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用伦理学》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探究

2020-01-07 15:07张言亮
科学经济社会 2020年3期
关键词:伦理学立德道德

张言亮, 胡 彪

(1. 兰州大学 哲学社会学院, 兰州 甘肃 730000;2. 西安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西安 陕西 710049)

一、问题与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谈到教育问题时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45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于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有类似的表述。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最为重要的任务和使命是对于教育本质的回归。

不管是在古代的希腊还是古代的中国,先圣先贤们在对教育的理解和实践过程中,毫无疑问都将德行的认知和培养放在首要位置。苏格拉底经常在雅典的不同场合与人谈论什么是德行以及如何培养德行的问题。柏拉图所留下来的著作中,大部分都是围绕着对某个德行的追问展开的,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理想国》一书。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即使在今天仍然被当代德行伦理学作为重要的思想文本和思想来源。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谈论的核心问题是:德行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做一个有德行的人从而更好地实现人生的目的。在书的最后一卷,亚里士多德明确写道:“一个立法者必须鼓励趋向德性、追求高尚(高贵)的人,期望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公道的人们会接受这种鼓励;惩罚、管束那些不服从者和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并且驱逐那些不可救药的人。”[2]313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亚里士多德强调以立法的形式来强制培养人的德行。

在中国,我们更为看重德行的培养,甚至有些学者将中国文化定义为“重德的传统”。“德”是整个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石。奠定中国礼乐文明基础的周公强调“敬德保民”“以德配天”。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是孔门的四科教育,在这四科教育中,德行的教育居于首要位置。孔子最为看重学生的德行。作为四书之首,《大学》开篇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3]3。在中国古代的思想典籍中,关于德行的强调不胜枚举,诸如“为政以德”“德本财末”“道之以德”“君子进德修业”等等。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留下深远影响的蔡元培先生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时候,曾经发表过一个非常有名的演讲。在这一演讲中,蔡元培先生将大学的根本任务理解为三点,即“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71)参见蔡元培:讲演文稿[M].北京:中国书报出版社, 2013:38-39.这一讲演发生在1917年1月9日,最初发表于《东方杂志》第14卷第4号,1917年4月。。这三点中有两点都跟德行的培养有关。蔡元培作为北京大学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校长,在20世纪初就专门撰写了《中国伦理学史》(72)蔡元培. 中国伦理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这本书在国内有很多不同的出版社出版,最早在191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第一本系统研究中国伦理思想史的著作,蔡元培先生对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一些伟大的思想家的伦理思想都进行了说明。书后还有一个附录,大概占了这本书一半的篇幅,主要内容是“中学修身教科书”,以期对于学生进行一些行之有效的德行方面的培养。。

在今天的大学教育当中,很多人都意识到德行培养对于当今教育的重要意义。如果没有德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越多越危险。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一些学生在毕业之后走上高智商犯罪的道路。之所以强调立德树人,是因为我们现在的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学生的德行方面做的不够。有些教育工作者们遗忘了教育的使命,只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导致培养了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冷漠的专家”,甚至还有一些在人格方面存在缺陷的“考试机器”。虽然我们一直将德行培养放在教育的首位,将德育作为教育最为重要的目标,但是,如何去培养德行,特别是如何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行,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目前学界关于在思政课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是,如何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仍然缺乏系统的探索,特别是在《应用伦理学》这门课程中落实立德树人仍然缺乏深入的探索。当今伦理学中最为热门的话题多多少少都跟《应用伦理学》有关。《应用伦理学》也是时代问题的聚焦处。在当前这个不断变革的年代,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道德难题都需要《应用伦理学》来做出回应。然而,《应用伦理学》所关心的问题都跟当今社会中出现的各种道德争议和道德困境有关,并没有涉及如何去培养人的德行的问题,这无疑是《应用伦理学》一个非常严重的缺失。

二、什么是立德树人

从字面意义来看,“立德树人”主要讲的是“树立德行,培养人才”。也就是说,在培养人才的时候要强调德行的培养。为了更好地理解“立德树人”,首先需要对于“德”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德”是整个中国思想文化的关键词,也是过去的圣贤塑造思想文化时所使用的“范式”中最为重要的部分。理解了“德”的涵义,也就抓住了中国思想文化的核心。很多学者把中国过去的传统理解为德性的传统,把中国过去的社会理解为德化的社会,把中国过去的伦理思想理解为德性论。在中国古代,关于“德”的理解有很多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关于“德”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德”作为中国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得以突显源于周公的“以德配天”思想。按照周公“以德配天”的观点,上天是否眷顾帝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帝王是否具有德行,是否尊重德行。夏、殷王朝在历史上都曾统治了很长时间,为什么最后都失去了其统治地位,其原因都是“惟不敬厥德,而早坠厥命”[4]205。周人原来虽说只是西部的一个小邦,后来却不断强大,以致取代了殷人“大国”的王权,其原因就在于周人先王一向“勤用明德”[4]195,特别是文王能够“明德慎罚”[4]166。那么周人将来会不会重蹈殷人的覆辙呢?周公认为:“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4]205。这句话可以看出,周公真的是在认真吸取以往历史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夏和商灭亡所带来的经验教训。在吸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敬德”成为周公代表周人在周初所演奏的一种主旋律。《左传·僖公五年》引《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5]207。由此可以看出,帝王是否具有德行成为判断政治合法性最为关键的依据。中国文化中的德治观念和德性传统正是由此奠定基础的。

“立德”连用最早出现于《左传》中关于“三不朽”的讨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5]790也就是说,人想要获得不朽的道路主要有三条,即“立德”“立功”“立言”,而“立德”居首。只有在德行上为后人树立榜样,才能够最终获得不朽。如果一个人想要立功和立言,还需要借助于外在的机缘和条件,但立德是每个人都能够做的事情。当然,立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立德树人”,既包括被培养的人要有“德”,也包括培养的人要有“德”,还包括培养的人要以“立德”的方式培养人。“德”是“人”的应有内涵,“人”是“德”载体。在《管子·权修》一书中,管仲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6]30由此可见,培养人才不容易,培养有德行的人才更为不容易。

在当代中国,关于什么是“德”的理解已经与古代有了很多差异。以前的“德行”未必会成为今天的“德行”。面对新的时代,我们立的是什么德?树的是什么人?今天所强调的培养人的德行主要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确定的德行密切相关。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42。因此,今天强调立德树人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参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今时代“立德树人”的核心内容,它为各行各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标准提供了指南,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

三、为什么要强调立德树人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哲学发展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即从语言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转向。当代法国著名哲学家来维纳斯曾经将伦理学称为“第一哲学”[7]92。在当今的哲学争论中,《应用伦理学》恰恰是哲学伦理学发展中最为热门的话题。《应用伦理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它的兴起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整个20世纪,人类历史上发生了非常多的变革。社会的转型和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亟须伦理学告诉人们如何去应对新出现的各种事物。然而,20世纪初,在伦理学发展史上有一个非常大的转变,因为受到分析哲学的影响,很多学者开始从语言分析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伦理学,这一转变跟哲学从认识论向语言哲学的转变密切相关。以摩尔为代表的元伦理学以逻辑实证主义为基础过分强调对道德问题进行语言分析和逻辑分析,主张“事实与价值”的二分。甚至有些元伦理学家将道德理解为人的情感的表达,放弃了用伦理学的理论来应对现实问题的努力,将伦理学研究的重点放在对于道德语言和道德词汇的分析和澄清上。元伦理学的流行对于澄清一些伦理学的概念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对于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道德难题和道德困境却有些无所适从。面对这些严峻的社会冲突与社会矛盾,《应用伦理学》毫不犹豫地肩负起了时代的重任。朱贻庭在其主编的《应用伦理学辞典》中认为《应用伦理学》“相对于研究道德问题的基本理论的伦理学原理,着重研究和回答现实生活各领域中具体的伦理问题和道德难题。”[8]8清华大学卢风在《应用伦理学概论》一书中将《应用伦理学》明确定义为“研究如何运用道德原则去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有争议的道德问题的学问。”[9]3从这两位学者关于《应用伦理学》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出,《应用伦理学》主要指向现实的道德问题。不同于元伦理学和规范伦理学以道德的认识论、形而上学以及普遍规范体系的理论研究为主,《应用伦理学》关注于公共领域具体的、有争议的道德难题。当然,《应用伦理学》对于现实问题的回应其实是伦理学应有之义。不管是亚里士多德,康德还是密尔,他们在谈论伦理学的时候都有很强的实践指向。

在从事伦理学教学与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当代的大学生在道德的认知和道德的实践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笔者曾在2017年秋季学期开了一门面向全校学生的通识课,课程名称是“道德难题与道德推理”。在这门通识课中,笔者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会如何去分辨善恶是非,学会如何去进行道德推理,树立最为基本的德行。有98位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选了这门课程。笔者在上课的过程中对他们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考察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关于当今道德的认知情况的考察。主要了解被调查者对当今社会道德风气的评价,对当今社会道德标准的判断。以期对大学生的整体道德认知状况有一个大概的把握。第二,关于德行实践的考察。在本环节,我们设计了一些与大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比如“老人摔倒”“枪手”“婚前性行为”等日常话题。根据学生的回答,能够了解学生的德行实践情况和当前德育教学的效果。第三,关于德性理论的认知情况的考察。通过提问道德标准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它与个人行为标准的关系,考察学生对德性理论的认知情况。通过这一问卷调查所得出的数据,笔者发现参与调查的同学反映出一些问题:

第一,在对当今社会道德认知这个问题上,同学们大多不太乐观。认为当今社会道德风气“非常好”和“好”的约占43.0%,而持“不好”和“很差”态度的约占38.0%,还有大约19.0%的学生表示“说不上”。有32.5%的学生认为在当今社会做一个好人“容易”,而认为“难”“非常难”以及“说不清”的学生占67.5%。学生认为社会上的陌生人“值得”信任的约占41.3%,而认为非“值得”信任(包括“不敢信任陌生人”“不信任陌生人”和“不清楚”等)的约占58.7%。可以看出:参与调查的大部分同学对于当今社会的道德现状并不满意。

第二,很多同学在道德实践中存在问题,善恶是非观念模糊。认为现代社会“存在”一条客观的评价善恶是非的道德标准的学生约占28.8%,而认为“不存在”的约占31.3%,还有40.0%的学生认为“说不清”。认为当今社会评价善恶是非的道德标准是“客观可靠”的学生约占21.3%,而认为“不客观可靠”的学生约占31.3%,还有47.5%的学生认为“说不清”。在对待“一夜情”问题上,赞同这样行为的学生约占16.3%,不太赞同的约占31.3%,不赞同的达到45.0%,认为“不清楚”的学生占7.5%。在看待“婚前性行为”这个问题上,认为“完全正确”的学生约占2.5%,认为“正确”的学生约占32.9%,认为“不太正确”的学生约占31.6%,认为“不正确”的学生约占11.4%,认为“不清楚”的学生约占21.5%。在问到你是否认为可以通过道德推理来认识行为的对错这个问题上,回答“可以”的学生约占53.8%,回答“可能性不大”的学生占40.0%,还有5.0%的学生回答“不可能”以及大约1.3%的学生回答“不清楚”。在道德是否可教的问题上,持“非常认同”和“认同”态度的学生约占86.3%,认为“不太认同”的学生占7.5%,认为“不认同”的学生约占3.8%。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当今社会,有些大学生的善恶是非观出现了问题。甚至很多同学并不相信道德推理能够让人们认识到行为的善恶对错。对于一些明显在道德上是错误的行为,有些同学也能够找到很好的理由进行辩护。很多同学认为很难在善恶是非之间做出判断,但是,大部分同学仍然相信道德是可以教的,德行是可以培养的。

第三,很多学生对于道德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仍然不足。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内容“非常了解”的占15.0%,“了解”的约占48.8%,“不太了解”的约占33.8%,“不了解”的占2.5%。可以看出,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面还有一些不足。笔者在问卷中还对学生进行了一些关于道德基本理论和基本常识的回答,通过同学的回答,可以看出有部分同学对于道德理论缺乏必要的认识。

总之,通过这三个方面问题的调查,笔者发现,大部分同学对于当今社会的道德现状和道德风气不太满意,但是与此同时,大部分同学在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恰恰说明在当今的大学教育中对于学生进行德行和价值观方面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四、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探究

如何通过《应用伦理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德行是本文所关注的核心问题。笔者在从事《应用伦理学》的教学与研究过程中对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有一些心得体会。

(一)通过道德推理达成道德共识

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现代化和全球化让现在的学生可以接受很多外来的价值观念,社会转型也让学生们对过去旧有的一些价值规范产生了怀疑。很多学生对于到底什么才是道德的行为产生了思考和怀疑。今天这个时代,并不像过去那样,大家对于善恶是非有着共同的理解。如何在“什么样的行为是道德的”这个问题上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就成为伦理学研究者的首要任务。笔者在教授《应用伦理学》的过程中,尝试着构建一套道德推理模式以解决当今社会价值多元和价值混乱的现状,让学生能够借此来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是正确的(73)笔者所建构的这一道德推理模型是基于在人类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五种伦理学理论,这五种伦理学理论是:底线伦理、功利主义、道义论、德行伦理学、宗教伦理学。这个推理模型的建构过程比较复杂,并不是这篇文章解决的重点。笔者将会用一篇新的文章中交代这一推理模型是被如何构建起来的。。笔者提出:如果一个行为在道德上是正确的,那么这个行为必须不能突破道德底线,出于善意,产生了好的结果,并且行为者是一个具有德行的人,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我们可以从这五个维度来评判一个行为究竟是否是道德的行为。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够从这五个基本的维度出发来衡量自己的言行,我相信这些同学在大部分时候都能够更好地衡量自己的行为究竟是否是符合道德。只有在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在道德上正确的行为的时候,他们才能够进一步做一个有德行的人。

(二)通过课堂要求树立规则意识

在第一次上课时,笔者将重点强调在上课过程中所要遵守的各种规则,如:按时上课,不能迟到;积极发言,主动参与;考试诚信,不能抄袭。这些规则分别对应着:守时、敬业和诚信。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就必须让同学们明确认识到按照这些规则来上课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就是要做一个遵守各种规则的人。道德体现为规范和秩序,而规范和秩序又进一步体现为遵守各种各样的规则。当然,遵守这些规则是为了养成一种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德行。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的第二卷中将德行分为理智德行和道德德行。亚里士多德认为,对于这两种德行来说,有不同的培养模式。培养我们的道德德行主要通过习惯的养成,而培养我们的理智德行主要通过教导来完成(74)这一思想参见亚里士多德所著《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二卷的第一节。。《应用伦理学》这门课程虽然是一门选修课,但是也需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通过培养他们遵守规则的意识,让他们习惯于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遵守各种社会制度的安排。现代社会是一个建立在各种契约基础上的社会,遵守由各种规则所构成的契约是一个现代人最为基本的要求。

(三)通过案例分析明辨行为对错

笔者在《应用伦理学》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如何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推理,会使用大量的案例进行教学。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可以很好地让学生从一些具体的场景出发考虑问题。一方面,案例将生活原型搬进课堂,不仅介绍具体事件的来龙去脉,而且也介绍与事件相关的文化背景、经济背景以及社会背景等信息;另一方面,在一个特定的生活场景中,需要灵活地运用道德理论去分析不同人物的利害关系,因地制宜地处理具体伦理问题。生活是一部伟大的教科书,教育者要积极尝试把生活要素渗透到“立德树人”的课堂教学之中。在这样的教学场景中,面对道德困境和伦理难题,通过对一些具体问题的分析,学生身临其境,明白什么行为正确、什么行为错误,什么行为道德、什么行为不道德。

(四)通过翻转课堂审视个人行为

翻转课堂是“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新生儿。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让教学的模式有了新的可能性。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今天可以用一些新的理念和新的方式来展开教学活动。

首先,要转变教育理念。传统教学理念以“教师教、学生学”的灌输式为主,而翻转课堂则强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因此,在“翻转课堂”的背景下,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并做好两个意识的转变工作,一个是“主人翁意识”到“服务型意识”的转变,一个是“以教师教为主”到“以学生学为主”的转变。让学生通过对于案例的分析和作为主体来参与课堂教学环节从而学会审视自己的观念和自己的行为。

其次,组建网络第二课堂。为了上课的有效进行,笔者在上课的过程中,利用腾讯QQ组建了一个网络课堂。在这个课堂上既可以分享课件和阅读材料,也可以布置阅读和报告的任务,还可以就课堂上没有谈论完的话题展开进一步的讨论。在很多时候,网络课堂上的讨论比真实课堂上的讨论更为激烈。习惯于互联网生存的现代学生在网络上表现更为活跃,发言也更为大胆。他们在与同龄人的交流中会慢慢学会审视自己的言行。

最后,对于学生来说,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要完成自身角色的转变。一方面,要增强自身学习的自主性。“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自主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功夫在课外,学生要做好做足预习工作,对于难懂存疑的部分要做好标记,以待课堂讨论;另一方面,要增加自身课堂上的“主人翁意识”,在翻转课堂教学背景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辅助学生,帮助其答疑解惑。

(五)通过师德修养进行言传身教

如果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就没有办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有修养的人,那么又如何去教育或者要求学生,如何培养出学生高尚的德行呢?“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知识或可言传,德行需得身教,因此,师德修养就成为立德树人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作为一位大学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教学技能,而且还要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大学老师不仅要认真对待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困惑,也要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每一位教师不仅需要认真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而且要学会尊重每一位同学,平等对待每一位同学,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告诉同学如何在道德修养方面做得更好。

五、小结

立德树人对于今天的教育来说是最为重要的使命。这一命题不仅深刻揭示了教育的重要任务,而且也为今天的教育重新指明了方面。很少有人会怀疑德行培养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今天的教育,不管是基础教育还是大学教育,在德行培养方面确实做的不够。如何在大学的专业课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德行,特别是在《应用伦理学》这样一门专门讨论伦理学热点问题和道德难题的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德行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应用伦理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不仅掌握如何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推理,而且能够养成一些对于他们生活来说最为重要的德行,能够更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自己的言行中。

猜你喜欢
伦理学立德道德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中的伦理学意蕴探析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论马克思伦理学革命的三重意蕴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