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解题过程,提升计算能力

2020-01-18 02:25孙世林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解析几何解题思路

孙世林

[摘  要] 历年高考解析几何解答题,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考生普遍失分较多. 文章以一道解析几何问题为例,谈谈如何回归解析几何知识本质,如何优化解题过程,如何从多角度探究问题,从而提升计算能力.

[关键词] 解析几何;解题思路;运算求解

解析几何综合题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内容之一,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 试题呈现出综合性强,难度大,灵活多变的特点,对能力要求高,普遍存在解题思路不清、方法选择不当、计算不过关等现象,下面就谈谈如何优化解题过程,提升计算能力.

问题:如图1,已知椭圆C:■+■=1(a>b>0)的离心率为■,F为椭圆C的右焦点,A(-a,0),AF=3.

(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设O为原点,P为椭圆上一点(点P不是椭圆的长轴端点),AP的中点为M.直线OM与直线x=4交于点D,过O且平行于AP的直线与直线x=4交于点E,

求证:∠ODF=∠OEF.

思路1:本题的第一问比较简单,第二问是证明两个角相等.要想证明这两个角相等,我们先看这两个角是怎样形成的?P为椭圆上一点,AP的中点M与原点O连接并延长,与直线x=4相交,形成了点D,点E是过O且平行于AP的直线与直线x=4相交形成的,这样才出现了线段DF和EF,从而有了∠ODF与∠OEF,可见这两个角与点P有紧密的联系,所以可以从直线AP的方程或点P的坐标入手.

解法1:(Ⅰ)椭圆C的方程是■+■=1.

(Ⅱ)由(Ⅰ)得A(-2,0).设直线AP的方程为:y=k(x+2)(k≠0),

将其代入椭圆方程,整理得(4k2+3)x2+16k2x+16k2-12=0,

显然,其Δ>0,设AP的中点M(x■,y■),P(x■,y■).

所以-2+x■=■.

所以x■=■=■,y■=k(x■+2)=■,即M■,■.

所以直线OM的斜率是■=-■,

所以直线OM的方程是y=-■x. 令x=4,得D4,-■.

设直线OE的方程是y=kx.令x=4,得E(4,4k).

由F(1,0),得直线EF的斜率是■=■,所以EF⊥OM.

又直线DF的斜率是■=-■,

所以DF⊥OE,

所以∠ODF=∠OEF.

解法2:(Ⅰ)椭圆C的方程是■+■=1.

(Ⅱ)由(Ⅰ)得A(-2,0). 设P(x■,y■)(x■≠±2),其中3x■+4y■12=0.

因为AP的中点为M,所以M■,■.

所以直线OM的斜率是k■=■,

所以直线OM的方程是y=■x. 令x=4,得D4,■.

直线OE的方程是y=■x.令x=4,得E4,■.

由F(1,0),得直线EF的斜率是k■=■,

因为k■·k■=■·■=■=-1,

所以EF⊥OM.

同理可得k■·k■=■·■=■=-1,

所以DF⊥OE,

所以∠ODF=∠OEF.

評析:解析几何综合问题常在运动变化过程中探究某些不变的性质与规律,对于这类运动变化问题,解题时要从已知出发深入探究产生运动变化的根源,从产生运动变化的根源入手.解法一从直线AP的方程入手,解法二从点P的坐标入手,对比发现解法二运算量小,究其原因是因为本题运动变化的根源是点P,所以解题时要选择好是从直线方程入手,还是从点的坐标入手,这样就可以优化解题过程,减少计算量,自然快捷地解决此类问题.

思路2:本题的第二问是一道证明题,我们可以从结论出发反推成立的条件,若∠ODF和∠OEF相等,则它们的三角函数值就应该相等.我们选择哪种三角函数?如图不难发现∠ODF=∠ODH-∠FDH,而∠ODH和∠FDH分别位于Rt△ODH和Rt△FDH中,可见这些角的正切值很容易得到;同理∠OEF=∠OEH-∠FEH也容易求得正切值,这样我们就可以借助证明两个角的正切值相等来说明两个角相等.

解法3:(Ⅰ)椭圆的方程为■+■=1.

(Ⅱ)由解法2可知,D4,■,E4,■. 设直线x=4与x轴交于H,

设∠ODH=α,∠FDH=β,则tanα=■,tanβ=■;

所以tan∠ODF=tan(α-β)=■,同理,tan∠OEF=■.

依题意,y■,y■异号,不妨设y■>0,

所以■-■=■+■= ■.

又y■(y■+12)+y■(y■+12)=(y■+y■)·(y■·y■+12) =(y■+y■)■·■+12=(y■+y■)■+12.

又点P(x■,y■)在椭圆上,所以3x■+4y■-12=0,

所以(y■+y■)■+12=(y■+y■)·■+12=(y■+y■)(-12+12)=0.

所以tan∠ODF=tan∠OEF,

依题意∠ODF和∠OEF均为锐角,所以∠ODF=∠OEF.

评析:解决解析几何综合问题时,有时直接求解,常常感觉不知从何入手,我们可以尝试从结论入手,本解法中我们借助证明两个角的正切值相等来说明两个角相等,这就实现了由几何条件向代数运算的转化,体现了解析几何的本质;几何条件代数化的途径很多,如本题我们也可以求出三角形的三边借助余弦定理求角的余弦值,也可以借助向量的数量积求角的余弦值,选择哪种途径要依据题目的特点,要有利于接下来的代数运算.

思路3:在解决解析几何的综合题时,要善于将问题进行转化,从多个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探究同一个问题,对于本题我们还可以继续深入探究题目中图形的几何特征,从几何角度寻求突破.本题是证明两角相等,观察图形发现,两个角分别位于有公共边OF的两个三角形中,由此可以联想到三角形的外接圆,联想有公共弦的两个圆,如果这两个圆的半径相等,那么其公共弦所对圆周角相等,这样我们便有了本题的第4种解法:

解法4:由解法一可知得D4,-■,E(4,4k).

设过O,E,F三点的圆C■的方程为x2+y2+m■x+n■y+p■=0,将O,E,F代入圆的方程得:p■=0,m■=-1,n■=-4k-■,所以,圆C■的半径为r■=■(m■+n■-4p■)=■1+-4k-■■.

设过O,D,F三点的圆C■的方程为x2+y2+m■x+n■y+p■=0,将O,D,F代入圆的方程得:p■=0,m■=-1,n■=4k+■,

所以,圆C■的半径为r■=■(m■+n■-4p■)=■1+4k + ■■,可见,圆C■,C■有公共弦且半径相等,

所以∠ODF=∠OEF.

点评:“解析几何”研究的是几何问题,恰当利用平面几何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也是不可或缺的方法,解析几何问题中蕴含很多几何条件,这些几何条件间有什么关系?从这些几何关系出发又能得到什么样的新的几何关系?某些几何关系成立需要有怎样的几何条件?随着这些疑问的探究和解决,解题思路也就自然生成了.

猜你喜欢
解析几何解题思路
用几何的观点解释线性代数问题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思路与技巧
初中数学解题教学的创新方法初探
高中数学解题思路探讨
基于“构造法”的高中数学解题思路探索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解析几何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例谈平面向量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微分几何》教学的教改实践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