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再丽努尔·乃吉米丁
(喀什大学,新疆 喀什 844006)
菜肴名称中包含着饮食文化信息,如菜的烹饪方式、食料、调料、特色、制作方法、地名等。翻译后的菜名的功能是把菜名包含的信息传达给译文读者。由此可见,功能翻译理论与菜肴名称的翻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汉语菜肴维译是饮食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为达到在汉语菜肴维译中更好地传递文化和激发食欲的目的,译者可以灵活使用多种翻译技巧。
创译是译者考虑译文读者的特定需求,对原文的形式和意义进行创造性的处理的方法[1]。
(1)火锅 samawɛr ʃorpisi
(2)年糕 pirona
(3)饺子 tygyrɛ
在维吾尔语中,没有与 “火锅”“年糕”“饺子” 相对应的词,译者使用的翻译方法是创译,分别用“samawɛr ʃorpisi”“pirona”“tygyrɛ” 来代表 这 些食物的名称。
(4)菜盒子 kɵktat pɵrisi
(5)锅巴 qazan qoturmiʧi
(6)米线 gyryʤ ʧɵp
例(4)中,“菜” 用直译,“盒子” 用创译。维吾尔语中有与 “盒子” 一词相对应的表达,如果用直译法翻译为 “kɵktat qepi”,该词在汉语中的意思是 “装菜的盒子”,这样会让顾客产生误解,如果用音译则没办法再现菜名传达的信息。例(5)中,“锅” 用直译,“巴” 用创译,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 版中“巴”有黏结着的东西、贴近等意思,故翻译为“qazan qoturmiʧi”。 如 果 直 译 为 “qazan ʧaplima”, 虽然可以再现制作方法,但无法体现原料、特色等信息。如果用音译,则根本无法呈现菜的制作方法、材料以及特色等信息。如果用意译,菜名则过长。例(6)中,“米” 用直译,“线” 用创译,现代汉语词典第5 版中 “线” 的意思是用丝、棉、金属等制成的细长可以任意曲折的东西,如果直译为“gyryʤ jipi”,会使维吾尔族顾客产生误解,所以把 “线” 翻译成 “ʧɵp”。
(7)过油肉拌面 gujru lɛʁmɛn
(8)碎肉拌面 syru lɛʁmɛn
(9)丸子汤 wɛnzi ʃorpisi
例(7)中,翻译 “过油肉拌面” 时,“过油肉” 使用音译 “gujru”,“拌面” 用直译 “lɛʁmɛn”;例(8)中,翻译 “碎肉拌面” 时,“碎肉” 用音译“syru”,“拌面” 用直译 “lɛʁmɛn”;例(9)中,翻译 “丸子汤” 时,“丸子” 用音译 “wɛnzi”,“汤” 用直译 “ʃorpisi”。
(10)爆虾 tiz otta qorulʁan rak
(11)红烧鱼 kizartip piʃurulʁan beliq qorumisi
(12)辣白菜 aʧʧ arlaʃturulʁn jesiwelɛk
“爆”“红烧”“辣” 均采用了意译法。“爆” 属于烹饪方法,译者在进行翻译时,使用了维吾尔语中的 “tiz otta qorulʁan” 这个短语。“红烧” 也是烹饪方法,在维吾尔语中用 “kizartip piʃurulʁan” 这一短语来表达。“辣” 在维吾尔语中与之相对应的词是 “aʧʧiq”,但译者翻译时采用意译法,把 “辣” 翻译成 “aʧʧ arlaʃturulʁn”。“虾”“鱼”“白菜” 属于比较常见的烹饪材料,故采用直译法,分别翻译为 “rak”“beliq”“jesiwelɛk”。
(13)高旦面 ilastikilik ʧɵp
(14)干炸鱼 daʁlatma beliq
(15)臊子面 ʃulta χemir ugirisi
例(13)中,“高旦面”中的“高旦”用“ilastikilik” 一词来表示。“高旦” 在维吾尔语中没有与之对应的词,译者翻译 “高旦” 时采用了创译法,在维吾尔语中 “ilastikilik” 是筋道的意思,“ʧɵp” 是面的意思,翻译“面”时采用的是直译。例(14)中,“干炸” 在维吾尔语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译者使用创译的方法将 “干炸” 翻译为 “daʁlatma”。汉语中的“鱼”在维吾尔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词“beliq”,所以用的是直译法。例(15)中,“臊子”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 版中的解释是指剁好的肉末或切好的肉丁,在译文中的 “ʃulta” 指的是拉面的面形,跟 “臊子” 没有任何联系,“面” 在维吾尔语中与之相对应的词是“χemir”“ugirɛ”“ʧɵp”。故译者翻译“臊子” 时用的是创译法,翻译 “面” 时用的是直译法。
菜肴名称在维译过程中存在一菜多名、错译、漏译等现象。
1. 一菜多名
(16)饺子 ʤuwawa,tygyrʃ,ʤijawzi,bɛnʃirʃ
(17)火锅 χogo,samawɛr ʃorpisi,jɛl qazan ʃorpisi
(18)干锅 gɛngo,samawɛr qurʁaq qazan ʃorpisi, quruq qazan qorumisi
例(16) 中 “ʤuwawa”“tygyrʃ”“bɛnʃirʃ” 是创译,“ʤijawzi” 是音译,而正确的翻译应是“tygyrʃ”,因为与其他翻译相比,“tygyrʃ” 能再现菜肴的做法;例(17)中 “gɛngo” 是音译,“samawɛr ʃorpisi”“jɛl qazan ʃorpisi” 是创译,较正确的译法应 是 “samawɛr ʃorpisi”, 因 为 “samawɛr ʃorpisi” 能再现菜的特色;例(18)中 “gɛngo” 是音译,而“samawɛr qurʁaq qazan ʃorpisi”是创译+ 直译,“quruq qazan qorumisi” 是直译,正确的翻译应是 “samawɛr qurʁaq qazan ʃorpisi”,因为这个译名能较好地再现原文中菜肴名称的食料和制作方式。
2. 错译
(19)炸酱面 botqa lɛʁmɛn
炸酱面中的酱是甜面酱和豆瓣酱,但 “botqa” 是把某种东西通过碾压形成的浆或者接亲返回后为待客准备的肉粥,跟甜面酱和豆瓣酱有很大不同,所以这样的翻译不太准确。因此,笔者认为较为准确的翻译应是 “qizturulʁan ʤaŋju ʧɵpi”。
(20)煎鸡蛋 dymlɛngɛn tuχm
在维吾尔语中 “dymlɛʃ” 是蒸的意思,而不是煎的意思。“蒸”和“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烹饪方式,因此,笔者认为较为正确的翻译应该是 “majda qorulʁn tuχm”。
(21)素鸡 toχu gɵʃi
素鸡是一种传统豆制食品,口感、味道与鸡肉相似。维吾尔语中“toχu gɵʃi”表示鸡肉,但是将“素鸡” 翻译成 “toχu gɵʃi” 时,会给维吾尔族群众造成认知上的误导,因此,笔者认为较为正确的翻译应该是 “toχu gɵʃi tɛmlik dufu qorumisi”。
3. 漏译
(22)孜然狼牙土豆 bɵrɛ ʧiʃ bɛrɛŋgɛ kawipi
例(22)中没有把“孜然”翻译出来,倘若将“孜然” 一词翻译出来能使维吾尔族群众更直观地感受到这道菜的味道。故笔者认为较为正确的翻译应该是“zrɛ tɛmlik bɵrɛʧiʃ bɛrɛŋgɛ kawipi”。
(23)香煎南瓜饼 kawa poʃkili
例(23)中没有把“香煎”翻译出来,如果将“香煎” 翻译出来,可以明确菜的味道和制作方式。故笔者认为较为正确的翻译应该是 “majda piʃurulʁan mɛzilik kawa poʃkili”。
(24)羊肉焖饼 qoj gɵʃi japmisi
例(24)中没有把 “焖” 翻译出来,正确的翻译应是 “suʃ otta piʃurulʁn qoj gɵʃi japmisi”。
1. 提高译者的专业水平和文化修养
提高菜肴汉维翻译质量的关键在于译者,译者作为两种语言之间转换的纽带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对于译者来说如果不精通源语和目标语会直接影响翻译成效。因此,汉语菜肴名称维译过程中,译者首先必须精通汉语和维吾尔族语;其次要精通翻译方法,在借鉴前人翻译方法的基础上,善于思考、善于创新、善于吸取经验,同时,积极关注国外国内的翻译理论。此外,还必须熟悉汉族和维吾尔族的文化,译者在翻译中会遇到含有文化和历史信息的菜肴名称,翻译这种菜肴名称时可采用意译法,用图片的方式把菜的主料、形状、颜色等信息呈现出来,实现信息对等。
2. 加强推广规范的汉维菜肴名称
第一种方式是汉维菜肴名称要规范,对于一菜多名等现象,可以尝试制作播一个饮食文化类的双语节目,通过电视节目推广最准确的菜名,并解释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知识。这样不仅可以规范汉维菜名翻译,还可以达到交流文化的目的。第二种方式是在各类报刊和杂志上专门给出专栏,刊登翻译较准确的汉维菜名来推广菜名。这样既能推广最准确的菜名,又能帮助少数民族同胞进一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三种方式是鼓励译者写作关于汉维菜肴翻译的书籍,让汉维菜肴翻译规范化、系统化。
本文在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对汉语菜肴名称维译过程中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进行了探究。通过对现有语料进行分类分析我们发现:汉语菜肴名称维译过程中除采用音译、直译、意译等翻译方法以外,还采用了创译、直译+ 创译、音译+ 直译、意译+ 直译、创译+ 直译的翻译方法,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汉语菜肴名称维译时存在一菜多名、错译、漏译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译者应加强对源语和目标语的学习,以此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另外,还可以尝试制作饮食文化类的双语节目,通过电视节目推广最准确的菜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