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锋
摘 要:在理念变革、教材全新的背景下,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迫切问题,就是找到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转型路径。基于教材运用多种语境创设个人体验情境、学科认知情境和社会生活情境,引发学生自主的言语实践活动行为,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使教师从讲授转向指导和师生协作,是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转型的一条切实路径。
关键词:情境创设;语境;教学转型;《雨巷》
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理念变革、教材全新的背景下,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迫切问题,就是找到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转型路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指出:“以往的教学多在知识技能与教材上呈现,现在主要考虑基于教材的情境建构,以及如何在分析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技能。”[1]这为教学转型指明了方向。
在社会心理学中,“情境”指影响事物发生或对机体行为产生影响的环境条件。在教学语境中,“情境”=“情”+“境”,指能有效刺激学生情感,让枯燥的知识产生丰富附着点和切实生长点,并与学生的真实成长产生意义关联的场景氛围、环境条件和任务境况。[2]从学生这一活动主体所涉及的活动领域和对象出发,语文教学可建构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这些情境在展开过程中,又具体表现为认知语境、上下文语境、情境语境、文化语境和虚拟语境。[3]25好的教学在于创设合适的活动情境,引发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我们可基于认知语境,运用“KWL”策略创设个人体验情境,以了解学习需求;可基于语言和文化语境,运用“可视化”策略创设学科认知情境,以解码知识;可在虚拟语境中,运用“任务”策略创设社会生活情境,以迁移运用知识技能。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并将它们融入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同时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以解决问题。这是一种拥有深层动机、切身体验、高阶思维、深度理解与实践创新特质的深度学习,是促成语文教学转型的有效路径。
一、创设个人体验情境,知悉学生需求以确定教学内容
教学的前提是了解学生的基础,明确其学习需求。正如奥苏伯尔所说,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4]但如何探明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鉴于每个人都是基于一定的认知语境,结合自身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去处理新信息,如运用“KWL”策略,让学生在个体独处、切己体察、虚拟想象的个人体验情境中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填写相关表格,就可将隐性的认知语境和学习需求显性化。
“KWL”策略中的三个字母分别代表不同的含义。K代表知道(What I know),它引领学生追问:对于这话题,已经知道了什么?通过这样的追问,激发已有的知识。W代表意愿(What I want to know),它引领学生追问:关于这个话题,我认为将学到什么?这个步骤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浏览并作出有效预测。L代表反思性学习(What I learned),它引领学生追问:关于这个话题,我学到了什么?“KWL”策略需要配合表格(如表1)使用,在阅读前、浏览、细读过程中都要完成。[5]
通过表1,教师也就大致了解了学生的阅读基础、现有需求以及大致问题。然后,对照文本特质和教材要求,锁定学生“应该具备的但尚未具备”的学习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并不是教师“有什么而讲什么”,而是学生基于自己的认知语境,在有所批判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选择。这就满足了激起学生共鸣的两个条件——读者有相同或类似的实践经验;读者有一定的艺术素养能主动参与,从而为下一步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如教学《雨巷》前,运用“KWL”策略知悉,大多数学生都想知道“《雨巷》究竟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而教材则强调《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要求“体会深沉回荡的旋律与迷茫低回的心境交汇融合的妙味”。两者对照,再结合戴望舒的创作理念——“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的程度上”,就可将教学内容定为“诗情是如何抑扬顿挫富有旋律的?”
这样的定位既契合了学生的认知需求,又吻合了教材要求,更体现了作者风格,锁定了学生“应该具备的但尚未具备”的教学内容,从而使教学富有针对性。
二、创设学科认知情境,遵循科学研究规则以解码知识
教学的关键是对知识进行解码,以便學生理解。但文学文本是由表层语言、隐约意脉和文学规范形式所构成的立体结构,难以一目了然。为此,我们可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状态的学科认知情境加以破解,其过程和论述类语篇的理解与表达一致:先提出议题,再分析和解决议题。[3]25
(一)细化议题,明确聚焦点
为使一课能有一得,我们可在教学内容确定的基础上,再细化教学点,形成上位议题,从而使切入点更细小、讲解更深刻、理解更透彻。关于议题的选定,可从作家风格、观点阐释、文体特征、写作手法、人文主题等方面考虑,如《雨巷》可从人文主题的角度,将“诗情是如何抑扬顿挫富有旋律的”这一教学内容再细化为在韵律美、意象美的基础上探寻“求而不得,不渝追寻”的情感美。
(二)凸显价值,激发内驱力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学科核心素养,而欲成功提升核心素养,不仅依赖外部的情境,还要激发其内部心智,发挥个体自主性。对此,教师可从作品的角度让学生感知文本触动生命体验,从作家的角度让学生领略独特艺术魅力,从评论家的角度让学生触摸更深邃的思想,从而明白学习该议题的缘由。如教学《雨巷》时强调“一首《雨巷》情动百年,一支丁香梦萦万千,戴望舒凭借一首《雨巷》跻身现代诗坛‘两个半诗人,其内在的文化密码是什么”,可激发学生对“求而不得,不渝追寻”情感美的探索兴趣。
(三)深度学习,破译原密码
在提出议题、分析议题的基础上,如何破解议题背后的密码,则是重中之重。我们可围绕议题,在清晰线索的驱动下呈现螺旋上升的态势,从而避免浅层次同一层面的纠缠,形成富有梯度的、逐渐深入的教学态势。
1.立足语言语境,以文意诠释议题
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堂不可倾倒的旗帜,引导学生玩味语言,摸索语言规律,获得语言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升华,正是实现语言文字运用的路径。[6]但作家追求创新,避免俗套,往往会创作一些既陌生而又熟悉的特殊语言,如存在矛盾反常的语言、反复而有变化的语言、隐蔽而被忽略的语言。这些语言都比较特殊,不易理解,但语言总是基于一定目的、发生在某个特定情境之中,往往受情境特征的影响和制约,所以可根据上下文的语言情境来揣测其特殊的含义。
一般而言,上下文语境的语意响应关系分为正响应、逆响应两种。正响应包括三种关系:上下文内容、句意相近的相似性关系;上下文内容不同但存在语义承接、递进、铺垫的毗邻性关系;对前文内容有补充作用的补足性关系。逆响应关系指上下文的内容和句意存在背离,甚至相反,包括转折、反衬、对比关系。[7]100学生阅读时可根据上下文语境的语义响应关系来理解文本内容,诠释议题。
以《雨巷》的矛盾反常句“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为例,“丁香姑娘”和“我”素昧平生,却为何对我“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眼光怎么会叹息?貌似矛盾,不合常理。但如结合语境,从“我”的角度看,视觉和听觉相通,说明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深深地迷恋上了姑娘,以至于姑娘若有若无、缥缈不定的凄婉迷茫感也能感知。从姑娘的角度看,有可能是她等非所思的遗憾、怨其不争的失望、自然散发的哀怨、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鸣。但不管是哪种情况,最终她都离“我”而去,令人“爱而不得”。尽管如此,在短暂邂逅及瞬间的眼神交流中,“我”还是感受到了这份短暂的美好、心灵的慰藉,可谓一眼就是万年,瞬间即永恒,仍让人迷恋不已,继而不渝追寻。
2.立足情境语境,显现议题的内在机理
情境语境是指发生言语行为时的实际环境,包括言语参与者、时间地点及话题等因素。在情境语境中学习语文,能打通语文学习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触动生命体验,了解内在机理。
(1)融入文本情境,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情感轨迹。好作品不仅具有形象生动的语言,还有内在的逻辑和思路。但“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流则远矣”,文本往往云遮雾绕,思路不易理清。而如把文本情境中人或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有什么特点”等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环境联系起来,就易使学生激活生活经验,触动生命体验,迁移认知图式,以同理心梳理意脉。
以《雨巷》为例,学生可从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设身处地感知主人公邂逅之前的期待、相遇时的激动、错过之后的伤感迷恋,有一种悲、喜、悲、痴的情感波折。据此可画出思维导图(如图1)显现意脉:
从思维导图可以发现一种抑扬顿挫的情感发展轨迹,若再仔细分析,会发现由“激动而伤感,又有伤感而痴迷”折射出“爱而不得,又不渝追寻”的情感美。
(2)融入多元情境,通过填写表格进行比较揭示艺术奥秘。除了关注“说了什么”,学生还应融入情境思考“文本是怎么说的?为什么是这样说而不是那样说?类似的情境别人会怎么说”,从而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比较发现内在结构。只不过,单文本容易导致知识碎片化、理解肤浅化,而多文本情境比较则易获得一种规律性认识。
多文本比较的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同质式的“举三反一”——借助几个这样的同质材料,在比较、辨析中发现这类语言现象的表达规律;另一种是异质式的“举三反一”——除选择正例之外,还举出反例,即举出不怎么符合语言规则的文章或语段,从反面来验证规则。[7]100为了更好地感知是“怎么说”的,教师可以用填写表格的形式让学生融入各自情境,使彼此的异同一目了然。
同质式比较,以《雨巷》为例,我们可借助表格比较其与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写的类似的邂逅诗歌——《给一位交臂而过的妇女》,以得出其独特的写作手法,如表2。
通过这一可视化的表格,《雨巷》独特的音韵美、意象美和情感美就一览无余了。
异质式比较,如《雨巷》与郑愁予的《错误》的比较。尽管《错误》与《雨巷》的内容、风格和手法都明显不一样,但如仔细比较的话,仍会发现潜在的奥秘——由凝视所造成的错位美。人作为凝视与被凝视的存在,与他者形成了两种凝视的关联体:一种是A看B而B也看A的交互凝视;另外一种是A看B而B看C的交错凝视。如《雨巷》“我看丁香姑娘,丁香姑娘看我,最终变为我看丁香姑娘,丁香姑娘不看我,消失在颓圮的篱墙”,而在《错误》中,“我看姑娘,姑娘看我;姑娘发现,我并非是她所等之人”,如表3所示。
把两首诗歌联系起来就会发现,《雨巷》除了音韵美、意象美和情感美外,还有错位美。
(3)还原创作背景,自主检索了解创作动机。除了关注“说了什么”“怎么说”之外,还可考虑“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情境。对此,学生可以此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自主查阅资料,了解当时情景,还原写作背景,然后融入那种情境,设身处地地体味作者的创作动机。
如在《雨巷》的教學中,学生可借助电脑和网上阅览器查阅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从学生还原的背景来看,“丁香姑娘”其实是一个象征,“爱而不得,不渝追寻”的可以是实实在在的外在事物,也可以是内在心理精神上的种种美好事物。
3.立足文化语境,追溯深层结构
学习语文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文本之所以能引起读者共鸣,根本原因是它触及了深层的文化结构,所以得设法从文本中挖掘出隐藏在每一个人心中共同的文化结构。而母题是人类过去、现在和今后不断重复的精神现象,与民族历史、族群生活等文化现象密切相关。为此,我们可从母题等角度创设文化语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如《雨巷》中所揭示的对美好事物“爱而不得,不渝追寻”的实质,就是此岸与彼岸“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母题的演绎和变迁。关于“在水一方”的文学母题,古今中外有很多作家写过类似文章,如《诗经·蒹葭》中“我隔河追寻伊人”、《屯之小畜》中“ 新娘隔河盼新郎”、《迢迢牵牛星》中“牛郎隔河盼织女”、《赤壁赋》中“望美人兮天一方”、《乡愁》中“我与母亲、新娘、大陆相隔一方”等,又如《神曲》中“我与美隔河相望”、《河的第三条岸》中“我与父亲隔河相望”。在这些诗文中,“我”与“所追寻的人或物”都为“物”所隔,爱而不得而心有依恋。正如哲人所说,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求而不得,舍而不能,得而不惜!所以从这一角度讲,“求而不得”可谓一种不完美的完美,而能痴心不改、不渝追寻更是一种可贵的精神。这样一种“求而不得,不渝追寻”的遗憾美、精神美激起大家心中的共鸣,是《雨巷》之所以感人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雨巷》之美:美在一种遗憾,不完美的完美;美在一种精神,矢志不渝的追寻;美在一种共情,是人类共同的歌。
三、创设社会生活情境,以迁移运用知识
一堂课是否真正有效,关键看学生通过学习是否得到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起点和落点之间是否发生了实质转变,学生的逻辑思維、批判思维等思维能力是否得到提升。这是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指标,也是课堂评价的依据。
为此,我们可创设社会生活情境以供学生运用所学技能,检验素养是否得到切实提升。社会生活情境指向校内外具体的社会生活,强调学生在具体生活场景中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强调语言交际活动的对象、目的和表述方式。但在语文教学中,组织学生真正走入社会运用知识也不方便,所以不妨按照言语交际的相关要求而创设虚拟语境,建构一个假想的社会生活情境。如《雨巷》教学之后,教师可设定交际对象、目的和表达方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解读《断章》:
在诗歌中,故事可能就是一个个场景、情境,我们刚从“雨巷”中走出来,又将到“桥上”看风景。为了更好地领略风景,如果和一群现代诗歌爱好者在一起,你能否用所学的“错位”分析法,向他们介绍一下《断章》的独特意蕴?
对于这一情境,如果学生能顺利回答,那么说明学生的学习起点和落点之间已发生了实质的转变,同时学生的逻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总之,基于教材运用多种语境创设个人体验情境、学科认知情境和社会生活情境,引发学生自主的言语实践活动行为,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使教师从讲授转向指导和师生协作,是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转型的一条切实路径。[□][◢]
参考文献:
[1]王宁,巢宗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96.
[2]李勤.语文课堂:呼唤真实情境下的深度学习[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2020(1):19.
[3]孔凡成.“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释[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2018(11).
[4]俞文森.一位教育学教授的听课评课与教学断想[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78.
[5]于泽元.群文阅读的理论与实践[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275.
[6]荣维东.语文文本解读实用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129.
[7]刘仁增.语用开启语文教学新门[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