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菲
摘要:教书育人是每一名教师的职责,按照现代《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德育与现代音乐课堂进行密切联系既是教师的职责,也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要方式。实际上,现阶段的小学音乐教学中也可以融入德育教育的有关内容,这样既可以注重学生的知识培养,也可以关注学生的品质养成工作。
关键词:小学音乐;德育教育;渗透
小学阶段是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关键阶段,通过音乐课堂的有机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是未来教育的关键目标,也是德育教育的一种发展载体。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在满足小学生身体发展的需求下,将小学音乐课堂作为德育教育的开展阵地,深入挖掘音乐课程当中所包含的德育因素,在音乐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个人品质。
一、音乐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
(一)核心联系
音乐教育指的是以音乐为课程内容的教育方式,是以音乐教材中的优秀作品为媒介,以班级为单位,提升学生知识技能和审美意识的教学。而广义上的德育教育包含了学校德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音乐作为一门意识学科,对于思想情感的引导作用非常突出,学生在了解音乐知识的同时,还能真正地理解到音乐学科的乐趣所在。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音乐教学本身就是一项非常突出而有效的德育实践工作。
(二)德育教育在音乐教育的地位
德育和音乐虽然是两个不同类型的学科内容,但两者之间存在某些一致性,两者是可以相互联系的。因为优秀的音乐作品高度重视现实生活的情感表达,且将这些积极的思想观念融入受教育群体当中。所以,音乐课程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和传承性。教育工作者可以以德育工作为灵魂,在传授音乐知识的同时,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层面的引导工作。党和国家一直以来也高度关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早在2014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中,习近平总书记就发表了重要讲话,学校要将德育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加强校风建设、师德建设。在符合少年儿童成长规律的前提下进行身心健康的教育。
二、小学音乐教学德育教育缺失的主要问题
(一)过分重视智力教育的重要性
现代教育大环境之下,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高度关注学生的文化成绩与知识水平,从小学阶段开始就关注升学率等有关指标,在学生能力评估方面也以考试成绩作为判定依据。在很多学校虽然有品德教师,但未配置相应的德育专职教师,学校内部也没有形成相关的德育评价机制,因此无法对现有的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和反馈,无法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这一角度来看,德育工作并没有得到学校应有的重视,导致教师也忽视了德育教育工作。音乐学科在小学阶段的地位并不突出,即便是强调全面发展的现代社会,音乐学科的地位比起传统的语文、数学学科来看仍然存在差距。
(二)德育意识问题
在目前的教育环节当中,教师德育意识缺乏的情况仍然存在。部分教师认为德育教育或思想教育工作不应该是音乐学科的职责,也不应该成为当前教学的重点。例如,音乐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乐理知识,掌握如何唱歌、如何识谱,德育教育的作用反而没有那么突出了。再加上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并不是独立教学,每周的音乐课程课时有限,教师难免会希望将有限的时间应用在教学专业知识环节,使得现阶段的德育工作难以深入、透彻地展开。这就说明教师的德育意识比较缺乏,让音乐教学变得更加“功利化”,阻碍了学生的德育意识培养,也影响到了学生的智力发育,这不仅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不符合“立德树人”的根本理念。
三、小学音乐课堂进行德育教育的方式
(一)注重教师的德育意识提升
音乐课程改革正在伴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地进行转变,教师本身也应利用相关资源对学生展开德育教育工作。德育资源被划分为两种不同类型,一是音乐教材当中可以挖掘的德育教育元素,这些都可以直观地包含在音乐作品当中。如《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少先队植树造林歌》《红星歌》等,这些都包含了革命和积极的元素,都是可以利用的音乐资源。因而要想让小学音乐课堂的德育工作真正地开展下去,教师就应该利用课堂平台深入地挖掘德育素材,提升个人的德育意识,促进德育工作顺利有效的开展。作为专业音乐教师,除了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基础,还应该尽可能地掌握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不断提升思想层次保障德育工作的质量,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如果教师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学生也会积极主动地进入教学情境当中,激发求知欲和主观能动性,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二)深入挖掘德育资源
音乐课程本身是小学生们比较喜爱的课程,音乐课堂当中的德育教育工作往往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对现有音乐教材进行合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着多种类型德育资源。除了前文提到的革命相关歌曲,还包括由传统诗词所改编的《但愿人长久》《游子吟》等内容。音乐和生活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也是体现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必要时教师还可以将一些优秀的国外音乐作品作为对比鉴赏的载体,让学生意识到国外音乐文化当中有哪些内容值得学习,哪些内容可以增长个人见识等。总而言之,教材资源和音乐资源当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元素,这也要求教师深入挖掘课程当中的关键内容。
当然教师应注重音乐课堂当中的专业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比重。音樂教育本身是以教授专业音乐知识为主的学科,教师不可喧宾夺主地将德育教育作为音乐课的主要教育内容,不能将音乐课转变为“思想品德课”。教师也需要专注于对学生心理状态的掌握,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
(三)多情境下的生活化教学
将理论联系实际,就需要将音乐课堂中的学习内容和生活进行联系。音乐与生活密切相关,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来源于生活,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将专业音乐知识和德育内涵进行联系,这种经过实践的道德教育也能发挥良好的思想指导作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让教学资源变得更加丰富,教师可以在一些欣赏课程当中对信息技术进行应用。
(四)德育评价机制
德育评价机制即在音乐课堂当中建立多层次的德育工作评价方法,对学生作出最直观和最科学的道德评价。例如在对课程质量进行判定时,围绕授课当中涉及的德育理念和知识渗透元素,将授课方法和课堂应用情况进行结合,关注音乐学科当中的德育因素,将其作为今后教学环节的参考借鉴内容,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以提升有效性。
四、结语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更在于让他们通过专业的音乐知识来感受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通过艺术来传递“正能量”。德育教育是未来教育的关键内容,如果可以通过音乐课堂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提升个人素养的重要性,就能为其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将课内和课外都作为德育教育的平台,就能从身心健康等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