人生经历展开悟读,探究情思生成原因结合前面“四读”成果实现情感总结

(5)规律总结。再次复述“五读”法,总结要点。【总结概括,为方法的迁移运用做准备】

(6)举一反三。运用刚刚所学的“五读法”,解读本单元下一篇文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后拓展,学会应用】

(五)设计反思

(1)以读为主线。五种不同层次读法各有侧重,由表及里体会怀古词语言美、韵律美、画面美、意境美、情感美。

(2)以方法习得为重点。传统诗词教学方法学习较为零散,本微课系统介绍古诗词鉴赏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使学生学有所得,并能举一反三。

(3)精细切入,以小见大。微课取材知识点应小而精,本节微课鉴赏方法介绍系统完整,逻辑清晰,也存在深度不足的问题,后期设计会进一步细化知识点,突出重点,做到详略有当。

三、微课的应用

本节微课采用信息化环境下的混合型教学模式,以诗词鉴赏方法的讲解和梳理为主要内容,教师依据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学习过程实施有效监控,实现课堂翻转,学生在体验学习情境之后,开展课外自主学习和课堂问题探究,为课堂展示做准备。

(一)应用策略:微课作为学习资源的开发,更是作为一项网络课程设计,将设计重心由内容向过程倾斜,支持完整地教学结构和学习流程。依据混合学习理论,采用翻转课堂背景下的协作建构式学习方式,实现“学习对象”“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学习评价”的有机“混合”。

(二)应用途径:课前案例呈现+课堂交流讨论+网络化合作活动学习

(三)应用过程:本节微课应用于泛雅学习平台的课前使用,学生在课前获得相应知识和方法,开展关于怀古词鉴赏方法的课外探究,为课堂展示和讨论做好准备。本节微课的应用分为课前小组探究、课中交流讨论、课后复习巩固三个阶段。

1.课前小组探究:教师开设《念奴娇·赤壁怀古》网络课程,将微课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在微课中相关知识点插入问题设计、PPT 资料、课外阅读资料等,并且打开弹幕和投稿功能,让学生在观看微课过程中能够即时互动。学生登录网络平台自主观看微课,在教学平台完成问题清单,记录下自己难以或者无法回答的问题,并提出问题。

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传微课视频,并设置问题清单:

(1)词的上阕选择了哪些意象来表现赤壁景观?景物有什么特点?

(2)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你认为哪几句写得好?好在何处?

(3)词人这里“小乔初嫁了”有何深刻含义?

(4)作者从几个方面将周瑜与自己逬行比较?

(5)“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怎么理解?

(6)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积极还是消极?

学生问题反馈:

(1)苏轼所游黄州赤鼻矶不是当年赤壁之战古战场,那么苏轼知道吗?如果知道为什么还要“以讹传讹”呢?

(2)据考证,赤壁之战时小乔已经嫁给周瑜十佘年,苏轼是否再次犯了常识错误呢?

(3)下阕表现周瑜“羽扇纶巾”一句,一身文人雅士装扮,而周瑜则是一员武将,“羽扇纶巾”所指是谁呢?

课前学生根据教师问题清单展开小组合作探究,将研究成果形成文字资料上传到网络平台,课上由代表展示。教师搜集整理课前学生反馈问题,为课堂讲解及讨论做准备。

教师在教学平台上传学习情况检测题,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完成选择题,系统自动生成学习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答题情况,确定课题教学目标。

2.课中交流讨论:

(1)环节一:疑难解答。

教师有针对性展示学生共性问题,对学生难以回答或者提出的问题予以详细解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同伴互助、自助研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于难点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帮助学生获得深层次理解。

(2)环节二:协作建构。

学习过程是一个协作建构的资源动态生成过程,是师、生、文本之间实现意义互补的价值提升过程。在协作建构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案例进行分析、评价,引导学生发表、陈述。基于课前学生针对“五读”法的自主合作研学,在课堂上学生分组展示《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五读”学习成果,实现对于文本的深度解读,对于怀古词鉴赏方法的熟练掌握。

学习过程是一个交互生成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对于怀古词的鉴赏方法还有哪些新的发现呢?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展开如下讨论:

①案例中教师鉴赏方法的应用存在什么问题?

②如何优化案例中的设计,实现鉴赏方法的提升?

学生在知识内化的基础上展开批判性和创新性研究,实现学习方案的优化设计。在此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提供有利于问题解决的资源,另一方面要给予过程性支架引导,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反思。

(3)环节三:迁移运用

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提升必须在迁移运用中得以体现,对于诗词单元中另外一篇怀古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可以放手让学生运用“五读”法自主鉴赏,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比较研究,实现从一首词作鉴赏到一类词作鉴赏的跨越。

3.课后复习巩固:

结束本节课学习后,教师布置课外作业,以“怀古词的艺术魅力”为话题展开网络讨论。学生可留言投稿,教师在线进行互动评价。

学生对于理解不足之处可反复观看微课,对于其中有新的理解或者疑问之处进行在线提交,教师即时互动反馈。

(四)应用评价

经统计,班级同学在本课学习期间总访问量为1325 次,生均访问量约为33 次,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学生以移动客户端访问为主。

所有同学均完成学习任务,包含微课在内的其他视频资源学生最长观看时长接近200 分钟。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以微课为抓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颠覆了已有的课堂教学结构,形成新的教学模式。针对本节微课的应用,反思如下:

1.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率。

依托于信息化平台的微课,在简短精悍的教学中,为学生学习提供教学支架,使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学习兴趣得以提升,同时,针对重难点的有效讲解,为学生课前预习扫除障碍,使课前预习得以有效开展,为翻转课堂提供保障。为保障课前预习效率,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实时查看学生的微课学习情况,观看不足或者没有及时反馈的可提醒进度,实现有效监控。

2.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

学生存在学习主动性不佳的问题,传统教学多以被动接受为主,学生学习的主体探究性难以有效激发。基于微课的新型教学手段,在课前布置富有难度梯度的的预习任务并有效开展,教师在课前实施有效指导和监控,使学生在课外自主赏读课文,查阅资料,带着问题和成果进课堂,课堂上可以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升课堂效率。

3.学习者在线学习能力和习惯有待提高。

虽然学习者喜欢在线学习方式,但应用在线学习资源和交互工具进行自主、学习及探究学习的意识不强,究其原因在于学习者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在短期内难以完全改变,需要师生在未来教学中摆脱传统填鸭式教学,提升自主合作探究能力,那么,以微课为代表的信息化手段是这种变革的有力的抓手。

猜你喜欢
念奴娇怀古赤壁
念奴娇·脱贫振兴庆盛会
行书方拱乾《混同江怀古》(33cm×21cm)
念奴娇·脱贫振兴迎二十大
中山城怀古
念奴娇 国庆(外三首)
上都怀古
鏖战赤壁(下)
鏖战赤壁(上)
念奴娇 ·白衣兴颂
翠云廊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